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對女兒來說是重要的日子。在那天的電影晚會上將要播放她的電影。盡管晚會上放映的不過是八分鐘短片,但無論對哪位研究生來說都至關重要。整整一個學期的學習成果,就這樣,在小放映廳的觀眾們眼中最終完成。
因為是晚會,于是盛裝。盡管孩子們只是學生,但對他們來說,這樣的場合甚至不亞于世界各地的那些鋪著紅地毯的電影節(jié),因為這是屬于他們自己的。他們的夢想。他們?yōu)榱藟粝胱龀龅钠D辛努力。甚至在我短短的波士頓生活中,都能夠強烈感受到學生們是怎樣為著他們的理想而孜孜以求,嘔心瀝血。影片中哪怕有些微的不滿意,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推倒重來,甚至重拍。而在剪輯室中,更是能看到學生們一呆就是整整一天,一遍一遍、一小格一小格地反復琢磨,精心剪輯。單單是我陪著女兒坐在剪輯機前,加起來就有十幾小時,更不要說她每天清晨即起,五六個小時后才回來,中間甚至連水都不喝。就是在她的短片放映之后,就是在短片已經(jīng)獲得了A的好成績,她依然沒有放棄在剪輯機前修改她的作品,并且很多同學都是如此。所以才會覺得這是一群完美主義者,他們總是希望他們的作品能盡善盡美,不留遺憾。盡管電影本身就是一種遺憾的藝術,尤其是使用膠片拍攝的電影。
于是為了這個至關重要的時刻,女兒試穿了很多衣服。休閑的或者莊重的。我坐在一邊提供感覺,或者好或者不好??傊患卦?。一件衣服在不同的場合會產生出不同的效果,關鍵是這套服裝和這個場合是不是很和諧。一件漂亮的連衣裙本來很適合那個晚會,我們?yōu)榇伺浜昧似ば?、首飾和絲巾,但波士頓多變的天氣最終讓我們的設想化為泡影。
記得前一天我們還在查爾斯河畔散步,明媚的陽光將枝杈上的嫩葉照得異常通透。河岸一片深遠的寧靜,跑步的人和讀書的人,還有河中央的那些奮進的劃艇。然而驟然之間的濃云翻滾,陰沉的天色讓人沮喪。于是我們虔誠地祈禱好天氣,但夜晚還是下起了雨。漫漫長夜,淅淅瀝瀝。天空始終陰云密布,遠處不時傳來滾滾悶雷。然后我們又期待明天,期待5月9日的那天能晴空萬里。然而波士頓天氣的變化就如同行走的云。最終的壞天氣還是沒能躲過,而沒有了陽光的氣溫也隨之降到了10度左右。
陰雨中淺色的連衣裙不再和諧,直到最后的一刻女兒才換上了那件黑色的連衣褲。這是我們?yōu)榱颂鞖庾龀龅牟坏靡训倪x擇,但后來卻被老師和同學一致認為非常“經(jīng)典”。
學生們很早就來到了放映廳。在提前的三個小時里,他們要布置會場,分發(fā)說明書,還要在影片放映之前,師生一道共進晚餐。冷餐會上的食品都是同學自帶的,這已經(jīng)成為了班級聚餐的傳統(tǒng)。每個同學都會從網(wǎng)上接到組織者的一個指令,告訴他們應該帶哪一類的食品和菜肴。這些食品或者是同學自己做的,或者是在街上買的,甚至在餐館預訂亦可??梢韵胂笫⒀b中的晚宴是怎樣的豐盛,但后來女兒說其實大家什么都吃不下,甚至她的手始終是冰涼的,那種臨戰(zhàn)前緊張的狀態(tài),或者只有當事人自己才知道。
女兒走后的那個漫長的下午我獨自在家。事實上我也吃不下什么,甚至也像女兒一樣的心緒不寧。我不停地看著窗外的雨。在確信了這場雨將連綿不絕之后,便開始慶幸電影晚會是在室內。所以天氣的好壞不會影響學生們的情緒。這樣想著便也就無所謂了,反正電影好就行了,那是壞天氣所不能左右的。
在這個晚會上將要播放十三部影片。這個班級共有14個學生,其中惟有杰森沒制作自己的影片。但十三部影片中竟有一半以上是杰森扛著機器拍攝的,其中也包括女兒的影片。這就意味著這些影片中,都包含了杰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所以杰森沒有自己的片子也就順理成章了。
