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英
載著一對寶貝兒女到加油站洗車,車窗外,兩位年輕人勤奮且手腳利落地擦拭著車身。我隨口問孩子:“你們希望自己長大后是那洗車的工人,還是坐在車?yán)锉粍e人服務(wù)的人?”
我心想,他們一定會回答:“當(dāng)然要坐在車?yán)镒寗e人服務(wù)?!?/p>
10歲的兒子出人意料地說:“兩種都不要,我要自己洗!”
7歲的女兒瞄了一眼我微胖的身材說:“對嘛!自己洗還可以減肥呢!”
哦,可不是嗎?
把車駛在繁忙的市區(qū)街道上,有人不當(dāng)超車,有人亂按喇叭,一路上,我喋喋不休罵著那些不守規(guī)矩的人。一直默默聽著的兒子突然問:“媽媽,有時候你趕時間也會不守規(guī)矩,別人是不是也會在他們的車上說你呀?”
我大言不慚地說:“當(dāng)然也會了?!?/p>
兒子接著說:“別人在車上罵你,你聽得到嗎?何必一直批評別人給自己聽呢?讓一讓就好了嘛!”
哦,沒錯!這樣罵來罵去有什么用?平添暴戾之氣,又不能改善交通。我不禁又為自己的低EQ感到羞愧。
有時候,一整天都在為工作忙、累、受挫折,回到家里還絮絮叨叨向家人述說自己的不平,或義憤填膺數(shù)落別人的不是。這時候,我的寶貝兒女,就恰如其分扮演著媽媽的情緒垃圾筒。有時看他們沒反應(yīng),我追問:“如果別人這樣待你們,你們會怎么做?”只聽兒子淡淡地回答:“看他一眼不就好了嗎?”
對哦,眼睛會說話!
幸運(yùn)的我,有一雙情緒智商比我高的兒女,他們不會說教,輕輕的三言兩語就讓我因自省而無言以對,不得不自我修正。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兄妹倆吵架,兩人惡言相向。我喝道:“不可以這樣!”女兒雖小聲卻如雷貫耳地說:“我們都是學(xué)你的?!?/p>
一語驚醒夢中人。
今后,我能不謹(jǐn)言慎行嗎?孩子的眼睛是如此明亮!
(摘自《臺港文學(xué)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