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答字形題,識記積累是關鍵。漢字是表義的文字,理解把握字義詞意,有助于識記字的字形,甚至可以推知很多漢字的字形;考生在識記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將字形與該詞語的意義結(jié)合起來分析,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這樣效果會好得多。
【關鍵詞】字形;辨析;理解;識記
“識記現(xiàn)代漢字的字形”是《考綱》的明確要求,幾乎每一套語文高考題都會考查該知識點。在高三復習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完成字形題的時候錯誤率頗高,筆者分析了一些經(jīng)??嫉降囊谆熳肿中危窳_列部分于此,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變本加利,錯。該詞的意義并不是在本錢上再加上利息,然后利滾利?!袄逼鋵崙獮椤皡枴保菂柡Φ囊馑?。該成語的意思是“變得比原來更加厲害”。
兵慌馬亂,錯?!盎拧睉獮椤盎摹薄!盎摹保诠糯峭僮?,通“慌”。因為習慣上寫作“荒”,后人也就約定俗成了。類似的詞語還有“匪夷所思”的“匪”字,它也是通假字,通“非”。但要寫為“匪”,讀的時候也要讀成“匪”,如果按“非”來寫來讀就都是錯的了。
吊以輕心,錯,應為掉以輕心。掉:擺弄,對待。按古漢語語法分析該詞是狀語后置句式,還原以后為“以輕心掉(事情)”,即以漫不經(jīng)心的輕率態(tài)度對待事情。并不是把心“吊”起來。
饑腸碌碌,錯,應為饑腸轆轆。此詞是形容肚子餓得咕咕響。轆轆為車輪滾動聲,是用車輪滾動聲模擬肚子餓了發(fā)出的聲音。記住意義,當然就知道是車旁兒而不會誤作其他偏旁了。
犄角之勢,錯。應為掎角之勢。掎角之勢比喻作戰(zhàn)時分兵牽制或合兵夾擊的形式。掎,jǐ讀如擠,牽住,拖住。與人的行動有關,所以是提手旁兒。犄角,犄jī讀如雞,牛、羊等頭上長出的堅硬東西,因此是牛字旁兒。
勵兵秣馬,錯,“勵”應為“厲”,在古文中“厲”通“礪”,是“磨”的意思。該成語意義為磨好兵器,喂飽戰(zhàn)馬。形容做好戰(zhàn)前準備。
勵行節(jié)約,錯?!皠睢睉獮椤皡枴?,嚴格。厲行節(jié)約意為嚴格地實行節(jié)約,并非“鼓勵節(jié)約”。古代物資匱乏,僅僅“鼓勵”而“不嚴格地實行”是不能達到節(jié)約的目的的。
毛骨聳然,錯?!奥枴敝饕饬x為“高聳、高起、聳立”?!奥枴睉獮椤般ぁ?,左邊為豎心旁兒,表示與心理活動有關,是“害怕”的意思。
融匯貫通,錯?!皡R”應為“會”。融會是融合的意思。該詞可以通過“會”與“合”的字形相似來記,想到“融合”自然就想到與其字形相似的“會”,這樣就不會誤為“匯”了。
尾大不吊,錯?!暗酢睉獮椤暗簟?。掉:擺動。尾巴大了不好擺動。該詞比喻機構(gòu)下強上弱,或組織龐大、渙散,以致指揮不靈,不是把尾巴吊起來。
萬變不離其中,錯,“中”應“宗”,宗是主旨、目的的意思。意為盡管形式上發(fā)生了各種各樣的變化,但其本質(zhì)與目的卻始終不變。并不是“萬變不離那中間”。
誅連無辜,錯。“誅”應為“株”。株連,一人有罪,牽連別人,連累。株連無辜,牽連無罪的人。而“誅”是“殺”的意思。很多同學將“株”誤為“誅”就是錯把該詞理解成了“殺掉無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