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于一只猴子跟一匹白馬及一條漢子共同組合成一輛天下獨絕的載客“猴馬車”的故事。
這輛“名車”有著“馬上封猴(侯)”的吉利好彩頭,更有著發(fā)生在相依為命18年、情深似海的人馬猴“三兄弟”間無數(shù)的傳奇。
野猴·白馬·莽漢
這個故事,得從1987年說起。
那一年冬的一天,34歲年紀、已在廣西扶綏縣縣城干過10多年搬運工的叫黃世德的粗莽漢子去縣城的大集市里買下酒菜,轉(zhuǎn)悠間,一眼看見在集市一頭的露天場地上,圍聚著好大一群人。
黃世德按捺不住好奇心,上前擠進去一探究竟——原來,一位馬主正在那兒賣一匹雄性白馬。這匹白馬,驃強體壯,健美精神,全身上下沒有一根雜毛??此难揽?,也就剛好兩周歲,正值風華年少。黃世德心里不由暗暗叫了一聲好!他是見過很多馬匹的人,可從來沒見過如此漂亮、討人喜歡的馬!他明白了為什么有這么多人圍著觀看了。
很多人為買下這匹馬展開了價格角逐。到了最后,價格被抬到了1000元時,只剩下兩個人還在競買這匹馬。這兩位買主,一位說要買下這匹身強力壯的馬去拉甘蔗賺錢,另一位則要用這匹馬去拉片石發(fā)財。黃世德外形雖粗,人卻有情。聽到他們的打算后,他心里很不是滋味,為這匹好馬悲哀起來。扶綏縣是一個種蔗大縣,所種的甘蔗大都是用來榨糖的。縣城周邊不少蔗農(nóng)都用馬車把蔗地上砍下的甘蔗運送到糖廠去。由于大多數(shù)蔗農(nóng)只想多運蔗以減少來回,并不考慮馬匹的死活,壯馬很快就會變成瘦馬、病馬,很多馬的壽命都不長。而如果是為基建路建拉片石,那馬的工作則更辛苦,一兩年間這馬的身體就會被累垮,最終難逃被宰賣肉的命運。
幾分鐘后,要用這馬去拉片石的買主一咬牙,沖對手報出了最后一個價:“我出1200元,有本事你就再往上加,馬就歸你了!”
要用這馬去拉甘蔗的買主敗下陣來“上好的馬也就是800元的價,我喜歡這馬才出1000元的。你要用1200元買,就買去吧?!?/p>
獲勝的那位買主得意洋洋掏出了錢。黃世德突然說:“我出1300元。”
剛獲勝的那位買主吃驚地瞪著黃世德,好一陣才回過神,不甘心道:“我再加60元”黃世德道:“我加100元,總共1460元”
那買主恨恨道,“好,我不要了,你牽走!”他轉(zhuǎn)身離去了。
黃世德上前對賣主說“我身上沒帶錢。我家離這里不遠,你隨我去取吧?!辟u主見賣了一個好價錢,自然是滿口答應。黃世德牽著白馬的韁繩便往住的方向走,連下酒菜也顧不上買了。那匹白馬似乎很樂意黃世德來把它領走,一路上對黃世德十分順從,還不時歡快地用鼻嘴部觸觸黃世德的手臂。
就這樣,黃世德買下了這匹白馬。1460元在80年代來說絕對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黃世德跟同樣做臨時搬運工的妻子不知辛辛苦苦積攢了多久才有了這筆錢。對于黃世德的舉動,他的妻子很不理解,說他發(fā)神經(jīng)。黃世德跟她解釋說,這匹馬渾身潔白,長得很漂亮,看來也很通人性。我不忍心看著它被別人買去糟蹋,就讓它跟著我好了。我想過了,做搬運工不固定不穩(wěn)定,以后年紀大了就做不了了??h城里還沒有載客的馬車,我如果改做這一行,~定會比做搬運工強。黃世德的妻子聞言高興起來。
黃世德自己動手,做起了一個漂亮的雙輪鐵架帶篷車身。那匹白馬很能干,經(jīng)過黃世德幾天工夫的“培訓”,很快就能拉著車依主人的指揮平穩(wěn)地行走了。在辦好相關手續(xù)后,黃世德決定讓馬車上街載客了。
