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東
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調(diào)查顯示,全球每年有190萬人因勞累猝死,每百人中就有40人患上“時間疾病”。快節(jié)奏的生活成為生存必須適應的模式,在人們的心里,對腳步不再匆忙、生活舒緩安逸的渴望已如“山花般燦爛”。所以,“慢生活”的概念一出現(xiàn),便迅速傳遍全球。
“慢生活”——健康的需要
在日本,公司員工在工作吃飯睡覺之外,參加運動的人僅占員工人數(shù)的53%,也就是說有47%的人從來不運動。因工作壓力過大而死亡的人數(shù)占世界第一。
在中國,每天像被鞭子趕著一樣來去匆匆的人更不在少數(shù),這些人身忙,心更忙,健康就在這樣的“忙”中被剝奪了。
雅虎中國網(wǎng)站曾在北京、上海、重慶等重點城市進行了一個參與者達30萬人的上班人生活狀況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目前上班族最期望的休閑方式是和家人相處、和朋友聚會、讀書看報、看演出展覽和健身。調(diào)查同時顯示,84%的白領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但只有24%的人能夠有時間定期鍛煉。
“慢生活”最早是在1986年由講究慢吃的意大利人發(fā)起的,開始只是為了抵制席卷而來的美式快餐,保護當?shù)厥称罚髞戆l(fā)展成一種“慢生活”:“放下速度,重新發(fā)現(xiàn)新的可能 ”。近來香港也有團體開始提倡“慢餐”文化,讓忙碌的人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F(xiàn)在,這種“慢文化”已經(jīng)讓45個國家“受染”,成為一股越來越強大的國際風尚。
“慢生活”的概念如今正在不斷延伸,去年深圳曾出現(xiàn)以“慢城市”概念招徠大型樓盤。據(jù)說,人口只有1.5萬的意大利小城布拉成為慢城市運動的先鋒。在那里,有更多的空間供人們散步,有更多的綠地供人們休閑娛樂,拆除不美觀的廣告牌和霓虹燈,人們以時速20公里的速度駕駛汽車。為了保住“慢城市”的稱號,它們還必須定期接受監(jiān)督員的檢查。
除了“慢城市”外,還有“放慢時間協(xié)會”。他們的口號是:“為每個人創(chuàng)造時間,每個人都有時間?!睋?jù)說,目前該組織已經(jīng)在全世界擁有700多個加盟伙伴。
應運而生的還有“慢學?!?,這些學校提倡沒有競爭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時間,反對填鴨式教學,提倡建立一個新的教學體系,授課時間靈活,并根據(jù)學生的需要設置課程。
“慢生活”,給匆匆過往的生命剎剎車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只小老鼠在路上拼命奔跑。烏鴉問它:“你為啥跑得那么急?歇歇吧?!?/p>
“我不能停,我要看看這條道的盡頭是個啥模樣?!毙±鲜蠡卮穑^續(xù)奔跑著。一會兒,烏龜問:“你為啥跑得這么急?曬曬太陽吧?!毙±鲜笠琅f回答,“不行,我急著去路的盡頭,看看那里是啥模樣。”
一路上,問答反復。小老鼠從來沒有停歇過,一心想達到終點。直到有一天,它猛然撞到了路盡頭的一棵大樹樁,停了下來。
“原來路的盡頭就是這棵樹樁啊!”小老鼠嘆道。令它懊喪的是,它發(fā)現(xiàn)此時的自己已經(jīng)老得跑不動了:“早知這樣,該好好欣賞沿途的風景,多美啊……”
