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中旭
財富掌握在誰手里是問題的關鍵。只有持續(xù)讓收入分配向廣大居民傾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到了7月17日的時候,市場上已經傳出消息,最新一輪宏觀調控措施將在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fā)布會后,確切地說是3天之后出臺,隨后發(fā)生的事實證明了這一傳聞空穴來風并非無因。
7月19日上午,國家統(tǒng)計局新聞發(fā)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tǒng)計司司長李曉超現(xiàn)身國務院新聞辦。人們得知,經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106768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比年初政府的預期高出3.5個百分點。
次日下午,雙率同時調整:國務院決定自8月15日起,將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的適用稅率由現(xiàn)行的20%調減為5%;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7月21日起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7個百分點。
不過,緊縮政策并未讓股市縮水,相反,由于已經提前消化了對調控的預期,股市在調控措施出臺之后的第一個交易日繼續(xù)大幅上漲,成功收復兩月之前失守的4200點關口。
雙率指向何方
從一系列指標看,經濟發(fā)展已達到炙手可熱。上半年的經濟指標中,最吸引眼球也最讓人擔心的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的持續(xù)上漲。
上半年CPI同比上漲3.2%,漲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9個百分點。其中,今年6月份同比上漲4.4%,創(chuàng)下32個月以來的新高。
這一輪的消費價格上漲,更多地集中在居民日常消費領域,甚至讓中間階層的居民也感受到壓力,“以前每兩三天給保姆100塊錢買菜就行,現(xiàn)在給150塊錢還不一定夠花?!蹦彻镜囊幻袑庸芾砣藛T表示。
根據(jù)統(tǒng)計局提供的資料換算,今年上半年,蛋上漲了四分之一強,肉禽及其制品上漲了五分之一強,延續(xù)著最近一年來的大幅攀升勢頭。
不過,經濟學家普遍對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持相對樂觀態(tài)度。在李曉超以及本刊采訪的多名宏觀經濟學者看來,宏觀經濟只是“局部發(fā)燒”,并未“整體過熱”,對上半年的CPI增長也并不需要過分擔心,“這一輪的上漲,食品帶動了2.5個百分點。如果沒有食品的帶動,其他總共才上漲0.7個百分點?!崩顣猿f。在發(fā)給媒體的文字資料則這樣表述:居民消費價格結構性上漲。
“從宏觀經濟學角度來說,0.7%是CPI很好的增長”,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原部長、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趙曉告訴本刊,“這次調息、調利率帶有預防性,這個力度已經夠了?!?/p>
“穩(wěn)定食品價格的政策,其效果經過一段時間后會明顯顯現(xiàn),從目前形勢看,最多到四季度,CPI就會從6月份的4%回落到3%附近。”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本刊采訪時這樣預測。
在他看來,雙率調整的主攻方向并非價格上漲,而是近兩三年來愈演愈烈的流動性過剩。
到6月末,廣義貨幣(M2,社會流通貨幣總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供應量余額已經達到37.8萬億元,同比增長17.1%;狹義貨幣(M1,社會流通貨幣總量加上商業(yè)銀行的所有活期存款)達到13.6萬億元,同比增長20.9%,比上年同期加快7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流通中現(xiàn)金(MO)達到26881億元,增長14.5%。
貨幣供應量不斷膨脹的背后,是對外貿易順差的持續(xù)擴大。今年上半年,貿易順差高達112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1億美元。到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再創(chuàng)新高,達13326億美元,比上年末又增加了2663億。
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wěn)定,順差之后,央行不斷投放人民幣購買外幣,在“錢多得花不完”的同時,央行進行宏觀調控的業(yè)務成本已經越來越高——由此產生的巨額利息已經令央行難堪其負。
“以雙率針對流動性過剩只是短期措施”,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所副所長王振中告訴本刊,“好在今年下半年流動性過剩的壓力會相對輕些。”因為從宏觀層面看,上半年的出口,實際上已經完成了全年預期的80%。
一個月前,財政部會同國稅總局聯(lián)合宣布,自7月1日起對2831項產品的出口退稅政策進行調整,目標是“控制出口、緩解流動性過剩、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痹缫崖牭斤L聲的諸多企業(yè)出現(xiàn)了“搶出口”的現(xiàn)象。
轉向消費拉動?