要第一次上街了,黃世德很興奮,白馬也很高興的樣子,躍躍欲試。黃世德輕輕拍了拍白馬的腦袋,說:“你放心,你跟著我,不會受苦受累的。我們一起努力,靠自己的勞動來養(yǎng)活自己好不好?”白馬似是明白了黃世德的意思,高高地揚了揚頭。
白馬果然很爭氣。漂亮好看且十分干凈的它拖著馬車一上街,就吸引住了路人的目光。由于在縣城范圍內(nèi)不論距離遠近,乘車費都只需一元,一天下來,白馬就輕輕松松幫黃世德賺下了10多元。往后的日子,這輛馬車的生意都很好。一年時間過去了,扶綏縣城已無人不知這輛白馬馬車。黃世德也給白馬取了一個名,叫“白龍馬”。
1988年冬的一天,黃世德駕馬車經(jīng)過城外的一座山。突然間,一只金褐色小猴子從山腳里跳出來,蹲在馬車去路的前方,雙眼望著越來越近的黃世德,悲涼地鳴叫著。黃世德怕馬車傷著小猴子,便停信馬車,下車把小猴子趕到了路邊??墒?,等黃世德跳上馬車,正要驅(qū)馬前行時,卻發(fā)現(xiàn)那只小猴子又跑到了路中央。如此反復多次,小猴子就是不計馬車通過。
黃世德備感驚奇,心想,這只可憐的小猴子莫不是被山上的猴群趕下來的、回不了家了?或者,小猴子的母親死了,它沒有依靠了,就跑下山來,希望路過的人收留它?
正猜測間,一輛小轎車從馬車的前方迎面駛了過來。轎車里的人見路上有一只小猴子,便停住了車。車里的兩個人下車,興奮地大叫:這是一只小野猴,我們把它帶回去吧。他們飛奔上前想捉住小猴子,小猴子猛一轉(zhuǎn)身,一下子跑到了路邊的山石上。那兩個人見捉它無望,只好無奈地開車離去了。
黃世德駕著馬車又往前走。才走沒幾米,忽看見那只小猴子又已蹲在了前面路中央。黃世德猜想小猴子一定是希望自己收留它。于是,黃世德停下車,上前去抱那只小猴子。小猴子果然乖乖地任黃世德抱在了懷里。黃世德不由嘆了一口氣,沖小猴子感慨起來:我?guī)阕撸桥履愎铝懔沭I死、病死在這里??墒?,你既然想跟人走,為什么不跟開小轎車的富人走,卻跟我這個趕馬車的窮人走呢?難道我們真有命里注定的緣分嗎?(黃世德得到這只猴子的故事,至今還在扶綏縣城流傳著,鮮有人不知。)
名動小城“猴馬車”
黃世德把小猴子帶回家后,專門用一間小房子給它當“猴舍”,還專門為它做了一個供歇息的“猴床”。
小猴子吃的東西很雜,玉米、紅薯、糯米、青草、黃葉等很多東西都吃。黃世德在吃的方面跟對待“白龍馬”一樣,也從不虧待小猴子。小猴子愛吃什么,黃世德就會投其所好,弄來什么給它吃。
幾個月過去,小猴子的身子骨開始變壯了,也越發(fā)地好動和“精靈鬼怪”起來。它喜歡跟黃世德“玩?!?冷不防地搶走戴在黃世德頭上的帽子;不會“征得”黃世德“同意”就隨心所欲跳上他的肩頭;黃世德在吃飯的時候,它會從后面偷他碗里的東西吃。黃世德不知吃過它多少“苦頭”。但黃世德內(nèi)心卻是無比欣喜的。白馬已有“白龍馬”之名,黃世德仔細想過之后,給小猴子取了“黃精靈”這個名字。之所以讓小猴子“姓”“黃”,一者小猴子全身體毛呈黃褐色,二者也算是隨了主人之姓。
家有“白龍馬”和“黃精靈”,黃家一下子熱鬧了不少??墒牵岦S世德備感“頭痛”的事也接踵而來。原來,“黃精靈”跟“白龍馬”性不相投,可說是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從“黃精靈”見到“白龍馬”的第一天起,“黃精靈”就對“白龍馬”沒有好感,沖著“白龍馬”齜牙咧嘴挑釁個不休?!鞍堮R”也對“黃精靈”怒目而視,不時地輪換抬起兩只前腿,好像隨時準備著要踏扁“黃精靈”似的。黃世德見勢不妙,趕緊站在了它們之間,以防暴發(fā)事端。