沉浸在快節(jié)奏中的都市上班族,他們正像小老鼠一樣:為了不遲到,他們步履匆匆;為了趕時間,他們狼吞虎咽;為了不錯過客戶和老板的召喚,他們讓手機24小時開著;為了提升自己,進速成班充電;為了工作,他們把兒女情懷拋在一邊……他們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腦子里只有一個聲音“快一點兒,再快一點兒”。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約翰·列儂說:“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于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jīng)離我們而去?!睙o休無止的快節(jié)奏生活給予我們物質(zhì)回報的同時,也帶來了心靈的焦灼、精神的疲憊、職業(yè)的枯竭以及健康的每況愈下,這些“和時間賽跑的人”終于發(fā)現(xiàn),眼前的“快”已使自己迷失了生活方向,使自己離健康的生活和生命的本質(zhì)越來越遠,于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開始在他們中間流行——這就是“棄快從慢”。
有的人開始靜下心來讀書;有的人開始恢復曾被“快節(jié)奏”趕走的午茶或午休時間;開始推掉一些可有可無的應酬;開始把周末留給自己與家人……其實,“慢”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能力——慢慢運動、慢慢吃、慢慢讀、慢慢思考……所有這些“慢生活”與個人資產(chǎn)的多少并沒有太大關系,只需要有平靜與從容的心態(tài)。當盲目的大多數(shù)被不斷加碼的“快”催眠的時候,少數(shù)清醒者保持著快樂人生的能力,這是一種明確的方向感、超然的定力、聰明且游刃有余的能力。
德國著名的時間研究專家塞維特在評價“慢生活”時說,與其說這是一場運動,不如說是人們對現(xiàn)代生活的反思??旃?jié)奏的生活就像鞭子一樣抽打著人們不斷向前,因此,“慢生活”有點兒“物極必反”的道理,其本質(zhì)是對健康、對生活的珍視。
根據(jù)歐洲健康協(xié)會的調(diào)查,憂郁癥已經(jīng)成為繼癌癥和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并且發(fā)病年齡在不斷下降。長期生活在緊張之中、沒有人可以傾訴、生活不規(guī)律且節(jié)奏太快均可能導致抑郁。人一旦慢下來,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品味生活,釋放壓力。
心理學家瓦格納·林克指出,壓力會導致人體產(chǎn)生大兩的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它們通過動脈傳遍全身,使感覺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肌肉等出現(xiàn)緊張反應。時間一長,就會出現(xiàn)失眠、健忘、噩夢、焦慮、失誤等現(xiàn)象。醫(yī)學專家指出,慢下來,帶來的是壓力的降低、神經(jīng)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的恢復,同時還能避免體能的過分消耗。
堅持慢,能讓身體的運轉(zhuǎn)更正常。很多平常忙碌的人在度假的時候病倒;有些人工作時沒事,退休之后反而突發(fā)心肌梗死。林克指出,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緊張中,身體就會習慣于這種狀態(tài)。一旦緊張因素消失,對身體來說就是一種反?,F(xiàn)象,腎上腺素大量減少,使器官失控,導致各種疾病?!奥蛔濉背珜г谏钪杏袡C會就慢下來,正是一種循序漸進地改善生活、促進健康的好辦法。
慢,從這里開始
慢,從吃飯開始。“慢生活”支持者們反對快餐,認為應該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吃精心烹制的食品,不接聽手機,不查看掌上電腦的信息。意大利的“慢一族”喜歡每天花兩個小時來吃午餐;法國的“慢人”們更是每天三頓飯都精雕細鏤,法式大餐該有的程序一個都不能少;有些美國人還在自家院子里種菜,從頭到尾享受食物帶來的樂趣。專家在分析日本沖繩居民長壽的原因時,也將這種飲食方式看成是主要原因之一。
