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火紅的春聯(lián),倒貼在門上的“?!弊趾王r紅的日歷都真切地告訴我們:又到除夕了。
今年的除夕似乎特別冷清,雪白的墻壁,一塵不染的窗戶,光潔的水泥地……所有這一切都無法給人以熱情。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到了除夕反而悠閑下來,對辦年貨這類事也失去了耐心。想吃什么,上超市拎一塑料袋子就完事,何必費那么大勁兒動手去做?現(xiàn)在,人們寧愿將淡薄的節(jié)日氣氛攏進舒適的小屋,只留下過早被冷落的街巷。
我站在門前,望著天空,思緒隨風一起吹向了童年,老屋過年的情景歷歷在目。
兒時,最熱鬧的當然屬過年。那時的冬天沒有現(xiàn)在暖和,只記得推門出去,瓦楞上一片白茫茫。過年總有玩不完的花樣,最開心的便是炸炒米糖了。記憶中我穿一件紅色的小棉襖,一鼓作氣把火燒旺,然后瞪大眼睛,看炸糖師傅準備起鍋。灶膛射出的紅紅的火光映著我的笑臉。這個時候,屋里凹凸不平的泥地總填滿大大小小的腳印,大家有說有笑,猜拳打撲克。孩子們的眼睛總時不時地溜向鍋灶,只想馬上吃到炒米糖。
糖汁、油和橘子皮在沸騰的鍋里歡快地唱著“咝咝”的歌,毫不吝嗇地讓那甜甜的香味溢滿整間屋子。炸糖師傅把勺子舉得老高,那一股細細的黏液便滑溜溜地緩緩淌下,在泛著白沫的鍋里濺出朵朵白花。不一會兒,師傅將那白花花的米放了進去。一段時間后,“起鍋嘍”,清脆的喊聲響起,和著“讓開、讓開”的呵斥聲,那凝聚了無數(shù)“珍珠”的糖汁便穩(wěn)穩(wěn)地進了炸炒米糖師傅的那臺小機器里。孩子們歡呼起來,眼睛個個瞪得圓圓的,只聽“嘭”的一聲,很多個炒米糖出來了。不一會兒,就傳到了孩子們手中?;锇閭冃⌒牡嘏踔鵁岷鹾醯某疵滋?,笑著,品著炒米糖的清香,也品出了生活的樂趣。
許多年過去了,存在記憶中的炒米糖的滋味已經(jīng)淡了,但當時熱鬧的情景卻在我的記憶中難以抹去。如今,我們住在寬敞明亮的新居里,享受著現(xiàn)代化電器的舒適及方便,也得到了比以前多出許多倍的壓歲錢,可我不明白:為什么再也享受不到小時候那樸素、真摯的樂趣?為什么在生活富裕的今天卻沒有了從前物質(zhì)貧乏時過年的氣氛?
走出家門,我獨自行走在小鎮(zhèn)冷清清的街道上,思考著“過年”這一古老的話題。我多想讓人們離開電視機前,走出防盜門,多希望人們歡聚在一起,鬧起花燈,跳起舞蹈,唱起大戲,過一個像炒米糖一樣香甜醇厚的大年。
(指導老師:嵇福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