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貴刊今年3月號登載黑龍江何文育先生的《“二南雅化”花錢小議》一文,我以為還可作適當?shù)难a充。
這枚“二南雅化”錢文的解釋確實與“開元泉社·盛世收藏”網(wǎng)的“二南雅化”的典故出處相吻合。
這是光緒開爐吉語錢一套十枚中的第二枚,其他九枚分別為“一道同鳳”、“三星拱熙”、“四海升平”、“五谷豐登”、“六府孔修”、“七政齊衡”、“八音克諧”、“九功惟敘”、“萬國來朝”,背均為“寶泉”。有黃銅、鎏金兩種。可惜今日欲想成套難矣。
張志中編著的《收藏指南·花錢》一書有成套十枚拓圖;趙立仁、黃小平、周克元編著的《中國金銀古錢幣》一書有鎏金十品的拓圖。均無文字介紹。
這類數(shù)字吉語錢文,有點類似于詩歌文學中“十字令”中的一種,是從古詩詞中擷取名篇絕句,集錄而成,別有情趣,如:“一枝紅杏出墻來,二月山城未見花,三山半落青天外,四座無言星欲稀,五更鼓角聲悲壯,六軍不發(fā)無奈何,七月七日長生殿,八尺龍須方錦褥,九華帳里夢魂驚,十生九死別官所。”
(責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