專家認為,用餐時間若沒有超過20分鐘,腦部不會發(fā)出飽足信號,很容易吃過量,導致肥胖。反之,慢餐則具有預防口腔疾病、增加營養(yǎng)吸收、增加食欲、利于減肥、面部美容、預防癌癥等作用。人們應爭取每一口咀嚼30次以上,因為咀嚼時間越久,飯后的能量消耗就越高。
慢,從工作開始。慢并不是指在工作上的懶惰和效率降低,而是提倡
不要將工作帶到家中,盡量不加班,杜絕周末查看電子信箱、打工作電話。
慢,從運動開始。健康專家說:慢式運動提高生活品質(zhì)。那種形式上的慢速度、慢動作所帶來的是內(nèi)心加速度的放緩。如今,無論是在忙碌的美國還是浪漫的澳洲,一種“每天一萬步”的健身方法相當流行。醫(yī)學研究表明,每天步行一小時以上的男子,心臟局部缺血癥的發(fā)病率比很少參加運動的人低四倍。每天堅持“健步走”,可以增強人體的心肺功能、增加骨頭和肌肉的力昂、解除緊張、控制體重等等。
慢,從讀書開始?!耙荒渴小笔谴蠹桑绹摹奥蛔濉碧岢怕喿x速度。他們認為,“細嚼慢咽”地讀書可以完全沉浸在書籍的氛圍中,給予細節(jié)更多的關注,這樣做不僅閱讀效果好,也能夠帶來更多心靈上的愉悅。
人們的不同感受
慢讀書孟女士高校在讀博士生
身處高校,最能感覺到信息社會里知識爆炸的驚人速度,新知識、新發(fā)明和新技能的出現(xiàn)幾乎就是一個轉(zhuǎn)身的工夫,很多知識還沒來得及學就過時了。置身其中,自己也曾非常羨慕那些一目十行、能把大段大段的知識往肚子里吞的高手。但是在追趕知識腳步的過程中。我漸漸發(fā)現(xiàn)慢讀書不一定就讀得少,對經(jīng)典看得仔細,領悟得深刻,勝于草草讀10本平庸的著作。特別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偷出一點點閑暇,細細讀上一兩段文字,慢慢咀嚼,感覺又多了一分平靜和美麗?,F(xiàn)在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有暈頭轉(zhuǎn)向的感覺,我們可能無力放慢我們的步伐,但是卻可以給我們的心靈一個散步的空間。如果在讀書時還匆匆而過,那我們?nèi)ツ睦飳ふ易杂傻目臻g呢?
慢餐飲曉靜私營業(yè)主
以前看過一部片子,在外企做設計師的女主角每天總是不厭其煩地早早起床,精心準備中午的便當,在午間開車到視野開闊的綠茵機場外吃午飯。她有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食物是人生的一部分,怎么能對此毫無要求?”我對食物的熱情,不比對顧客少。盡管自己的生意很忙,但是不管回去多晚,都會精心熬好一鍋粵式靚湯,好好滋補一下自己勞累了一天的身體。對于女性來說,能熬一手地道的粵式老湯可是滋補容顏的高招!在很多北方人看來,我們兩廣人有點精雕細琢的味道,但是對食物和菜式的追求,是我們享受生活的方式之一啊!
慢休閑小睿企業(yè)文秘
今年剛踏過26歲,忽然就覺得自己不像二十出頭時那么又蹦又跳,又呼又叫了!只想好好整理工作和生活,讓自己過得更從容更淡然些。有假期的時候總喜歡約上幾個閨中密友到一些有情調(diào)的茶藝館或咖啡館談談心事,或敷上面膜躺在椅子上看看小時候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照片和錄像,這些對我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放松方式。上個禮拜和老爸一起到近郊釣魚,呆呆坐了一下午也沒有魚兒上鉤,回去時還是在超市買了一條魚當做戰(zhàn)利品給媽媽下廚,感覺好像又回到了調(diào)皮溫馨的兒時。小時候去釣魚,爸爸總是對我這個黃毛丫頭說:“小孩子要學會耐心!”現(xiàn)在想想,不僅釣魚如此,生活也如此。別太急,耐心地,慢慢地,也許會看到不少被忽略的亮麗風景啊!
