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黑夜
那是許多年前的一次夜行,我還是個十五歲的孩子。
西邊如血河般涌動的晚霞,開始凝作一片絳紫,又凝作蒼茫,黛黑,黑森森的帷幕立刻遮蓋了大地。
我踽踽地走著,心上壓著的悲哀、疲乏和沮喪,逐漸被一種恐懼全面掩蓋。真后悔為什么不投宿前面經(jīng)過的那個村子,現(xiàn)在落得進退維谷,晚了……
夏夜散布著燠熱、干燥,恐怖在急劇漶漫著。四野的莊稼黑洞洞的,密不透風。模模糊糊的高空閃爍幾點星星。遙遠幽暗。我開始逡逡巡巡——愈臨近故鄉(xiāng),愈熟悉那些隱患地帶及那些神秘傳說,心也愈發(fā)地惶怵緊張起來。
我覺得山坳平谷都似墳?zāi)挂话闵v著陰森、沉悶、窒息,那每一刻孤寂都似乎在無盡長地延宕。大山的褶皺在蒼穹下變得更深了,似倒豎起來的深不可測的孔穴。樹林子、野篙,黑森森的長厚了許多,那草叢中會潛伏狼么?狼!我頓時記起老奶奶們說的大蒼狼叼走村里小孩的事,我的心咚咚地狂跳,全身置于一種極度緊張的威懾驚駭中……
離村子還遠?,F(xiàn)在,可怕的夜風吹過,荒草掀起一片起伏不斷的颯颯聲響,樹葉也軋軋地碰撞著發(fā)出不絕的回應(yīng),連那往日錚錚淙淙音樂一般好聽的小河流水聲也聽起來駭駭?shù)?,慘慘的。突然,那凸兀的紅崖上傳來呲怪子鳥的怪叫:“呵呵呵呵……”那聲音似哭似笑,在黑暗中刺耳地令人不堪忍受地回蕩。我感到一陣毛骨悚然,同時,就看到一團黑乎乎的東西向我撲來……啊呀!我差點叫出聲來,但定定神,黑影消失了,一切歸于消隱,只有恐怖的印象和令人窒息的無邊黑夜。我屏著氣呼吸,戰(zhàn)戰(zhàn)兢兢循著黑夜的路,一邊高度警覺四周的動靜。轉(zhuǎn)過那個小峁,是那棵黑森森的老樹,我記起那棵黑森森的樹上曾吊死過一個女人。頭頂一顆流星隕落,恍惚中,我看到前面有亮點紅紅地一閃,隱現(xiàn)出一團黑影,接著,又黯淡下去。鬼火!一剎那,我的心又騰地瑟抖起來,仿佛大地陡然裂開了一道長長的縫隙,就要將我無情地吞噬進去。遠處重又出現(xiàn)了那團黑影,蠕蠕地,和一明一暗的鬼火重疊在一起。我屏著氣,驚悸地瞪大眼睛凝視,不像幻覺;再定定神,是人,是吸煙的夜行人。我的心倏地感到一種軟綿綿的無力的松弛,人啊人……
那人在前面孤孤走著,我在后面寂寂尾隨。我們老是保持一節(jié)距離。我不敢拉得太遠,也不敢太向前靠去,我怕。父親叮囑過我:“路上千萬小心!這年頭,人……”人!那持槍的看守,對一個孩子都那么冷酷猙獰;那佩紅袖標的人,競惡狠狠地給瘦弱的父親背上馱那么重的石頭。父親所以遭折磨,還不全壞在人!他上茅廁,不小心將衣袋里的紅語錄本掉下去了,人,檢舉了他……
蒼穹的星星依然遙遠幽暗。我們就這樣走著。他一定察覺到他的后面有動靜了,中途有好幾次停下來,肯定是朝后面觀望;此時,我也就立刻高度警覺地停下來。我想好了,這黑洞洞的紗帳一樣的莊稼地到處是我的隱匿之地,若有不測,我立刻就會鉆進去逃跑掉的。而當他重新起程時。我也趕快小心翼翼地挪動腳步。就這樣,一對夜行人,冷漠僵滯,彼此防范。他走,我也走;他停,我也?!?/p>
最后,大概是他終于捺不住了,停下來,向后大聲召喚:“喂——是人么?”
