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彬仁
時節(jié)如流,歲月不居。轉(zhuǎn)眼之間,我已在求知求學的道路上奔馳了十二年。
十二年,一輪回,拾起多少繽紛的落英,錯過多少明滅的風景,經(jīng)過多少風雨的洗禮,究竟錘煉出一個怎樣的我?
我說不清答案,似乎沒有絕對完滿的答案。然而,依稀記得那一個個熟悉的楷字,一縷縷幽幽的書香和一聲聲清脆的翻頁聲,帶給了我怎樣的力量和勇氣,讓我窺見了另一個自己——
這另一個自己比生活里的自己更隨性,嬉笑怒罵,隨心使然。
我喜段譽的癡情終有回報,那是一種“只要你幸福我就快樂”的無悔無求的愛;我怒??藚柕臍埍┡c變態(tài),但那卻是一種不得不將熾熱的愛火燃燒成仇恨烈焰的無奈與悲情;我哀楊絳先生一個人尋尋覓覓“我們仨”,那是一種用最樸素的文字化作最真摯的愛的力量;我樂瑪麗與柯林重獲生活的希望與精彩,而那更是一種笑面挫折,堅持信念的成長與蛻變……我哀其所哀,樂其所樂,罵該罵之人,怒該怒之事,能如此暢快淋漓地表達自我,就在我手捧著書籍,用心閱讀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的過程中,完全做到了!
不得不承認,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成長的磨礪,我已不是最初的我。雖然還是那么心直口快,但卻必須繞個彎,再減速。不喜歡這樣的自己,甚至開始懷疑起自己是不是變了?然而慶幸的是,我從書中找到了那么多毫無掩飾的人,也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下,我聽到了來自心底的聲音:“無論在哪里,自己的真實的生活也好,別人的虛構(gòu)的故事也罷——我心依舊!”
于是,無比欣慰地發(fā)現(xiàn):讀書讓我更了解自己,更執(zhí)著地相信自己的真性情!
如果說,讀書還原了一個真性情的我,那么,倘若再深入下去,讀書還能讓我窺見一個怎樣的自己呢?我想,應該就是一個不斷開啟智慧并積極付諸實踐的自己吧!
高爾基的經(jīng)典名言如此說道:“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钡拇_,把書籍比作是我們攀登智慧高塔的階梯,那實在是一個太貼切的比喻了!可是,有了階梯而不踩一腳又如何進步與攀登呢?所以,必須找一個與讀書相契合的搭檔。無疑,這個搭檔非寫作莫屬。可以這么說,讀書是吸收前人的經(jīng)驗,繼承先賢的遺風,轉(zhuǎn)動思考巨輪的必經(jīng)之路;而寫作就是創(chuàng)造自身價值,超越昨天的自己,閃現(xiàn)智慧靈光的必通之門!
我在閱讀中與作者對話,與偉大的靈魂溝通,啟迪著人生的智慧——從一無所知到略有見地;我在寫作中與自己的心靈應和,體味著創(chuàng)作的快樂,收獲實踐的成果——小則小矣,大則大矣。我并不滿足于究竟讀到了多少人生的智慧,因為那畢竟不是我創(chuàng)造的財富;我更期望的是將這份旁人的智慧通過自己的實踐——寫作來完成將智慧內(nèi)化,領悟外現(xiàn),創(chuàng)造自己的人生智慧的過程!
于是,無比欣喜地發(fā)現(xiàn),“以文為鏡”成了我讀書的又一追求,而讀書更讓我愛上了這樣一個提筆有力,力透紙背的自己!
不禁想到古語有云:讀書明理。其實在我看來,通過讀書所要明白的最重要的“理”就是自己。
就像每顆鉆石都有六個面——六個秘密,第七個秘密就是鉆石本身一樣,每個人也有很多個側(cè)面——很多個秘密,而如何了解自己,把這些不同的側(cè)面融合在一起,來組成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就是最神奇的秘密。
好在一道陽光從天而降就讓我們看清了鉆石的七彩繽紛,而通過那熟悉的楷字,幽幽的書香和清脆的翻頁聲,就讓我們窺見了另一個自己,更加了解了自己!
于是,漫步在求知求學的大道上,無比虔誠地在落英繽紛的季節(jié)里拾起一片紅楓葉,美得令我心醉……
(指導老師:朱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