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原理在自己全部活動中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是黨長期在敵我力量懸殊的艱苦環(huán)境里進行革命活動的無比寶貴的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盡管我們黨早已從革命黨變成了執(zhí)政黨,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不能丟,黨的群眾路線不能丟。只有樹立了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才能擺正自己同人民群眾的位置,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努力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發(fā)展的成果。而要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只有加強學習。
作風建設的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要做到這一點,黨就必須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這就需要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政治需求。現(xiàn)在,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正處于關鍵時期,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層出不窮。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又要化解矛盾,是新形勢、新任務對各級領導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要適應新要求,做到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各級領導干部就一定要加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努力提高領導科學發(fā)展的能力,保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fā)展,逐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只有這樣,黨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真心實意的擁護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