而我,一下聽清了,那是同村寬厚和善的干爺?shù)穆曇簟N也挥勺灾鞯睾傲艘宦暎骸笆俏摇蔂?,嗚嗚——”我不顧一切跑起來,再也忍不住地哽咽起來…?/p>
遠村,傳來狗汪汪的咬叫。
旱原的尤物
引起我對旱物兒嘖嘆的,完全是最早雕鑿在我童年時腦海里的記憶:赤日炎炎,高原的空氣凝固沉悶,大地龜裂著口子,好久沒下一場透雨了,山塬上的玉米已一大片一大片枯萎,連那生長在溝溝壑壑背陰處的,也開始失去它欲滴的青翠,變得沒精打采起來。而這時,父老們,臉上氣色沉重,常望著蒼天喃喃自語:“下雨哦,下雨哦?!比缓蠊0愕亻L長吐一口氣……不過,留給我更深烙印的,則是自己真正從事農(nóng)耕稼穡的年月?!叭娜疹^串洞里的風,蝎子的尾巴魑魅的心”。這決非高原人戲謔玩笑。三伏天,驕烈的太陽貼著高原大地,曬出眼前一陣陣頭暈?zāi)垦5那嗷稹.斈_片子踩著發(fā)燙的土地鋤谷禾的時候,才好像突然驚訝地發(fā)現(xiàn)了過去不復(fù)存在的事實:那谷苗,形容憔悴,根須拼命往土層抓著,它還能活下去么?我懷疑用不了多久,那谷苗將會不堪忍受地訣別大地,訣別農(nóng)人……
我同樣驚訝地發(fā)現(xiàn),到了秋天,莊稼居然成熟了,谷子糜子垂下沉甸甸的令人喜悅的穗子,一塊一塊莊稼地竟都有著收獲,雖然有時候收獲極微薄??僧斈阏嬲斫膺@收獲是在多么艱難困苦的生存環(huán)境中得來的時,你會肅然起敬,并對這高原早物兒從此產(chǎn)生一種異乎尋常的由衷的贊美……
難怪高原人對這些旺盛、頑強的旱物兒充滿厚愛:“米酒油糕黃饃饃,團團圍定炕上坐”;“前梁上谷子后溝里糜,山洼洼紅了打鑼錘”。谷子、糜子,碾去殼兒即小米。陜北小米,色澤金黃燦燦,噴噴香甜,自古為人稱道。一位農(nóng)業(yè)科學(xué)家曾作過比較:陜北高原的小米,其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極為豐富,含量也比其它地域高出許多。所以,雖然各地皆種有糜谷,但都不及這干旱高原上的純美香甜。當高原人用它做成油糕、黃米干飯,綠豆米湯、米饃饃、軟米粽子、米酒等等獨特風味的美食時,外地人只能嘖嘆“福地造化”!加上一個扭轉(zhuǎn)乾坤的“小米加步槍”的歷史,小米的桂冠自是非它莫屬。
再如蕎麥,也是干旱高原一寶。一首首信天游早已把它的名字遠播天南海北:“蕎面圪飪羊腥湯,死死活活相跟上”?!叭w蕎麥九十九道棱,我愛妹妹的花眼睛”……卻很少有人理解為什么高原人獨獨偏愛蕎麥,把那小雜糧當成純潔美好永恒不渝的愛情信物兒。
蕎麥究其實是堅貞不屈的形象和一種精神象征。也是農(nóng)家絕望中的希冀。當大片秋莊稼遭旱災(zāi)收獲無望時,人們便寄厚望予晚秋作物蕎麥了。當?shù)赜幸痪滢r(nóng)諺:“頭伏蕎麥二伏蓋,三伏種得好白菜”??梢娛w麥從它入土一剎那,已注定了頭伏、中伏、末伏三伏酷暑的蒸烤。即使伏末立秋后,也還要經(jīng)歷“秋曬一月如刀刮”的日子啊。
可蕎麥硬是挺過來了,不論是蝎子蜇人般灼疼的熱風,還是刀刃刮骨般烈烈暑氣,它茂茂騰騰,蕤蕤然然,競長得那般氣勢,那般強悍。二片葉,三片葉,五片葉,一絲一絲、一寸一寸往上頂,往開鋪展莖稈枝葉。然后,“放白”了,那冶目的紅稈綠葉,那醉人的粉紅粉白的花,揚揚灑灑地綻放在山峁山粱上——那飽含血漿的生命鮮花呵!也許因為這,那剁蕎面,蕎面,煮好的蕎面圪飪再澆上一勺肥嫩嫩的羊肉湯才那樣有滋有味,一氣吃上三大碗還不解饞……
干旱高原的五谷雜糧噴香,干旱高原的瓜果棗梨甚至野生野味也芳菲甘美,不同凡響。有句俗語:“杜梨黑,酸棗紅,野蒜澤木香死人”。真的,那酸棗,酸格溜溜的甜;那杜梨,甜格浸浸的澀;那苦菜,苦格楚楚的甜;那大馬茹,甜,嫩,水靈又爽口……還有那旱黧瓜,你吃過么?它最大只有小拳頭般大小,卻積日月精華、大地甘露于一身,要么脆格錚錚甜,要么酥格乎乎甜,要么又沙格露露甜。脆、酥、沙是風味,核心則是一個香甜,香甜可口,余味回長。
曾在漢江中上游一帶長久生活過,那里的瓜比北方旱原瓜可就大大遜色了,水不幾幾,泔不幾幾。當?shù)亓鱾鞯摹皫状蟆睉蛘Z里,就有“蚊子比蒼蠅大,新女婿比丈人大,黧瓜比西瓜大”之說。我不知道那是外地人在當?shù)仄饭虾蟪爸S貶損的呢,還是當?shù)厝诉h游北方旱原嘗瓜歸來后自嘆弗如的結(jié)論!但把那幾樣?xùn)|西比附在一起,足見那瓜實在不強。是啊,它怎敢和古老民歌中吟嘆的“背洼上的核桃陽畔上棗,山峁峁的黧瓜為啥這樣好”的干旱高原上生長的甜黧瓜比呢?