此后,只要“黃精靈”跟“白龍馬”遇在一起,它們就有鬧不完的別扭、吵不完的架。黃世德無奈之下,只好盡量不讓它們這兩個“冤家”碰頭,以求息事寧人。
半年時間過去了。小猴子“黃精靈”已跟黃世德混得很熟稔了。又一件讓黃世德發(fā)愁的事出來了——“黃精靈”每天看著黃世德跟“白龍馬”在一起,它不高興了,也要跟黃世德出去。以至于每次黃世德出門,“黃精靈”都要上前抓扯住他的衣襟,要他帶它一塊去。黃世德沒法,每次出門前只好把“黃精靈”鎖在小屋里,方才脫得開身。
時間一久,黃世德覺得這不是辦法。有朋友便建議他說:“你還不如就帶著‘黃精靈’上路。這樣一來,你既可以照看‘黃精靈’,而客人們看見馬車上有只猴子,也會更樂意乘坐你的馬車”
黃世德一聽,深覺有理。仔細思考一段時間之后,黃世德決定給“白龍馬”配一副馬鞍,然后讓“黃精靈”騎到馬鞍上。如此一來,人們看見一只猴在趕馬車,誰不想坐上一坐呀?可是,“白龍馬”會心甘情愿讓“黃精靈”騎到它背上去嗎?“黃精靈”會跟“白龍馬”“和平共處”嗎?黃世德決定試上一試。
黃世德花了兩天時間把馬鞍做好了,并把它安裝在了“白龍馬”的身上。一天下午,黃世德早早收了工,把馬車駕回到家門口停定,再回家把“黃精靈”領了出來。黃世德輕輕拍拍“黃精靈”的腦袋說:“以后讓你騎到‘白龍馬’背上好不好,你不要跟它吵架啊!”又摸了摸“白龍馬”的臉,囑咐說:“你年紀和身架子都比‘黃精靈’大,要讓著它喲你要把它當作弟弟喲”
黃世德把“黃精靈”抱起,放在了“白龍馬”背上的馬鞍上。誰知,“白龍馬”見“黃精靈”坐在了自己的背上,十分憤怒,兩只前腿猛地往上一跳,前身高高躍起,想把“黃精靈”甩下來?!包S精靈”被激怒了,用雙臂死死抓住馬鞍,偏就不肯下來?!鞍堮R”于是不住地跳起想顛下“黃精靈”,還不住地用尾巴去掃擊對方;“黃精靈”則靈活地在“白龍馬”背上跳來跳去躲避著,還不斷揮起利爪,向?qū)κ值哪樕?、身上發(fā)起攻擊??蓱z“白龍馬”沒辦法抵抗“黃精靈”,瞬時臉上、身上就被抓出了很多的血痕,慘不忍睹。黃世德見狀忙不迭把“黃精靈”捉了下來,然后心痛地給“白龍馬”醫(yī)傷。
但黃世德決心要把“白龍馬”跟“黃精靈”的關系搞好。他覺得除了讓它們“打成朋友、兄弟”之外,別無讓它倆和好的可能。于是,以后每天回到家,黃世德都要有意讓“黃精靈”和“白龍馬”接觸,千方百計讓它倆相互“接受”對方。開始時,它們是一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慢慢地,它們終于打累了、打厭了、也打出感情來了,打斗漸漸少了起來,最終果然不打了。黃世德的辦法奏效了?!鞍堮R”已不再反感“黃精靈”在它背上“作威作?!绷??!包S精靈”也懂得“體貼”、“尊重”“白龍馬”了,在馬背上絕不亂來了。
在黃世德的教導下,“黃精靈”學會了在馬鞍上拉韁繩等動作?!鞍堮R”也愿意接受“黃精靈”的指令。見時機成熟,黃世德讓“黃精靈”跟自己一塊駕車上街了。
那一天一大早,當猴子“黃精靈”拉著韁繩、坐在馬背上隨馬車一同出現(xiàn)在大街上時,路人都瞪圓了雙眼,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很多人特別是小孩子都不自覺地跟著“猴子馬車”走了很遠很遠,怎么也看不夠這稀奇,問不完跟猴、馬有關的問題。那一天,想乘坐馬車的人排隊都輪不上。黃世德心里開心得不得了。
