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下來就與貧窮的鄉(xiāng)村有著不解之緣,這似乎是命定的事情。本來,母親當時正在地處沙河鎮(zhèn)上的外婆家中給遠在城里的父親縫制一只棉布襪子,一陣突然來臨的腹痛擾亂了她的心緒。奇怪的是她竟沒有就近去鎮(zhèn)上的醫(yī)院將我生產(chǎn)下來,而是驚慌失措地步行三華里的路程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一進院子她就忍不住了,結(jié)果把我生在了那幢草屋子的門檻旁邊。這樣一來,一切都變了,它使我對世界的第一印象不再是鎮(zhèn)醫(yī)院明亮的玻璃窗和身著白衣的女護士口罩上方那一雙黑亮親切的眼睛,取而代之的是院子里幾株落光葉子的樹木和一陣陣來自泥土的麥草氣息了。當時正值隆冬,到處是白茫茫的積雪;正午的太陽明晃晃地照著這個平原上的村莊,一切都沉浸在一片寂靜之中,第二天,作為一名鄉(xiāng)村教師的母親卻迷信地讓外婆請來一位瞎子為我算命,那瞎子在掐算了我的生辰八字后竟對一名剛剛出世的嬰兒肆意貶損,其中一條讓母親嚇壞了,那就是她剛剛生下的這個孩子既克父又克母,是個很不吉利的東西。母親瞪大眼睛問瞎子可有破除之法?瞎子搖頭晃腦了半天后說有,把這個孩子送人吧。母親看了看我,我正傻傻地朝她笑著,她就有些于心不忍。后來瞎子說那就只好讓他在五歲之后八歲之前與父母分開了。母親選擇了后者。這樣,我從五歲時開始遠遠地離開了他們——他們帶著姐姐和哥哥去了遙遠的縣城,而我依舊和爺爺生活在那個我出生的村莊里,一直長到八歲為止。這個傷心的真實故事至少讓我在很久一段時間里對父母的做法耿耿于懷。當然,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心里由衷地感激他們。但在當時,我和一個被拋棄的孩子沒什么兩樣,生命一開始就嘗到了人間炎涼,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竟來自于迷信與愚昧。在我和爺爺生活在一起的那一段時光里,我被各種疾病纏身,與陰間的閻王頻頻交手,我清晰地記得有一次在深夜時分病情發(fā)作,爺爺拉著木板車送我去鎮(zhèn)上的醫(yī)院治療的情景。我躺在木板車上呼吸艱難,強烈的窒息感覺覆蓋了我。當時是夏天,路邊的高粱棵沙沙地發(fā)出了聲音,青草的氣息在意識中漸漸濃郁。這時,我使勁把眼睛睜大,看到了天上閃爍著美麗的星星,我不能死,我想,死了就再也看不到這些了。這個深刻的印象讓我一想到故鄉(xiāng)這個詞組就與那個夏夜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路邊的高粱在一寸寸拔節(jié),一個孩子在黑夜里睜大了一雙渴望的眼睛。
關(guān)于我的出生地,我已經(jīng)以平靜的口吻把它寫進了一部小說當中。那個故事中與我有著類似經(jīng)歷的孩子已不再是某一個具體的個人。故事開頭的第一句話卻是來自我本人的切身感受,即:一個人連出生地都無法選擇,這注定生命一開始就不屬于自己了。
現(xiàn)在,那個平原上的村莊已離我非常遙遠了,我甚至時常懷疑自己曾經(jīng)是那兒其中的一員。多年前飄落在它懷抱中的那個孩子只不過是一片黑色的樹葉,正被歲月的季風吹來吹去,在蒼茫的天空久久盤旋,偶爾,他會翻開一本往事的書,第一頁當然就是他生命的起點,他的出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