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國際游資在我國開始由負值轉成正值,且不斷快速增長,推定資產價值迅速上漲,對經濟造成推波助瀾的虛假繁榮,緩解游資造成各種壓力一直是需要終點關注的課題。
國際游資又被稱為熱錢,是國際金融市場上投機者利用匯率、利率、金價、證券價格、商品價格等變動情況來謀取投機利潤的短期投機性資金,主要包括從事牟利活動的國外短期資金、跨國公司的流動資金及部分暫時閑置資金、國際銀行短期資金及信貸業(yè)務資金、各種投資基金及其他專項基金等,其最大特點是高度的流動性、不穩(wěn)定性和強烈的投機性。
近些年來,國際游資涌入我國有比較明顯的新跡象,2002 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誤差與遺漏”項目首次轉負為正,并將“誤差與遺漏”項目作為國際游資度量標準。按照國際經驗分析,這意味著境外資金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資本外逃的數(shù)額,從而使誤差與遺漏差額出現(xiàn)在貸方。
我國國際游資在2002年12月開始由負值轉為正值,2003年開始表現(xiàn)出大幅度波段式的增長,且一度在2004年12月達到184.94億美元的峰值。在預期人民幣升值近一年之后,2005 年3月, 有跡象顯示部分游資退出豪賭人民幣升值的博弈。但根據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 2006年上半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來看,2月涌入中國的熱錢達10.2億美元,3月為44.5億美元,4月為 53.1億美元,而5月更達到125億美元。由此表明2002年之前我國總體處于資金外逃的情況,而2002年之后卻明顯地體現(xiàn)出外資流入。
國際游資引發(fā)資產泡沫
國際游資的進入對中國經濟造成推波助瀾的虛假繁榮。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國際游資在賭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同時,在其他市場如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以及其他市場不斷尋找套利機會。近兩年多,我國房地產價格直線上升,全國房地產價格漲幅在12%以上,遠遠超過消費物價指數(shù),尤其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些大城市,房地產價格上漲20%以上,甚至達到50%。2005年和2006 年,房地產業(yè)仍是目前稅后利潤增長最快的行業(yè)。
國際游資大量涌入的背景
2002年后國際游資加速涌入中國的市場北京市什么?
2002 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引資大國。我國正式加入WTO 后,實現(xiàn)逐步開放市場的承諾,外國銀行大量進駐,同時,中外合資開發(fā)新項目的比例增加,中國對外開放的力度越來越大。為了規(guī)范引進外資,2002年12月1日,我國正式施行QFII制度。這一制度是在貨幣沒有實現(xiàn)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有限度地引進外資、開放資本市場的一項過渡性制度。適時地引入QFII制度,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證券市場逐步開放的現(xiàn)實選擇。不過,資本逐利的本質驅使大量國際游資還是通過一些非正規(guī)渠道進入了我國。
人民幣升值速度慢導致大量游資涌入
自2002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fā)達國家對中國施加高壓要求人民幣升值。2005年7月21日,我國實施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從3‰擴大至5‰。匯改后,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大,走勢總體趨升。2006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3.0%左右,但是從有效匯率來看,人民幣匯率不升反降。
作為一個大國,我國必須保持獨立的貨幣政策。在維護固定匯率制度的前提下,卻面臨我國著人民幣升值和通貨膨脹的兩難處境。增強匯率彈性首先要面對中國經濟發(fā)展中的一系列問題,必須充分考慮對宏觀經濟穩(wěn)定、經濟增長和就業(yè)的影響,考慮金融體系狀況和監(jiān)管水平,考慮企業(yè)承受能力和對外貿易,還要考慮對周邊國家、地區(qū)和世界經濟金融的影響。為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我國采取了穩(wěn)妥的政策,人民幣升值速度慢。
然而,人民幣升值速度慢導致大量游資涌入,并形成惡性循環(huán)。人民幣升值速度慢,國際投資者有理由認為短期內人民幣還有很大的升值空間或潛力,從而形成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于是,大量國際游資不斷涌入我國,豪賭人民幣升值。而一旦人民幣升值預期實現(xiàn),鑒于人民幣升值速度慢,又將形成新一輪人民幣升值的理性預期,自然又吸引更多國際游資的涌入。這樣,國際游資的涌入引發(fā)人民幣升值,而人民幣升值速度慢又導致大量游資涌入,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我國投資者到境外投資積極性差
大量游資涌入,挫傷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積極性。據統(tǒng)計,截至2006年上半年,全國外商投資企業(yè)已達到49萬家,實際使用外資5400億美元。引進外資已經取得巨大成效。然而,中國企業(yè)對外投資起步較晚,除了在技術、管理、資金等方面的差距外,不適應國際競爭環(huán)境、投資風險大、投資效益差是我國企業(yè)在\"走出去\"的過程當中所面臨的普遍問題。目前,我國企業(yè)大多數(shù)境外投資效果欠佳。影響了中國投資者到境外投資的積極性,從而造成資本大量囤積國內,增加國內的資本。
國際游資在賭人民幣升值的同時,也在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以及其他市場投機,資產價格持續(xù)上漲。而我國投資者到境外投資積極性差,其囤積在國內的資本也將進入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進一步加劇資產價格上揚。顯然,資產價格的再度上漲又會誘發(fā)國際游資的進入;同時,中國投資者到境外投資積極性也將進一步降低,繼續(xù)投資國內房地產或股市,使如此循環(huán)往復,最終將不斷加劇國際游資的涌入以及資產價格的上漲。
加快匯改形成有彈性匯率制度
國際游資持續(xù)涌入我國,引發(fā)資產價格不斷上漲。一旦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全球資本流向發(fā)生大的變化,可能給我國金融體系造成很大沖擊。因此,應當采取積極的治理策略,以確保我國經濟體系的健康發(fā)展。
1.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進一步加快匯率制度改革,逐步形成更加富有彈性的匯率制度。找準時機,逐步增加匯率的彈性,進一步擴大匯率的浮動空間,依靠市場機制使人民幣匯率自動調節(jié)到均衡匯率的水平上。
2.對我國企業(yè)“走出去”進行鼓勵和指導,提高我國投資者到境外投資積極性。當前我國企業(yè)\"走出去\"開展跨國經營,必須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回報當?shù)厣鐣?,增強和諧共處、互利共贏的觀念,積極開展本地化經營,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養(yǎng)適應國際化要求的復合人才,并建立和完善內部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置機制。
3.加強外匯管理,嚴防國際游資的投機套利。要強化對貿易、非貿易、外商投資、外債、地下錢莊的外匯管理,加強各類外匯流入的真實性審查。
4.加強國際合作,建立國際游資監(jiān)測預警機制。我們應該加強國際合作, 與其他國家、組織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互相交換有關國際游資活動的情報信息,同時建立完善的國際游資監(jiān)測預警機制,加強分析研究,以防患于未然。
(作者為湘潭大學經濟學碩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