黃世德、“白龍馬”和“黃精靈”這世人見所未見的載客馬車組合,一下子就成了縣城里的“明星”。
人馬猴“三兄弟”情深似海
時光一年年地過去,這人、馬、猴成了扶綏縣城里一道獨特的、恒久的景觀,名氣也越來越大、名聲則越傳越遠??h城里的人,上至縣長,下至尋常百姓,乘坐過這輛馬車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外地來此的人,只要見到了這輛馬車,沒有不想坐一坐的:就連遠在首府南寧及外省,也有人慕名專程來到扶綏看一看、坐一坐這輛馬車。因它們而引出的奇、特、趣故事,數(shù)也數(shù)不清楚。
1994年,重情的黃世德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想法,竟然認真地跟“白龍馬”和“黃精靈”“桃園三結(jié)義”,結(jié)拜成了“三兄弟”。黃世德年齡最大是“老大”,“白龍馬”為“老二”,“黃精靈”則為“老三”。從此,黃世德就常向客人介紹他們是三兄弟了。此事一時間在縣城成為趣談。
1995年的一天,一位臺灣客人在扶綏縣城見到了馬背上有一只猴子的馬車后,異常興奮,連聲大叫“太有意思了,這不就是‘馬上封猴(侯)’嗎?‘馬上封猴(侯)’啊這么好彩頭的車我要多坐坐!”這位臺灣客人果然坐上了馬車,讓馬車帶著他轉(zhuǎn)遍了整個縣城。黃世德不明白“馬上封侯”是何意思,便向臺灣客人請教。臺灣客人便跟黃世德講了古人在馬上取得赫赫戰(zhàn)功而得以封侯的故事。
臺灣客人走后,黃世德的腦子轉(zhuǎn)開了。他想,“馬上封猴(侯)”真是一個好彩頭,我何不將這個好彩頭帶給每個坐這輛馬車的客人、讓每個客人都高興呢?而且,客人乘車時我還可以多給他們講故事,讓他們坐過我的馬車后覺得開心、超值、一輩子都忘不了。
于是,以后每每有客人坐上黃世德的馬車,黃世德都會把這“馬上封猴(侯)”的好彩頭送給客人。他還會一路不停地給客人講起很多吉利風趣逗笑的故事和話題,如自己的“黃精靈”是“弼馬溫”、是“齊天大圣”孫悟空,“白龍馬”則是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時所騎的由小白龍變成的白龍馬。這些故事和話題,有些是他百講不厭的“保留節(jié)目”,有些則是他臨時現(xiàn)編的??腿藗兌颊f,半黃世德的馬車,自己的耳朵實在是“很享受”。
黃世德不僅要讓客人的耳“很享受”,還要讓客人的眼“很享受”。經(jīng)過他多年的訓練和“調(diào)教”,“黃精靈”已成了馬背上的表演明星。“黃精靈”的本領大得很,它能依“大哥”黃世德的指令在馬背上跳舞、向客人敬禮、翻出各種筋斗。黃世德叫它“用左手跟老板握手”,“黃精靈”就會伸出“左手”跟車廂里的客人握手;黃世德叫它伸出“右手”,它就會把“右手”伸給客人。
1997年冬的一天早晨,黃世德駕馬車行駛到街上不久,不知什么原因,已多年未跟“白龍馬”有過矛盾的“黃精靈”跟“二哥”發(fā)生了沖突,“黃精靈”負氣之下跳下了馬背,一下子就跑得不見了蹤跡。黃世德急得不得了,四處尋找、打聽,天就要黑了,還是不見“黃精靈”的身影,也沒有任何消息。黃世德難過得掉下了眼淚,一整天都心緒不寧、失魂落魄?!鞍堮R”也為自己“逼走”“三弟”而顯得極度煩躁不安。
