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普
2006年5月中旬,夏普、羅麗莉和無腿的英格里斯三位登山者,先后向海拔8844米的世界最高點珠穆朗瑪峰發(fā)起沖擊。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他們幾乎同時遇到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抉擇。
羅麗莉5月11日出發(fā),5月14日登上8680米的高峰。這時,羅麗莉雙手被凍傷,體力也已不支。望著距離只有164米遠的最高點,經(jīng)過痛苦地徘徊,她最終決定:下次再來一定把那剩下的164米走完。
另外一位登山者夏普不僅被凍傷,而且氧氣也快耗盡,但他依然繼續(xù)向上攀登。寒冷、傷痛、登山器械殘缺、氧氣不足,致使夏普躺在海拔8534米的一塊巖石后面氣息奄奄。隨后,無腿登山者英格里斯的登山分隊從那里路過,經(jīng)過激烈的討論,最后他們離開夏普,繼續(xù)登頂。不久,夏普在珠峰頂下約300米處死去,英格里斯則創(chuàng)造了奇跡,成為第一個借助假肢成功登上珠峰的人。
面對咫尺之遙的成功,狂熱與沖動使夏普完全喪失實現(xiàn)夢想的可能。英格里斯放棄救助實現(xiàn)了夢想,8534米卻從此成為他一生中再也無法逾越的道德高度。羅麗莉雖與世界之巔還有“一步之遙”,但作為一名普通女子,她已經(jīng)站在大多數(shù)人一生無法到達的地方,并且她還有機會把剩下的164米走完。
夢想即將成真,喜悅沖淡傷痛,狂熱淹沒理智,悲劇最容易發(fā)生。人生之路有無數(shù)條,偏偏就有那么多登山者逞一時之勇,他們的失敗大多不是準備不夠充分,也不是意志力不夠堅強,只不過是忽視了“還有下一次”這個簡單的道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并不是每個夢想都可以實現(xiàn)。很多時候,越接近成功我們越要告誡自己:不是每個夢想都可以立刻實現(xiàn),還有下一次。
(摘自《青年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