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家喻戶曉的故事,如今獲得了全新的解讀——護送唐僧取經(jīng)的過程,也是孫行者修行的過程。
孫行者不再搞個人英雄主義,他開始虛心向各路神仙學習。真正有本事的神仙,悟空就借取經(jīng)的機會到各處去拜訪;對于那些原來看不上眼的神仙,悟空也漸漸地學會了包容,不再輕視別人。
漸漸的,猴頭有了一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妖怪都和各路神仙有著微妙的關系。因此,凡是與各路神仙有關系的妖怪,不管打得過打不過,孫行者原則上一律請出和他有關系的那個神仙領回家去,這樣不但完成了任務,而且團結了領導和同事,何樂而不為呢?
孫行者還學會贊美領導了。在被獨角兕大王收走金箍棒以后,孫行者上天去求玉皇大帝的時候表現(xiàn)得何等的敬畏和斯文。
猴頭接下來的舉動就更出人預料了。在查遍天宮也無結果的時候,孫行者對可韓丈人真君說道:“既然這樣,我老孫也不用再上靈霄殿了——打攪玉皇大帝,深為不便。你自回旨去罷。我就在這兒等你回話就成了?!比粢例R天大圣從前的性格,早就吵吵鬧鬧著沖進去了。如今,孫行者學會了耐心等待。
取經(jīng)的過程讓孫行者深深懂得,領導也是需要理解、關愛的。從此以后,孫悟空對玉皇大帝的態(tài)度更是一天比一天恭敬。
取經(jīng)路上的孫悟空既發(fā)揮了自己降妖捉怪的技術特長,還學會了為人處世,懂得了要想做好神仙就要因勢利導,要善于聯(lián)合異已,而不是盲目敵對。
悟空,悟空,就是“我心空”,就是心里沒有負擔,提得起放得下,失敗成功都可以承擔。悟了這一點,一顆千年的石頭心,完成了自身的七十二變,經(jīng)歷千錘百煉,總算戰(zhàn)勝了自己,磨成了斗戰(zhàn)勝佛!
摘自《看罷西游不成精》東方出版社
編輯/麻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