因為是電影制作的研究生,因為電影又是不可能一個人完成的,所以學生們從一開始就學會了那種彼此間的配合,進而在配合中相互了解,有的成為了好朋友。女兒在這十三部影片中,竟然也像杰森那樣參加了其中六部的制作。和杰森不同的是,她在別人的影片中,不是只擔任攝影,而是做過制片,做過導演,做過編劇,做過攝影,也做過場記,做過燈光和音響師。就是說女兒對電影制作中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都進行了嘗試,經(jīng)歷過磨練,而她卻認為這是因為大家喜歡她,所以希望她來幫忙。大概在女兒獲得的“A”中,這種樂于助人也有得分吧。
最后看一眼窗外的雨。雨越下越大,還夾帶著風。本來也曾想盛裝參加女兒的電影晚會?,F(xiàn)在只好換上黑色外套。不過認真仔細地化了妝。還有那條紫色的絲巾。我要像所有當事人的親屬那樣,在優(yōu)雅的裝飾下為若若和她的同學們捧場。
出門前女兒打來電話,說她此刻就在劇場的門口等我。她又仔細地告訴我路線,并提醒我千萬不要錯過路牌上的163號。于是獨自走進風雨。才知道波士頓的雨傘為什么總是會壞,以至于南希只好為自己訂做,那種鈦合金制作的堅固雨傘。這里不僅雨水大,伴隨著雨的風也特別大。想想不遠處就是大西洋,從浩瀚海面上刮來的風怎么會小呢?于是緊緊抓住傘把艱難前行。在散亂的風中,雨傘一會兒掀起,一會落下,上下翻轉,恍若飄葉。那風雨飄搖的陣勢,好像只要你稍一放松,雨傘就會立刻飛走。
路上又接到女兒的電話,抬頭看到眼前就是163號。若若興奮地把我?guī)нM放映廳。一個可以容納五百人的小禮堂。外面盡管已大雨如注,禮堂里卻已坐滿了人。在門口我見到了若若的朋友們,都是和她的電影相關的人。
——若若影片中的那個女演員,她是波士頓大學表演系的女學生。我在剪輯室里就已熟稔了她的形象,并對她的表演和臺詞十分推崇。放映她的電影時,她也顯得很緊張。整個電影晚會中她就坐在我身邊。
——那位扮演法國人的加拿大演員也欣然前往,還帶來了他的幾位法國朋友。他對自己的表演也沒有把握,但在這樣的場合中,看得出他還是很為自己自豪的。
——占了長長兩排座位的是若若伯頓大學的好朋友們,他們也曾在女兒的影片中充任一晃而過的小角色。在波士頓工作的麥特和麗薩,還有從法國回來度假的海茲。他們早早地就坐在了銀幕前,等候著看到他們自己的形象。
——那位來自墨西哥的器材老師侯賽,遠遠地就和我打招呼。意思大概還是“沒問題,你的錢不會白花的”。
——電影制作的老師塞門·卡夫曼也專程過來問候,因為曾經(jīng)在剪輯室見過,見面后便也不再陌生。我們繼續(xù)討論女兒的電影,那些畫面、剪輯,聲音甚至每一個細節(jié),直到他到臺前去主持這場他的學生的晚會。
——姍姍來遲的是John和南希。他們要在風雨中從遙遠的諾維爾趕來。他們的外衣上全是雨水,但是脫下外衣后,卻也西裝革履,非常正式。南希穿著她最昂貴的禮服,金色的紐扣在電影的光照下熠熠閃光。來參加他們這個中國女兒的電影晚會是他們生活中的大事。很早以前,John就把5月9日這一天重重地標了出來,“Ruo Ruo Movie Presentation”, 意思是,家里的人在這一天無論有什么事情都不能去做,惟有若若的這個晚會是唯此為大。
——這個晚上,年邁的瑪瑞安也一道前來。這個漂亮的女人在若若十六歲時就開始照顧著她?,斎鸢惨恢狈浅O矚g若若,而且她自己也酷愛藝術。所以她一直等著若若的這一天,她說這一天也是她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在臺前,塞門·卡夫曼老師致演講辭。然后燈光熄滅,十三部影片開始一部一部地放映。在黑暗中我握著女兒的手。能感覺得到她在那一刻有多緊張。我只想能把她冰涼的手捂熱。幸好若若的《陌生人》被安排在第三位出場,否則不知道她要緊張到什么時候。
