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英國;約克市;維京中心;遺址博物館建設
【摘要】維京中心位于英國約克市,是在遺址上建立起來的遺址類博物館,自1984年正式開放以來已接待觀眾1400萬人次,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作者在參觀維京中心后深受啟發(fā),在介紹觀感的同時,就遺址類博物館的建設和營銷并結合河北趙王城和秦行宮遺址的開發(fā)利用問題提出了一些簡單的看法。
維京人是日爾曼人生活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地區(qū)的一支,他們擅長航海,以劫掠為生,被稱為“北歐海盜”,9世紀前其足跡遍及歐洲大部。1976年,在英國約克市發(fā)現(xiàn)了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維京人遺址。經(jīng)過5年的考古發(fā)掘,遺址被完整地揭露出來,出土文物4萬多件。為了向世人展示考古研究成果,在約克考古基金會資助下,維京中心得以在維京遺址上興建,并于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迄今已接待觀眾1400萬人次,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維京中心位于約克市中心,是一座3層的紅磚小樓。約克古城到處是文物古跡,維京中心與周圍的建筑、環(huán)境很協(xié)調,絲毫看不出另類。在中心門口,排成長龍等待參觀的觀眾隊伍倒成了一道異樣的風景。一位身著維京人服裝的武士在門口挎刀巡視,很有特色,似乎也是有意而設的活的地標。
展覽的第一部分是約克維京的簡介,藉由精彩的圖畫和遺跡圖片,引導出維京人在約克的足跡。第二部分是一個很小的投影室,一男一女兩位工作人員用投影向觀眾展示當代、上世紀初、18世紀、16世紀、14世紀、11世紀直至9世紀英國人的服飾習俗,逐步把觀眾拉回到9世紀的維京人時代。之后,在身著維京人服飾的工作人員引導下,觀眾穿越時空隧道(實際是緩慢運行數(shù)秒鐘的電梯),抵達主展廳——維京社會復原展。
主展廳的設計以場景復原為主,維京人的家居生活、市場買賣、漁獵耕種等,都以復原的場景、真人大小的人物塑像和考古發(fā)掘的大量實物進行展現(xiàn),生動而形象。除了立體的場景外,還有生動的配音和逼真的氣味。走過魚市,可以聽到嘈雜的叫賣聲,聞到魚腥味;進入村莊民宅,可以聽到雞鳴狗吠,甚至可以聞到維京人茅廁散發(fā)的臭味。觀眾在主展廳的參觀活動是在時光車上完成的。時光車實際上是懸掛式軌道車,雙排6座,既定的運轉速度和轉向設計使觀眾總是面向展覽場景,依序觀瞻。時光車的設計有效地控制了人流,觀眾只能隨車前行,卻不能隨性參觀,隨意停留。
從主展廳出來是一個小型文物陳列室,展出遺址出土的代表性器物。由于空間有限,陳列品不多,陳設手法也相當簡單。維京中心的出口被設計為一個維京工藝品商店,從街上看與一般的工藝品店沒什么區(qū)別,只是顯得格外紅火。
維京中心還有其他一些供觀眾參與和互動的設計,例如在錢幣展臺旁邊,有一位工作人員示范錢范和錢幣的制作,觀眾可以親自上手操作,付費后制作的錢幣可以留作紀念。在展廳還常設一位專業(yè)人員接受觀眾咨詢。在遺址上觀眾還可以模擬考古發(fā)掘,但是收費很可觀。維京中心成人門票7.75英鎊,加上考古體驗聯(lián)票價格為11英鎊,老人和學生票6.6英鎊,考古聯(lián)票9.2英鎊,孩子票5.5英鎊,考古聯(lián)票8.3英鎊。英國的博物館大多是免費開放的,相對而言,維京中心的門票和種種收費體制應該說相當完善,票價和收費標準也相當高。
約克維京中心展示的實質內容是考古學遺址和出土物,但形式更容易讓人想到兒童游樂中心。它是約克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講它無疑是成功的。這座建在維京人遺址上的有些另類的博物館的巨大成功,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遺址保護展示和博物館營銷的理念。我們不妨將維京中心與河北省的趙王城遺址、秦行宮遺址作一簡單對比。
從地理位置方面講,維京遺址位于英國重要旅游城市約克市中心,秦行宮遺址位于我國濱海旅游城市秦皇島市,緊鄰北戴河海濱,趙王城遺址位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邯鄲市郊區(qū),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為遺址的展示利用和發(fā)揮社會效益提供了必要條件。
從遺址內涵和價值方面看,趙王城作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都城,其昔日的輝煌應當不亞于約克維京,秦行宮遺址是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秦王朝疆域之遼闊的重要佐證,考古學價值不言而喻,當然也不輸于維京遺址。
從開發(fā)利用的情況看,維京中心寓教于樂,門庭若市,在英國,在全世界,無論是文博界還是普通公眾中,可以說知名度很高??墒窃谥袊?,在河北省,趙王城遺址、秦行宮遺址幾乎還是滿地荒蕪,普通公眾知之甚少。
從未來發(fā)展的角度看,維京遺址的發(fā)掘還在繼續(xù),但維京中心的發(fā)展將越來越受到狹小空間的限制和周圍環(huán)境的制約。趙王城遺址和秦行宮遺址卻猶如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有足夠的空間去描繪宏偉的藍圖。
我國大遺址的保護已經(jīng)成為文物工作的一個重點,遺址博物館的建設尚處于探索階段,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對我們仍有很現(xiàn)實的意義。維京中心有它成功的一面,門口排成長龍的觀眾隊伍使我們不由得發(fā)出一些感嘆,但另一方面,站在遺址上卻絲毫看不出遺址的原貌,也隱隱地讓人感到一絲遺憾。如果當初把遺址原貌完整地保留下來,另辟空間作場景復原,再如果將文物陳列室面積稍微擴大一點,陳列形式再稍微講究一點,展出的文物再稍微豐富一點,也許效果會更好。
1000多年前維京人留下的一個遺址,想想都會令人覺得枯燥,但維京中心這種寓教于樂的做法卻使得其門庭若市,不能不給我們一點啟發(fā)。從維京中心參觀歸來,深感我們也應該好好思考一下趙王城和秦行宮遺址的開發(fā)利用問題了。
〔責任編輯: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