慢運動燕欣外貿(mào)公司職員
說真的,我挺向往那些強度比較大的運動,比如說短跑、馬拉松什么的。感覺特別酷,特有年輕人的動感。不過由于自己工作實在太忙,一天下來報表、匯率搞得頭暈腦脹、腰酸背痛,再進行這些高強度的運動實在是吃不消。在朋友的建議下,我選擇了瑜伽這種“慢運動”,它舒緩的節(jié)奏、流暢的動作不僅能消除身體上的疲勞,還能舒緩心理上的壓力,感覺真的很不錯。人總是要有一個舒緩神經(jīng)的時刻,不然就會積勞成疾。我覺得,只有在運動的時候,人才會完全投入其中。專家們也說,堅持適度舒緩的運動,比斷斷續(xù)續(xù)的猛烈運動對人體更有益。對于業(yè)務繁忙的上班一族來說,我堅決向他們推薦“慢運動”!
慢工作玉巍在家辦公者
半年前我把辦公室從公司搬到了家里,正式加入了SOHO一族!以前身邊就有一些朋友是自由職業(yè)者,像自由撰稿人、平面設計師、藝術家等,心里雖然羨慕他們的自由自在,但總是覺得收入不夠穩(wěn)定,心里有些猶豫。近兩年來通訊技術越來越發(fā)達,電腦、傳真機、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在家里也能裝得起,我覺得大部分業(yè)務在家里就能完成,而且還能節(jié)省來回奔波的時間和精力,做起事來充滿效率。在和老板協(xié)商后試行了兩個月,效果不錯,所以就一直這樣做下來了。在我看來,這代表了一種更為自由、開放、彈性的工作方式。擺脫了公司里折騰人的打卡制度、繁忙無序的電話聲、上司不耐煩的催促和同事們緊張的面孔,目前盡管還要為工作和業(yè)務拼搏,但是發(fā)覺努力工作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很多看來很苦的事情慢下來欣賞,感覺也是挺美的。
你會選擇“慢生活”嗎?
【贊成派】
享受生活,未必要等你掙夠了幾百萬。放慢節(jié)奏,也許損失了金錢,但卻豐富了生命,為什么不呢?太過實際的人,永遠只會被生活所累,卻看不見生活中最精彩、動人的部分。慢下來,細品人生滋味,咀嚼生活點滴,何其簡約和透徹!
——公務員珠珠
慢一點,人生會少很多遺憾
在追逐利益、實現(xiàn)價值的過程中,很多人的生活的確是慢不下來,往往為此錯過了許多更為寶貴的東西。比如對父母的盡孝,對子女、愛人的陪伴與關照……我們經(jīng)??吹揭恍┏晒θ耸空劦竭@些時,黯然神傷或默然落淚,其為親情、家庭而背負的內(nèi)疚感往往成為永遠的痛。是不是成功就一定要把自己弄得那么緊張呢?其實不然,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適當?shù)芈稽c,多留一些私人時間去享受生活的樂趣,人生才會少很多遺憾。
——教師李女士
【反對派】
慢下來就有危機感
“慢生活”在我看來,就是在快節(jié)奏的城市享受鄉(xiāng)村般的生活方式。這看似不難,但真要做起來又不太容易。就拿我自己來說,每天的工作是如此忙碌,下班后有些可有可無的應酬當然可以推掉,但為了自己的工作前途著想,又得拾起書本來“充電”。慢下來馬上就會有一種危機感,有種很快要被社會淘汰的感覺。所以,“慢生活”雖然令人向往,但要實現(xiàn)起來真的不容易。
——公司職員小吳
除非賺了足夠的錢,不然誰敢這么灑脫
我每天都被沒完沒了的業(yè)務、應酬忙得焦頭爛額,有時真想放下工作美美地睡上幾天,但這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偶爾因為忙其他的事沒去上班,手機就會響個不停,第二天辦公桌上更是積壓著厚厚的文件,一天忙得緩不過氣來。如果真能過上悠閑的“慢生活”,那真是太好了,可以充分地愛我所愛、樂我所樂??墒?,在生活的重壓下,面臨職場上激烈的競爭,誰又能灑脫地放下工作去享受休