銀幕打開后那潺潺的流水聲。那是查爾斯河的流水,和查爾斯河岸邊的枯樹。然后孤獨的女孩。旅行的男人。他們相遇。在橋邊。他們之間那奇奇怪怪的對話。女孩捉襟見肘的幾個法語單詞,男人賴得不能再賴的英語口音。愛,或者不愛。離開,又魂不守舍。女孩終于回來,看到的卻是又一個一見鐘情的場景。那沒有能表現(xiàn)出來的失魂落魄,影片卻早已在另一個“相見歡”中結束。影片中女兒一如既往的風格。演員們忠實地體現(xiàn)了她的意圖。他們的表演堪稱出色,而不斷響起的掌聲也是給他們的。
若若的手一直冰涼。她甚至不敢看自己的電影。其實班上的老師和同學都已經(jīng)看過各自的影片,并認真提出過種種修改意見。只是這一次劇場里不僅老師同學,還有親戚朋友,甚而其他年級的同學和教師。通常有電影專業(yè)的大學大都如此,無論大學本科還是研究生的電影晚會,都會引人趨之若鶩,讓放映廳擠得水泄不通。
直到《陌生人》開始放映,若若才真正放松下來。場內先是沉默,而后便不斷傳來笑聲,讓我們知道觀眾已經(jīng)被吸引了。影片結束,在靜寂中,演職人員的名單緩緩墜落,還有那些需要鳴謝的……緊接著,劇場中爆發(fā)出響亮的掌聲。長時間的。有的同學還高喊著若若的名字,甚至口哨聲,其實這就是大家的評價。
坐在我們身后的學生立刻和若若握手,他們是編劇專業(yè)的研究生,卻說你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中間休息時很多人走過來向若若祝賀。侯賽再度說,看看你女兒的影片吧,我的話沒錯,你的每一分錢都沒有白花。
南希和若若緊緊擁抱,說只有若若的影片在八分鐘內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男主人公的扮演者顯得異常激動,說影片非常好,而他在銀幕上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很多缺點,會在今后的表演中改進。
伯頓大學的老朋友們都喜歡這個電影。邁特說,他喜歡男女主人公總是那么別別扭扭的,而其實他們心中不是那樣的。而海茲說若若的電影就像她這個人,她自己。
卡夫曼老師走過來,再度和若若討論她的電影。說《陌生人》中的語言后來又產生了另外的一種電影效果。是派生出來的,新的意義,這是他在這次公開放映時才發(fā)現(xiàn)的。
另一位短劇設計的女老師走過來。她也是若若非常喜愛的教師。晚會開始前我就注意到了她。她高高的,金色短發(fā),有點強勢的樣子,好看卻又顯不出好看,或者不好看卻讓人覺得好看。她臉上的那種不夠柔和的線條,但是她的微笑卻又那么令人難忘。一看就知道這是個非常有個性的女人,不知道女兒為什么會喜歡她,亦不知這位老師為什么會那么欣賞若若的作品。若若把我介紹給她,此前若若的電影劇本已經(jīng)在她那里得到了“A”。后來知道這位女老師也畢業(yè)于女兒的母校伯頓大學,她所學的專業(yè)是繪畫,后來在麻省理工學院學電影,而后才做了波士頓大學的導師。她一直非常喜歡若若創(chuàng)作的短劇,后來又推薦她作了學院里的助教。
若若把這個老師介紹給我,她上來就說,她認為若若的電影是所有電影中最好的。然后不容分說地問我的看法,問我是不是也覺得若若的電影是最好的。
這個不由分說的問題讓我一時語塞。那時候我們已經(jīng)看完了全部十三部影片。放映時我只想著若若的電影還有哪些遺憾,我的看法應該和女兒是一樣的,我已經(jīng)把它當作了自己的作品。所以我沒有說女兒的電影是最好的,我只說我要想想,確實要想想,也許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我想我的回答一定沒能讓女老師滿意,因為一上來她就已經(jīng)亮明了她的觀點,她大概想這個媽媽應該也會這樣說吧。再想想確實是我真實的想法,決不是中國人那種所謂的“謙謙君子”之風。后來這個明亮的女老師并未強人所難,她大概也能理解一個母親的良苦用心,但求最好。后來她又反復對南希說,若若有天分,她相信若若今后一定會成為很好的電影人。
