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近30年如一日照顧患病的婆婆,用真情詮釋著孝心與責(zé)任,演繹著一段動人的婆媳佳話。
青海省格爾木市石油社區(qū)里的一間普通民居里,51歲的楊桂榮眼角刻著皺紋,熱情而親切。83歲的婆婆坐在沙發(fā)椅上,神情安詳。
這輩子再也不要見這個婆婆
27年前的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楊桂榮的心里。
當(dāng)年楊桂榮在山東曹縣農(nóng)機廠上班,每天都要路過婆婆家的村頭。每天,老人看到匆匆而過的楊桂榮,喜歡上了這位俊秀勤快的姑娘。老人開始打聽,說媒。不久,老人喊回了在冷湖工作的兒子。兩個年輕人一見鐘情,1978年初結(jié)了婚。
婚后不久,婆婆隨兒子去了冷湖,楊桂榮留在山東。1980年,楊桂榮滿心憧憬到冷湖一家團(tuán)聚,她暗下決心在未來的日子里好好孝敬老人。
誰知,看到來團(tuán)聚的兒媳,婆婆竟然劈頭蓋臉地臭罵,而且罵得越發(fā)厲害。陌生的環(huán)境、惡劣的氣候、婆婆不分青紅皂白的謾罵……短短幾個月,楊桂榮瘦了20多斤。無數(shù)次痛哭,澆滅了她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她收拾行囊,毅然返回山東老家。走之前,她發(fā)誓說:“這輩子再也不回這個家,再也不要見這個婆婆!”
不久,楊桂榮的丈夫從冷湖追到曹縣。
原來,“文革”中公公被折磨自殺,婆婆受了刺激,神志不清。楊桂榮嫁過來時,婆婆的病情大有好轉(zhuǎn)。但是到了1979年,公公平反后被重新安葬,婆婆回憶起當(dāng)時場景,再次受刺激,精神崩潰。
明白了婆婆為什么會無端罵人,想到婆婆安靜時暗自落淚的樣子,想到一路風(fēng)雨追隨、勸慰自己的丈夫,楊桂榮的心軟了。她卷起行囊,回到了青海。
千里找回走失的婆婆
回青海不久,大兒子降生。丈夫每月90來塊錢的工資,要養(yǎng)家糊口,還要攢錢給母親看病。為了補貼家用,楊桂榮每天去家屬服務(wù)站上干活,蓋房子,打土坯。
1985年,夫妻倆將婆婆送進(jìn)了山東菏澤精神病醫(yī)院。經(jīng)治療,婆婆的病情有了好轉(zhuǎn)。楊桂榮和丈夫接婆婆回青海。就在火車準(zhǔn)備開動時,婆婆竟然不見了。一家人到處呼喊,終于找回了老太太。
從此,婆婆開始頻繁地跑出家門。一次次走失,一次次被找回來。
最讓她揪心的是1986年的元旦。
那天,老鄉(xiāng)們來楊桂榮家吃飯。就在人們進(jìn)進(jìn)出出中,婆婆再一次偷偷跑了。
報紙上登大大小小的尋人啟事,分發(fā)無數(shù)張照片,四處詢問打聽。楊桂榮每天晚上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她想著婆婆是不是吃上飯了,會不會凍著,有沒有生命危險……
8個月后的一天,從山東發(fā)來急電,老太太一路要飯回到了老家。她身上仍穿著出走時的棉襖和棉褲,滿身塵土,渾身惡臭。
誰也無法知道,從青海到山東的漫漫路途,神志不清的老太太如何一步步跋涉??粗踊丶液篌a臟而呆滯的婆婆,楊桂榮淚流滿面。
從那以后,每天清晨,楊桂榮第一件事,就是到隔壁屋,看看婆婆是否安然。
為了婆婆,她沒能盡到一個母親和女兒的責(zé)任
1984年,為了攢錢給婆婆治病,楊桂榮每天起早貪黑,去掙一天三塊零五分的工資,無暇顧及年幼的孩子,只好讓老大帶著老二。
那年,老二摔斷了左腿。醫(yī)生給孩子打上石膏繃帶,囑咐大人千萬看緊孩子。但楊桂榮沒有時間看孩子,每天把孩子往家里一鎖,就急匆匆上班去了。結(jié)果石膏錯位,骨頭沒有完全長正。現(xiàn)在,老二20多歲了,活動量一大就腿疼。
還有一次,老大領(lǐng)著老二上工作站找楊桂榮。在跨暖氣溝時,老二沒跨過去,一屁股坐在了暖氣溝上,哭得撕心裂肺。楊桂榮匆匆趕來一看,孩子的屁股上被暖氣管燙出了一個碗口大的水泡,連褲子都被燙破了。
后來,婆婆又摔傷了。而且,山東又傳來了母親病危的噩耗。
婆婆一刻也離不了人,而另一頭是親生母親,在艱難的抉擇面前,楊桂榮不得不放棄了見母親最后一面的機會。
要讓婆婆好好過個晚年
1993年,楊桂榮一家人從冷湖的土坯房里搬到了現(xiàn)在居住的格爾木石油社區(qū)。
每天清晨四五點,楊桂榮起床準(zhǔn)備面皮的原料。等婆婆起了床,伺候她吃完飯,推著她出去遛彎,再伺候她吃過午飯。一切安排妥當(dāng)后,中午11點,楊桂榮推著賣面皮的小車出了門。別人的面皮賣三塊錢,楊桂榮只賣兩塊五?!皟r錢低好賣,早點收攤,回家照顧婆婆?!?/p>
下午3點,楊桂榮匆匆回趟家之后,再趕到市場。
婆婆喜歡吃比較“面”的東西,楊桂榮就時常做些山東煎餅和蒸菜團(tuán);婆婆只能喝稀的,她就原汁原味地烹制山東“糊糊”;婆婆年紀(jì)大了不好買衣服,她在燈下一針一線地縫……在她精心照料下,婆婆古怪的脾氣一點點變得平和,神智一天天清醒起來。
為了照顧婆婆,這么多年她沒有上哪旅游過,夫妻倆也從沒一起休過假?!耙粋€人走了,另一個人就要留下看婆婆。這幾年婆婆的身體好了,我可以稍微停歇一陣了。以前,我連擦面油的時間都沒有,臉都顧不上洗。”
談到被評為青海省首屆“孝親敬老”之星時,楊桂榮說,“我從來都沒想到這些,自家的事情,都是本分。拿咱自己的心對她好,讓她好好過個晚年吧?!?/p>
在楊桂榮說這句話的時候,坐在沙發(fā)上的婆婆突然朝著楊桂榮樂了,舒展著眉頭,咧開布滿皺紋的嘴。也許她聽不懂多少,但她一定能夠感應(yīng)到這份沉甸甸的孝心。
摘自《解放周末》2007年7月13日
編輯/李小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