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記者非常重要的是:平衡;好奇心,對于事情真相從各個角度的全面理解;語言要清晰,要讓讀者能理解一些復(fù)雜的事情;重要的是,我從來不希望我個人的觀點在這些故事中。
10月16日,《華盛頓郵報》記者艾米·戈斯汀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這位從事新聞生涯已二十多年并獲得2002年普利策獎的資深記者,依然對新聞事業(yè)充滿熱情。
中國新聞周刊:我看到你寫的一些報道。作為一個報道衛(wèi)生健康領(lǐng)域的記者,你好像更關(guān)注的是政策層面的東西。你不想寫一些感人的故事嗎?比如寫病人的生與死?
戈斯汀:我確實更關(guān)注政策問題。我關(guān)注三個方面:第一是整個國家的人們能不能獲得健康醫(yī)療保險,有很多人就是沒有辦法獲得;第二我會研究一些重要的疾病,包括艾滋病,尤其是在窮人中的疾??;第三是美國是不是人人都有權(quán)利獲得醫(yī)療服務(wù),是不是那些有需要的人能夠得到。
但是公共政策是個很抽象的概念,我會很具體地講,政策是如何影響了他們。我更關(guān)心的是人的生活質(zhì)量,和怎樣理解政府方面的決定。
中國新聞周刊:你在寫這些故事的時候,不會傾注個人的感情嗎?
戈斯?。何覍懙臅r候不會傾注我個人的感情,我要展現(xiàn)的,是我所要寫的人的人性,而不是我自己。這是我的職業(yè)的基本價值觀和原則。我想做一個隱形的翻譯者,來代替我寫的那個人說話。
中國新聞周刊:我注意到,2005年的昔利策獎,14項獲獎作品,有10項是屬于揭露性的報道。對于這種報道你們是不是特別有動力去做?
戈斯汀:我曾經(jīng)有三年半時間做白宮報道,研究布什和他周圍的一群人。我不覺得他們的決定有什么好或者壞。我會盡量給我的讀者一個好的理解,這些人在做什么,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讓讀者自己去決定,這些人的決定到底是好還是壞。有時,對新聞要是很狹義地理解,就可能走偏。有時,我們也在報道公共行政的時候,報道一些政府部門之間的沖突,如果你站在這個人的立場,你當然會說另外一個人是不好的。而我的工作是:展現(xiàn)這個沖突是如何進行的,以及為什么沖突,不給任何價值的判斷。
中國新聞周刊:那么作為記者,你有沒有一個基本的原則?
戈斯汀:作為記者非常重要的是:平衡;好奇心,對于事情真相從各個角度的全面理解;語言要清晰,要讓讀者能理解一些復(fù)雜的事情;重要的是,我從來不希望我個人的觀點在這些故事中。
中國新聞周刊:你們在做報道時,最大的阻力會來自哪里?政府,還是個人?采訪的對象不肯合作?
戈斯?。哼@個要看。我希望人們都愿意接受采訪,但是沒有人是有義務(wù)接受記者采訪的,如果遇到人們不愿接受采訪,我要看他是不是公眾人物。如果是公眾人物,他就知道,必須要給出信息,也知道那個后果是什么。如果是個普通人,應(yīng)該誠實地告訴他,你要寫什么。不能讓他對你要寫的故事有任何誤解。這是一個倫理的問題。
中國新聞周刊:當記者是你一直的理想嗎?干到今天也有二十多年了,有沒有厭倦感?
戈斯?。何曳浅O硎芪业墓ぷ?。它讓我不斷地學(xué)習(xí),我覺得我非常幸運,能夠去報道一些非常重要的事件。我做了,完成了,還想努力繼續(xù)去做這方面的事。當然如果有一些經(jīng)驗可以與大家分享,我愿意去教書,但我還是更愿意做新聞報道的工作。雖然做這行有壓力,但是值得做,因為它非常重要。
通過我的工作,人們能夠知道周圍正在發(fā)生些什么,為什么。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中國新聞周刊:如果一個人想選擇做記者,什么樣的基本素質(zhì)最重要?
戈斯?。核闷妫粓猿?,對于復(fù)雜問題多方面理解;喜歡寫作,善于傾聽別人的訴說;善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