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抒情散文往往因“形”太散,而成為同學們閱讀理解上的一塊絆腳石,那么,對于寫景抒情散文,我們?nèi)绾伟盐掌洹吧瘛?,即作者要表達的主題呢?俗話說“移步換景,心隨景動”,對于寫景抒情散文,我們只要能把握“景之狀”、“心之動”,便能解決這一問題。下面以《紫藤蘿瀑布》一文為例加以說明。
首先,要觀“景之狀”,就是看看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景物的什么特點。對于景物的特點,同學們不妨抓住那些人格化、比喻性的詞句來分析?!蹲咸偬}瀑布》一文,從“在歡笑”、“在和陽光互相挑逗”、“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等詞句,可以準確地概括出眼前紫藤蘿的特點是生機勃勃,給人以“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接下來,就要察“心之動”了,就是看這些景物引發(fā)了作者怎樣的內(nèi)心活動。俗話說:言為心聲。其實,行亦為心聲?!蹲咸偬}瀑布》一文作者的情感起伏,就體現(xiàn)在作者的行為舉止上。同學們在文中很容易找出作者的一系列舉動:“停住了腳步”,“佇立凝望”,“記起”從前,感悟“撫摸”,“加快了腳步”。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的心理歷程:駐足欣賞美景——勾起從前記憶——感悟人生哲理——振奮精神前進。
到這兒為止,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便一目了然了:本文寫作者發(fā)現(xiàn)一片生機勃勃地盛開著的紫藤蘿,不由停步欣賞,并記起十多年前了無生氣、備受摧殘的紫藤蘿,由紫藤蘿過去雖然遭遇摧殘,但現(xiàn)在依然蓬勃盛開,而感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一人生哲理,進而振奮精神,大踏步前進。
自然,我們很容易理解《紫藤蘿瀑布》一文之“神”——表達了作者對充滿活力的新氣象的贊美,闡發(fā)了人和物的不幸時有發(fā)生而生命長河則永動不息的哲理,體現(xiàn)了作者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