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熱愛中國錢幣文化,每當看到出土的古錢幣,千方百計購買,十多年來,收藏歷代古錢幣千余枚,在《收藏》、《收藏界》雜志的指導(dǎo)下,通過實踐,自己的收藏水平不斷提高。
上月收藏一品“宣和元寶”大鐵錢,鑄造精良,品相完好,寬緣、廣穿、長冠“寶”,篆書旋讀,大字大樣,富有神韻。此錢千不見一,筆者看了又看,愛不釋手。
此錢徑45毫米,廣穿口12毫米,厚4毫米,重36克,為當拾“宣和元寶”大鐵錢。此錢鑄于宣和元年(1119年),當時鑄有“宣和通寶”,互稱對錢。
據(jù)歷史文獻記載,宋徽宗在位25年(1101-1125年)改元六次,鑄錢七種,有“建國、圣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錢?;兆谟萌瞬划敚赜酶哔?、童貫等人造成社會動蕩,國家不安。近代著名泉學(xué)家羅伯昭先生,在評價“政和重寶”年號錢時稱:“重寶有銅鐵不鑄,鐵錢幾度瘦金體。君臣書法爭千古,改元三次政不和?!?/p>
作為一代帝王趙佶,治國無能,書法繪畫、鑄幣卻獨樹一幟,獨創(chuàng)“瘦金體”書法?!按笥^通寶”、“崇寧通寶”、“宣和元寶”等史稱“御書錢”。
目前,“大觀通寶”、“崇寧通寶”、“宣和元寶”等“御書錢”越來越受到泉學(xué)界和廣大收藏愛好者的青睞,對“御書錢”有了新的認識,近期錢幣價格不斷攀升。特別是“宣和元寶”存世量較少,現(xiàn)已經(jīng)成為泉學(xué)界收藏與研究的主要珍稀品。(編者:未見實物,讀者自鑒。)
(責(zé)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