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丁力
筆者曾參加過各種內容的會。在此過程中,不斷領教各種類型的發(fā)言,自然常得啟發(fā)和教益,但有些類型的發(fā)言也常令人感到郁悶,現(xiàn)摘錄數(shù)條以資共同借鑒:
1、學術理論型。不論有無必要,動輒高屋建瓴,從理論上展開闡釋。某領導人這樣說,某學者那樣說,抓住一點,生發(fā)開去,旁征博引,懸在半空,獨來獨往,似在展示較高的理論水平。
2、見聞傳播型。開口即說天下事。從會議的主題上硬找一個聯(lián)系點,廣述自己在這一方面的見聞。某國有些什么動向或動作,某地出了什么奇,某人做了什么事,林林總總,五光十色,煞有介事,如數(shù)家珍。
3、一味肯定型。在會議上到處點頭哈腰??偸钦f,某同志的觀點我贊成;某同志的說法我同意;某領導的發(fā)言特別精辟。說來說去,一連串叫好之聲,抬轎子不累,呈現(xiàn)一派歡欣鼓舞,舉雙手贊成的姿態(tài)。
4、故作謙虛型。似謙謙君子,似得老莊虛己處下哲學的真髓。先說上級領導高明,次說下級勤奮努力,再稱同級攜手扶助,上下貫通,左右聯(lián)結,好像自己僅僅是一個“新聞發(fā)言人”,身無寸功,然而散會以后,其人爭功爭利卻惟恐落后于他人。
5、吱吱唔唔型??邶X不清,思維混亂,觀點全無,態(tài)度圓滑,也許實有不得已的苦衷,但黏稠之狀、溫吞之狀,令人哂之。
6、不知所云型。似是而非,似哭似笑,似莊似諧,似雅似俗,聽了半天不得要領,卻又語言老道,態(tài)度誠懇,熱熱鬧鬧,功夫了得,令人好生佩服。
7、不厭重復型。將甲的意見或緊縮或擴展,或者將甲與乙的觀點綜合一下,用自己的語言復述一遍。雖是拾人牙慧,卻有行云流水之姿。
8、不言不語型。打死人不開腔,大家說、大家說,我沒有什么說的,已經(jīng)成為其出席會議的口頭禪。似大智若愚,似沉默是金,似深得無底。不知是想藏拙,還是想掩蓋心機。
(作者系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編輯兼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