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一共有18套語文試卷,其中海南和寧夏合用一卷。今年18套語文試卷對文言文的考查率是100%,可見文言文閱讀的重要性。
今年高考文言文的考查是怎樣命題的以及考查了些什么內(nèi)容呢?我們都很有必要對之作出分析總結(jié),以便備戰(zhàn)來年的高考文言文考查。
為清楚、醒目起見,請先看下表。
表一:2007年高考文言文閱讀考查情況一覽表
要拿到高考文言文的分?jǐn)?shù),我認(rèn)為要做足兩方面的工作:平時扎扎實實地夯實文言文基礎(chǔ)和總結(jié)、明晰上一年度的高考試題。平時扎扎實實地夯實文言文基礎(chǔ),此處略去不談,這里我們來專門說說總結(jié)、明晰上一年度的高考試題情況。
經(jīng)驗從哪里來呢?毛主席說經(jīng)驗從實踐后的總結(jié)中來。詳細(xì)地考察2007年高考18套語文試卷的文言文考查題,參照上表,我們起碼可以明晰以下一些方面:
一、打破了固有的選材方式。以往文言文閱讀選材大都從《史記》、《漢書》等史傳中選取,而近兩年來選材有變化,特別是今年的選材變化大。18套試卷中只有全國卷Ⅰ、全國卷Ⅱ、上海卷、重慶卷、海南寧夏卷、山東卷和四川卷7套試卷分別選自《后漢書》、《新五代史》、《后漢書》、《明史》、《新唐書》、《晉書》和《元史》,其余的出處均非史傳了。這啟示我們平時對文言文的閱讀,不一定就要專注于讀史傳了,而應(yīng)該廣泛地閱讀,特別是閱讀一些名家之作,如浙江卷的宋代蘇軾的《王定國詩集敘》、湖北卷的清代王士禎的《先祖事略》等等,均為名作,像此類作品多讀為佳。
二、人物傳記銳減。以往的文言文閱讀材料,大多為一篇節(jié)選的人物傳記,雖然今年也有全國卷Ⅰ的《宋均傳》、全國卷Ⅱ的《安重榮傳》、上海卷的《仲長統(tǒng)》、重慶卷的《李東陽傳》、江蘇卷的《高進之傳》、海南寧夏卷的《韋丹傳》、山東卷的《王戎傳》和四川卷的《賀仁杰傳》8篇人物傳記,但已大大地減少了人物傳記的考查。關(guān)注多種多樣體裁的文言文,已是今后高考的一個動向。
三、文言實詞的考查有所提升。18套語文試卷100%地考查了文言實詞,18套試卷一共考查了71個文言實詞,其中湖北卷是實詞、虛詞混考的,實詞3個,虛詞一個。江西卷考了一個雙音實詞“比歲”(連年),其余全都是考單音實詞。為什么說文言實詞的考查有所提升呢?一是因為出現(xiàn)了一些比較偏僻的文言實詞,如祠、撓、遄、忝、汲等等。二是因為所考查的文言實詞,都有幾個義項,甚至有更多的義項,比較難判斷。再見下表的文言實詞各解釋不正確的一個以及其正確的解釋。
表二:文言實詞考查一覽表
四、文言虛詞的考查屬于正常范圍。高考所要求的18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18套試卷測試到了其中的大部分。其中“以”字考得最多,有10套試卷都考到了,其他依次是:于(7套試卷考到),而(6套試卷考到),之(5套試卷考到),則(4套試卷考到),其(3套試卷考到),為、者、所(各2套試卷考到)。再余下考的一些虛詞是:乃、且、乎、因、至、咸。值得注意的是,全國卷Ⅰ、全國卷Ⅱ、江蘇卷和海南寧夏卷4套試卷沒有考虛詞,而上海卷和湖北卷也只考了一個“以”字虛詞。北京卷超出范圍,考了“至、咸”這兩個虛詞。
五、設(shè)題上出現(xiàn)了斷句題。文言文的設(shè)題基本上都比較固定,一般都是前面為幾個選擇題,后面是翻譯題。選擇題一般設(shè)計三四道,每道3分,三道就是9分,4道就是12分。翻譯題一般設(shè)計兩句翻譯或三句翻譯,每句2分或3分。選擇題加翻譯題一般設(shè)計五六道,見表一可知。今年文言文題目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出現(xiàn)了斷句題。斷句題一般是另給一段文字,有的不另外給,就原文某段進行斷句。如浙江卷的斷句題就是另外選自《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中的一段文字,而遼寧卷、廣東卷的斷句題則就是出自原段文言文中的一段或一長句。文言文的斷句也是我們今后的一個關(guān)注和訓(xùn)練點。
六、賦分一般是18——22分左右。因為上海卷是兩段文言文閱讀,所以其分值較多,有29分之多,廣東卷分?jǐn)?shù)也比較多,有24分之多,其余的都是18——22分不等。如此之多的文言文分?jǐn)?shù),我們必須力爭拿到其中盡量多的分?jǐn)?shù),決不能掉以輕心。
預(yù)測2008年文言文考查趨勢:
一、文言文選文將多樣化。在關(guān)注人物傳記的材料的同時,更要注意其他形式的文言文閱讀材料,而且有意識地多閱讀非人物傳記的文言文材料。
二、考查的形式會有些許變化。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分析概括文意、文句翻譯等將繼續(xù)考查,此外文言文斷句也是一個考查的內(nèi)容了,還有可能出現(xiàn)其他新穎的考查題型,如給出現(xiàn)代文,將其擬寫或還原為文言文等。
三、選文字?jǐn)?shù)上將保持不變。2006年17套試題的文言文選文平均為719字,今年18套試題文言文的選文平均為656字,減少了63字。篇幅最長的是遼寧卷,830字;篇幅最短的是上海卷,兩篇選文相加才516字。因為今年文言文的選文字?jǐn)?shù)較以往有所減少,減到了一個較低的字?jǐn)?shù)水平,所以以后不會再減少了,一定會維持現(xiàn)有的水平。
四、文言文有增加考一些主觀題的跡象。受上海卷的影響,文言文有可能打破傳統(tǒng)的選擇題、翻譯題的格局,出現(xiàn)一些簡答題,猶如現(xiàn)代文的簡答一樣。做好這種題同樣是要加強閱讀和理解,只要理解了原文,怎樣出題都不怕,都有可能順利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