禮堂的燈光重新亮起。卡夫曼老師走向前臺,并要求他的所有學生集體謝幕。學生們從劇場的不同方位紛紛走向前臺,站在他們的老師身后。而他們身后,則是那個白色的投影幕布。
卡夫曼很有感情地評述著當晚的影片,并向觀眾介紹這些影片的制作者——他的學生們。學生們看著老師的目光晶瑩閃爍。然后他們互道感謝。卡夫曼感謝學生們?yōu)樗麕砣绱司实耐頃?,而學生們則感謝老師不辭勞苦的精心培育。臺前的這一幕讓人無限感動,整個過程中觀眾席鴉雀無聲,直到最后響起熱烈的掌聲。
人們紛紛從座位上起身,但卻仿佛意猶未盡,仍舊沉浸在剛才那十三部風格迥異的電影中。大家起身卻并不離開位子,而是站在原地上繼續(xù)探討,直到不情愿地慢慢向外走,一路上談論的還是電影的話題。
學生們也依舊站在前臺相互交談,不久后觀眾席上的親友們也加入了進來。若若一直被很多人圍攏,仿佛成了當晚的一個什么重要的人物。不停地和她講話的有她的老師,她的同學,她的演員,還有那些前來祝賀的,喜歡她電影的,甚至那些來自法國的朋友,因為他們在影片中聽到了他們自己的語言。這樣興致勃勃地交流著,直到曲終人散,John、南希和瑪瑞安才走過來向若若道別。
總之對女兒來說這是個輝煌的晚上。畢竟從這里開始,她展開了夢的翅膀。
風雨中和女兒一道離開劇場。晚會中的激情綿延不去。一路上我們繼續(xù)探討這十三部影片的得失,很職業(yè)化的,以至于那個晚上很晚很晚都不能入睡。
想不到第二天回到諾維爾,關于這個晚會的話題依舊是大家議論的中心。我們拿出那份裝幀精美的說明書,黑色的封面上一道紅色的紙繩。目錄上標明影片的名稱和制作人的名字。每部電影的下面都會有一段簡短的提示。
若若的提示非常簡潔:一個寒冷春天的早上。在查爾斯河岸。一個孤獨的女孩遇到了那個迷人的法國男人。
和南希與John興高采烈地按照節(jié)目單點評昨晚的影片,說出哪一部是我們最喜歡的,為什么喜歡和為什么不喜歡。后來到瑪瑞安家吃晚飯,大家見面后的第一個話題還是昨晚的電影。
——來自尼日利亞的秀拉拍攝了黑人縫制棉被的過程,整部紀錄片輕松活潑,伴隨著黑人或歡快或憂傷的音樂。
——來自保加利亞的馬瑞娜是若若的好朋友,她用膠片拍攝的黑白紀錄片記述了不同國度祖父母的故事。若若也是其中的講述者之一,于是她中國的外公外婆也就成為了片中的主角。
——皮特拍攝的影片已非常成熟。在若若他們這屆研究生中,從大學就開始學習電影的只有皮特和杰森兩個人。所以他們駕輕就熟,對影片的處理也十分到位。這是一個搞笑的影片,一個老師在休息室不斷被騷擾。演員全部是班里的同學。情節(jié)設置本身就是戲謔的,所以無需演技就能夠制造出故事的氛圍來。
——《海景》中沒有故事,只是一位祖母帶著一個小女孩在海邊。《海景》的片名就框定了影片的全部,整部影片中那惟一的形象就是大海。影片出自攝影師杰森之手。那所有的海景被杰森的電影鏡頭描述得美到了極致。若若也參加了這部影片的拍攝。
——一部關于男女約會的影片也很有意思,描述了1950年代男女之間的不和諧。這部拍攝于室內的影片給人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室內的布光和色彩。
——畫面上最完美的是一部關于舞蹈的影片。弗拉明戈。歌聲。鼓點。那位漂亮的中年舞者。旋轉的手腕。扭動的身軀。響指,和高昂的頭顱。那斑斕的色彩,流動的舞姿?;蛟S是因為若若也參加了拍攝,或許是因為我對這種充滿了力量的西班牙舞蹈從來滿懷敬意。后來影片制作者的男朋友對我們說:她已經(jīng)把弗拉明戈當作了她的生命。
便是這些已經(jīng)把電影當作了生命的人。他們的夢想和未來正從這個首映式起航。
責任編輯:易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