閑的生活呢?除非已經(jīng)賺到了足夠多的錢,能保證下半輩子不為生計發(fā)愁,可以早點兒退休。
——營銷經(jīng)理方先生
【中立派】
關鍵在內(nèi)心調(diào)節(jié)
生活節(jié)奏的快慢與個人的幸福感受不能簡單掛鉤,關鍵是個人的心理調(diào)節(jié)和生活追求。有人在快節(jié)奏和忙碌中享受到生活的樂趣,也有人雖然日子慢運轉(zhuǎn),但內(nèi)心世界充滿焦慮和不安。休閑,不取決于生活節(jié)奏的快慢,更多是個人的感受和內(nèi)心的調(diào)整。
——公司職員林小姐
“慢生活”需要有物質(zhì)基礎
“慢生活”也得有足夠的資本才行啊,“家底”要足夠厚,起碼生活無虞。如果居無房、行無車,看人家都在忙著掙錢,自己哪有心思四平八穩(wěn)“慢悠悠”地生活啊。“快”和“慢”都是一種生活方式,說到底還要看自己適合不適合。
——平面設計員小方
【專家說法】
中國目前還不具備普遍實現(xiàn)“慢生活”的經(jīng)濟和社會條件,富蘭克林的“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對絕大部分中國人來說還是至理名言。但是,“慢生活”的價值理念可以貫徹到人們的理念中去。你不能實現(xiàn)“慢生活”,但卻可以實現(xiàn)慢節(jié)奏、慢速度、慢心態(tài)。在這“三慢”中,最重要的是“慢心態(tài)”在。
——心理學教授吳剛
為“慢”支招
人在職場,身不由己,也許你無法完全享受到理想的“慢生活”,但至少可以通過一些小招數(shù)變快為慢,緩解一下因為快節(jié)奏生活給你帶來的壓力與焦慮——
1.對那些習慣于手機一響就忙不迭地接聽的人,建議你克制自己對手機的過度依賴,嘗試讓手機鈴聲響至少3聲或10秒鐘之后,再接聽。這樣可以令接聽手機前不自覺的緊張感稍稍放緩。
2.能爬樓,就不要坐電梯;能走路,就別乘車,這樣不但有利于你的身體健康,也可以讓你避免由于空間的狹小所造成的窒息感和壓迫感。
3.一早醒來的你,有沒有通過立刻抽煙或者猛喝咖啡等刺激的方法來讓自己盡快清醒?馬上停止這種做法吧,否則人為造成的亢奮狀態(tài)會令神經(jīng)更加緊張,還是盡量讓自己自然清醒過來為好。
4.睡前聆聽慢節(jié)奏音樂——睡個不慌不忙的覺。
5.漸漸減少食用速食食品的頻率,因為它們會讓你不自覺地加快用餐速度,不加喘息地重新投入工作。
6.快節(jié)奏的生活會影響到人的睡眠質(zhì)量,所以睡前就不要再讓工作打擾你了,應該盡可能地讓自己放松,做一些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7.廢寢忘食的網(wǎng)蟲和整天坐在電腦前的白領,顯示屏的刺激和大量的信息是不是已經(jīng)把你腦子塞滿了,把你的神經(jīng)繃緊了?建議你趕快改變自己和電腦的親密接觸,盡量減少上網(wǎng)的頻率和時間,在電腦前連續(xù)工作娛樂的時間最好不要超出兩小時。
8.永遠都亂糟糟的工作臺是容易焦慮征兆之一,有幾個人能夠在這樣無序的環(huán)境里理清自己的思緒呢?所以,快快將自己的辦公桌整理干凈吧,你會發(fā)現(xiàn),整潔的環(huán)境能幫助你克服焦慮,事半功倍。
9.工作太緊張,日程安排太滿,急著加班趕進度嗎?其實,這樣的快節(jié)奏并不一定對完成煩瑣的任務有利,過于擁擠的安排會使你高度緊張,繼而產(chǎn)生焦慮煩躁情緒。試著把長時間的工作分割成段,每隔兩個小時就休息10分鐘,松弛一下緊張的神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