鐘 青
這是一篇被“打撈”出來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最先碰到它的閱卷老師給了36分,剛及格;二評的老師判給它42分——這屬于大多數(shù)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第三位老師判39分。復(fù)查階段,江蘇省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何永康教授發(fā)現(xiàn)了這篇《懷想天空》。反復(fù)讀了3遍,何永康終于下決心給它54分。從閱卷程序上看,這屬于“終審”,比原先的評價高了17分。我們?nèi)浅鲞@篇作文,希望讀者借鑒。
懷想天空(江蘇某考生)
麥?zhǔn)諘r節(jié),天空顯得非常的明凈。在麥田上空,偶爾悠然地游過幾朵白云。
麥?zhǔn)諘r節(jié),中午常是烈日當(dāng)空。我們勤勞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勞動。因為作為農(nóng)民,這是他們的義務(wù)。
我是一個農(nóng)家子弟。我明白我們鄉(xiāng)下的家長們要田地來生活,供我們上學(xué)。他們?yōu)榱俗优燎诘貏趧?,但沒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聽到他們說:“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們都愿意……”
農(nóng)家子弟努力學(xué)習(xí)吧!全力以赴吧!我們敬愛的父母為了我們能過上好日子,他們埋頭在烈日當(dāng)空的麥田里收割麥子。那種滋味,你們體會過嗎?
在即將奔赴高考考場的前兩天,我體會到了。又熱又累。當(dāng)時,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點把麥子割完,到家洗個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個小時。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點多鐘就起了。
他臨下地時告訴我說:“你再睡會吧!六點鐘起來做飯,然后洗洗衣服,八點鐘到地里給我送飯?!?/p>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學(xué)校里起早起慣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鐵盆里。然后,我進入廚房做飯。
我做好飯,洗好衣服。又把湯盛到飯盆里,拿了5個饃,一齊放到籃子里。我趕緊吃過飯。碗都沒涮,便騎車下地了。當(dāng)我到地里時,父親已割了七八壟了。他臉上很多汗珠,衣服濕透了。他說:“你來,吃過了嗎?我割光這一壟,再吃……”大概四、五分鐘吧,他割光了。
他從籃子里拿出飯盆、饃頭,邊吃邊說:“孩子,你爸沒本事,明天到縣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別緊張……”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個多小時麥子。回到家,我沒有吃飯。洗了個澡,就睡了。
現(xiàn)在,我在考場上做題。室內(nèi)很涼快。當(dāng)考試結(jié)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兩小時,來感受那種烈日當(dāng)空的滋味。
何永康在點評中寫道:此文很典型,不事張揚,不搞“滿天星”的鋪陳鋪排,不搞華彩炫目的“集錦”,不玩深沉,然而,它真實、本色、真情、純凈。父親的言語,極少,但厚實、博大;兒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發(fā)自肺腑……這是一種久違的文風(fēng)。
(摘自《羊城晚報》文/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