晚上8時左右,一個酒店老板抱著“黃精靈”來到了黃世德家。原來,“黃精靈”跑掉之后,東奔西竄,最后溜進了縣城邊的一家酒店里,像孫悟空大鬧天宮一般在酒店里摔碗掀物,大鬧了一回。酒店老板率服務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捉住。有人認得這是縣城里鼎鼎大名的人馬猴“三兄弟”中的“黃精靈”。酒店老板感于這“三兄弟”為民作出過不少貢獻,便抱著“黃精靈”一路打探黃世德家的所在,把它送了過來。
見到黃世德,“黃精靈”一副做錯事和后悔的表情。黃世德說:“幸好你沒被壞人賣掉,也沒有死在外面,否則我跟你‘二哥’不知道有多傷心呢!”黃世德把“黃精靈”帶到“白龍馬”所住的馬圈里,讓它跟“二哥”和好。見到“黃精靈”回來了,“白龍馬”也特別高興,不住地用鼻子在“黃精靈”身上嗅來嗅去,以示歡迎。“黃精靈”則“討好”地不停為“白龍馬”拍打著身上的蒼蠅。終歸多年兄弟情深,馬跟猴和好如初了。此后,“黃精靈”就再也沒有鬧情緒離開過“大哥”、“二哥”。
許多年下來,這人、馬、猴“三兄弟”相依為命、情深似海?!叭值堋倍寄茴I會對方的語言及動作的意思?!包S精靈”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黃世德沒空時,它會替他分憂,懂得去馬圈去喂“二哥”吃麥麩、草料等?!鞍堮R”表現(xiàn)也不差,它很爭氣,體質(zhì)一直很強壯,從未生過?。核鼘h城的每一條路都熟記在心,甚至只需要黃世德一個示意,就能跟“黃精靈”聯(lián)手將客人拉到目的地。
黃世德喜歡喝酒。有一次,黃世德心情不好,便打了一斤白酒,炒了一碟花生,一個人在家里悶喝起來?!包S精靈”見狀,竟過來坐在黃世德的對面,端起黃世德的酒杯,也要喝。黃世德道:你莫是見我不開心,想陪我喝兩杯么?黃世德便另外為“黃精靈”準備了一只酒杯,并為它滿上了酒,自己也端起酒杯,要跟“黃精靈”“干杯”?!包S精靈”很通人性,學著黃世德的樣碰了杯,然后將一杯酒一飲而盡。沒多久,這人猴二位就將酒跟花生全都送進了肚里,各都有了醉意。發(fā)現(xiàn)“黃精靈”能喝酒,黃世德十分高興,壞心情早就沒有了。此后,黃世德不開心時便跟“黃精靈”對飲。當然高興時更加要喝。每當“黃精靈”在哪一天出外載客表現(xiàn)得好時,回到家黃世德也用請它喝酒這一方式以示對“黃精靈”獎勵。到了后來,這二位喝得更多的是啤酒。
而每到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更是“黃精靈”和“白龍馬”最風光的時候。很多客人特別是一些老板客人坐了車后,還會送給猴馬二兄弟一個紅包。紅包都由“黃精靈”收下。收了紅包后,“黃精靈”會向客人合手作揖,恭賀老板發(fā)財,恭賀客人節(jié)日愉快。而這時候,也是黃世德感到自己很有面子的時候。
到2007年的今天,這人馬猴結(jié)伴在扶綏縣城的街道上來來去去已有了漫長的18年了。這18年來,“三兄弟”和和樂樂,親如一人。盡管縣城面貌已大變,街道寬了、高樓多了、公園和步行街都建起來了,街道上已出現(xiàn)了很多載客的摩托車、機動三輪車甚至“的士”,一切已是很“現(xiàn)代”了,但人們還是喜歡坐黃世德的這輛“猴馬車”。18年來,“猴馬車”的車價一直未變,不論去遠去近都是一元。這么些年來,黃世德也靠著這輛“猴馬車”,讓一家人過上了不錯的生活。
如今,這輛“猴馬車”的生意越發(fā)地火爆起來。大家都圖它“吉利”。黃世德說他要更好地關心、對待這兩個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