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塊芽接法嫁接核桃苗,嫁接成活率高達(dá)95%以上。以5月中旬至6月底嫁接為最佳。此期嫁接成活率高,當(dāng)年平均生長量可達(dá)1m以上,時間過早則接芽發(fā)育不充實,砧木木質(zhì)化程度低,成活率低,接穗利用率也低。過晚則白天氣溫常超過30℃,不利于成活;即使成活,當(dāng)年生長量也小,木質(zhì)化程度低,常不能安全越冬,栽植成活率也低。
采用1~2年生核桃實生苗做砧木,當(dāng)直徑1.0cm以上時即可嫁接。如遇干旱,應(yīng)在接前3~5天灌1次透水。接穗要從香玲、魯光、豐輝等良種母樹上采取。選樹冠外圍中上部生長充實、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的發(fā)育枝。最好隨采隨用。采下后剪去葉片,留一小段葉柄,用濕布或麻袋包裹,或豎放在清水桶中,上面蓋濕麻袋備用。如采的接穗當(dāng)天用不完,可放在陰涼的地窖中或放在籃里吊在井中的水面以上短期貯存,但不宜超過48小時,否則會影響接穗利用率和嫁接成活率。
方塊芽接法嫁接。削接芽時采用4刀取芽法,從接穗上取下一長約3cm、寬約1.5cm的長方形芽片。取芽時注意將生長點(diǎn)(即護(hù)芽肉)一起取下,否則難以接活。取下芽片后輕含在口里(起到保濕作用),然后削砧木。在砧木距地面10~20cm處選一光滑面,橫切一刀,深達(dá)木質(zhì)部。使芽片上端與刀口對齊,按芽片的長度在砧木上橫切一刀,再在上、下橫切口的中間靠一側(cè)縱切一刀;撕開砧木皮,迅速將芽片放入,用手按住芽片,將砧木皮在與接芽等寬處撕下,將芽片用塑料薄膜綁縛。將接芽全部包住,接后10天左右用針將薄膜挑破(稱之為挑芽),以利芽萌出。綁縛要嚴(yán)、緊。同時要綁住葉柄。土壤濕度大時,嫁接部位會有傷流液產(chǎn)生,影響愈合成活,因此,嫁接時必須放水:一是在切砧木時一側(cè)的縱切口向下加長,長過下邊的橫切口3~4cm,使產(chǎn)生的傷流順著這道縱刀口流下;二是切砧木時,讓砧木上邊的橫切口一端比下邊的橫切口同一端長一點(diǎn),撕下砧木皮的時候,向下帶下約1cm寬、3~4cm長的砧木皮做放水口。綁縛時注意不能將放水口包上。第1種簡單易操作,但第2種放水效果好。
嫁接后分兩次剪砧。第1次在嫁接后立即進(jìn)行,在嫁接部位以上留2~3片葉剪截,嫁接部位以下的老葉全部保留。第2次在嫁接后7~8天進(jìn)行,在嫁接部位以上留1片葉剪截。嫁接部位以上多留一段砧木,可防止嫁接苗從嫁接部位折斷。經(jīng)常檢查砧木和接芽的生長情況,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接后15~20天,當(dāng)新梢長5~10cm時,及時解除綁縛物。嫁接后根據(jù)墑情灌水2~4次。6月下旬至8月中旬追氮肥2~3次。8月中旬至9月中旬葉面噴0.5%磷酸二氫鉀2~3次(每隔10天1次)。隨時注意鋤草。
應(yīng)注意的問題。①核桃芽接的最適溫度是26~30℃,高于30℃時嫁接成活率低。若此時必須嫁接,可在早晚氣溫較低時進(jìn)行。②核桃芽接最適宜的土壤含水量是16%~17%,土壤干旱時應(yīng)在嫁接前3~5天澆1遍透水,濕度過大時則要進(jìn)行放水。③接芽要選接穗中部的飽滿葉芽,勿用花芽。④操作速度要快,以防單寧氧化。取芽時要取下生長點(diǎn),綁縛時要嚴(yán)、緊,注意綁住葉柄,以有利于生長點(diǎn)貼緊砧木。
吳玉振
(山東省東平縣林業(yè)局,2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