讓張立群對上半年國民經濟形勢抱有信心的另一個因素是消費對GDP的拉動作用開始增強。1到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2044億元,同比增長15.4%,增幅創(chuàng)下1997年以來的新高。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5.9%,農村增長14.3%,增幅呈均衡之勢。
在回答與會記者的現(xiàn)場提問時,李曉超透露,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個百分點,相應之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個百分點。一邊在回落,一邊在提高增速,“說明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增大?!?/p>
“經濟增長中,消費的支持越多,經濟就越穩(wěn)定,不會大起大落?!睆埩⑷赫f。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連續(xù)兩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將“切實做好擴大就業(yè)和收入分配工作”置于重中之重。
另外,“完善工資協(xié)調和調解機制,有效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積極促進教育公平、加快建立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基本衛(wèi)生保健制度”都被作為工作目標寫進會議公報。李曉超在7月19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也強調,“公務員獲得加薪”“農民工工資得到保障”“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居民對未來預期看好,消費信心增強,消費需求不斷增長。”
得益于上述政策,上半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4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現(xiàn)金收入2111元,同比增加314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3%,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4個百分點,“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出現(xiàn)了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長態(tài)勢?!崩顣猿f。
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消費結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在文字資料之外,李曉超還透露,上半年,限額以上批發(fā)和零售業(yè)商品零售中,汽車類同比增長36.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0.7%,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41%,家具類增長43.4%,分別比上年同期加快9個、8.4個、16.6個和22.6個百分點,“表明居民在重點領域的消費增長還是比較快的,主要表現(xiàn)為汽車和住房消費”,而“汽車和住房產業(yè)鏈比較長,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比較強?!?/p>
在接受本刊采訪時,和李曉超一樣,多名經濟學者也肯定了消費拉動作用的增強。
在投資、出口、消費三駕拉動GDP增長的馬車中,消費尚未脫穎而出。國家統(tǒng)計局提供的文字資料中這樣表述:投資增速繼續(xù)在高位運行,國際收支不平衡。
“又好又快”任重道遠
除了消費拉動能力增強、投資增速回落、居民收入增加,上半年農業(yè)生產再獲豐收,工業(yè)生產增長加快,企業(yè)利潤繼續(xù)大幅增加1到5月份,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實現(xiàn)利潤9026億元,增長高達42.1%,同比加快16.6個百分點。用李曉超的話來說,國民經濟呈現(xiàn)出經濟增長較快、質量效益提高、結構協(xié)調性增強、群眾實惠較多的發(fā)展態(tài)勢。
“以前我們總是擔心能源和交通等瓶頸問題,結果3年內建成了比過去50年發(fā)電能力總和還要高的諸多電廠”,趙曉說,“沒了瓶頸制約,從這個角度來說,經濟增長就是可持續(xù)的。”
但在較快增長的背后,則是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坦承的4個方面不足:政府職能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huán)境保護的力度。換言之,經濟“又好又快”的目標任重道遠。
結合上半年的經濟形勢,經濟學家們將問題的核心定位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包括社科院金融所所長李揚在內的學者們建言:要加大收入分配調節(jié)的力度,從根本上治理流動性過剩。
世界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國家三令五申要重點發(fā)展的中小企業(yè),在實際的經濟活動中貸款指數(shù)只有2分(滿分為10分),更多的信貸資源仍然流向了央企等大企業(yè)。“也就是說,在流動性過剩的大背景下,窮人沒錢花,富人花不完”。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wǎng)首席經濟師梁優(yōu)彩告訴本刊。
“財富掌握在誰手里是問題的關鍵”,梁優(yōu)彩說,“經濟指標不能只看一兩個年頭,只有持續(xù)讓收入分配向廣大居民傾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