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3年生岱紅甜櫻桃為試材,于萌芽前用生長調節(jié)劑涂抹一年生枝上的芽,觀察其對花束狀果枝和花芽果枝形成的影響。結果表明,6-芐氨基嘌呤(6-BA)10mg/kg和20mg/kg效果最佳,花束狀果枝比例分別比對照高30.5和46.7個百分點;玉米素核苷(ZR)效果次之,使用為20mg/kg和30mg/kg時,花束狀果枝比例為51.6%和38.6%;生長調節(jié)劑6-糠氨基嘌呤(6-KT)對花束狀果枝形成有抑制作用。
關鍵詞:細胞分裂素;甜櫻桃;花束狀果枝
中圖分類號:S662.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910(2007)05-0009-02
甜櫻桃(Prunus avium L.)是中國北方成熟最早的落葉果樹,經濟價值較高,近年栽培面積不斷擴大。但其以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因此,促進花束狀果枝形成對提高櫻桃產量和增加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細胞分裂素類物質[6-芐氨基嘌呤(6-BA)、6-糠氨基嘌呤(6-KT)和玉米素核苷(ZR)]對果樹花芽形成有重要影響,筆者以甜櫻桃“岱紅”品種為試材,進行了促進花束狀果枝和花芽形成的試驗。
1材料與方法
試驗于2007年3~5月在濟南長清區(qū)進行,以3年生“岱紅”甜櫻桃為試材,選長勢一致的一年生枝處理,每處理10個枝條。于萌芽前(2007年3月2日)分別用6-BA、6-KT和ZR 10mg/kg、20mg/kg、30mg/kg和40mg/kg涂抹一年生枝上的芽。涂清水做對照。于5月15日調查花芽形成數量及葉叢枝上的葉片數,并計算花束狀果枝形成比例。
2結果與分析
2.16-BA對“岱紅”甜櫻桃花束狀果枝形成的影響
從表1看出,萌芽前對一年生枝上的芽涂抹6-BA能顯著促進花束狀果枝形成。在供試的幾種濃度中,以10mg/kg和20mg/kg的效果較顯著,花束狀果枝形成率達到47.9%和64.1%;以30mg/kg和40mg/kg涂抹的花束狀果枝率為41.4%和30.4%;對照為17.4%。
2.26-KT對“岱紅”甜櫻桃花束狀果枝形成的影響
從表1中看出,萌芽前對一年生枝條上的芽涂抹6-KT能顯著抑制花束狀果枝形成。在供試的幾種濃度中,涂抹30mg/kg和40mg/kg時無花束狀果枝形成。涂抹10mg/kg和20mg/kg時,其花束狀果枝形成率分別為9.4%和7.3%,顯著低于對照的17.4%。說明,萌芽前在芽上涂抹6-KT,對花束狀果枝形成不但無促進作用,反而會抑制其形成,而且濃渡越高,抑制作用越強。
2.3ZR對“岱紅”甜櫻桃花束狀果枝形成的影響
表1顯示,萌芽前涂抹ZR能顯著促進甜櫻桃花束狀果枝形成。在供試的幾種濃度中,以20mg/kg和30mg/kg效果較顯著,花束狀果枝的比率分別為51.6%和38.6%。10mg/kg時花束狀果枝形成率21.4%,涂40mg/kg時,僅比對照高0.3個百分點。
2.4生長調節(jié)劑對“岱紅”甜櫻桃花芽形成的影響
萌芽前用6-BA和ZR涂抹一年生枝上的芽均能顯著促進甜櫻桃花芽形成。涂抹20mg/kg 6-BA時平均每個花束狀果枝上形成2.2個花芽,比對照多1.9個。涂30mg/kg的ZR平均每個花束狀果枝上形成1.4個花芽,比對照多1.2個。涂抹6-KT基本不能形成花芽(圖1)。
3小結
萌芽前,對甜櫻桃一年生枝上的芽涂抹6-BA和ZR均能顯著促進花束狀果枝形成。在供試濃度中,使用10~20mg/kg的6-BA效果顯著;ZR則以使用20mg/kg時效果最佳,高出自然花束狀果枝形成比例34.2個百分點。6-KT對花束狀果枝形成有明顯的抑制作用。6-BA和ZR有促進甜櫻桃花芽形成的作用。建議前者使用20mg/kg,后者使用3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