干旱陜北高原生長的各種旱物兒,皆獨具風韻,與眾不同。我常想,旱,是苦難,是磨礪,經(jīng)過苦難煎熬,折磨,重壓,物兒也許才不尋常。我也常想,高原人就是忍辱負重、無私奉獻的早物兒!那四面游俠,八方來客都懷著渴望懷著敬慕到高原來,傾注高原上古樸的先民遺風和這些膚色粗糙黧黑的漢子一片同情、熱情、贊美,絕對不是沒有道理的。 高原是這樣貧瘠、悲苦、艱澀,她才哺育出那樣堅毅、強悍、忠厚的黃土高原人。我多少回被吸引,貪婪地望著高原黎明醬紅色的晨暉中揚鞭扶犁的農(nóng)人,我才突然發(fā)現(xiàn)我今天驚訝的美、詩思和沉郁。
古剎花魂
在我的書窗前,擺著兩盆小花。它真是名副其實的小花,上天只造化它幾片細三棱角般修長的葉子,那花兒就更小了,是比米蘭花還要嬌小的單瓣小黃花兒。冬去春來,每每工作之余,我總不由得要擺弄一下它,灑點浸過蛋殼的水或喝剩的茶葉,耐心摘去葉叢變萎了的葉片。外出遠門,也總要叮囑妻子:看好我的小花噢。日子久了,來訪的朋友們常常取笑,哈,這號花,還貴樣的。滿城有誰養(yǎng)這寶貝花的。或者揶揄:別可憐了,送你盆君子蘭、文竹怎的……
是的,平心而論,它不俏艷,也不濃烈,更不嬌貴,它實在只是株普通的多年生無名的草本小花。但我愛它。愛之深才望之重!愛,本來源于通心的那一點靈犀呵……
那是許多年前,在大巴山遠山腳下一片圍筑起來的古陵園。史載,這里是輔佐蜀國的大軍事家諸葛侯之真墓。大山幽谷,古柏森森,老松蒼蒼,掩映著紅檐碧瓦。大巴山多云雨煙霧,在那天低云沉、色調(diào)晦暗的背景下,古陵園建筑群,到處是濕漉漉的苔蘚,氳氤一種憂郁所帶來的孤寂蕭索的情調(diào)。
這正合我的孤獨心緒?!矣謱ぴL它來了……
野山荒谷,古陵園時關(guān)時開,幾乎沒多少游人。只是我完全沒有料到,這里竟一下倬變了。幾年前曾多次人園,記得一片衰象敗景:廟宇緊閉。墳冢坍塌,瓦礫亂扔,長滿了荒草,滿園剝落的粉墻面,不留一處空白地涂滿“到此一游”墨跡……如今宮殿廟宇,亭臺書閣,雖未復(fù)增修葺,蕭墻院落四壁,依然是濕漉漉發(fā)綠的青苔,但污跡已除去一空。整個陵墓祠園,茂林修竹,綠籬曲徑,橫額匾幅,壁畫潔凈,給人一種蕭然幽靜的舒適感。格局不同的花圃、花壇,就在你面前扇形般地沿古墻大院展開,一直連成花?;ɡ龋耗档ぁ⒚倒?、月季、蘭花、美人蕉、大麗花、波斯菊、仙鶴草、玉簪、雞冠、六月雪,旁邊新置的淺水池子,新綠叢中冒出荷花,水仙,各樣奇花異葩豐姿娉婷,飄蕩出一股股濃郁郁的馥香。我立刻被花海包圍了……大概是我嘆為觀止,癡呆呆地流連太久的緣故吧,一個和藹而親切的聲音渾然在身后響起:“愛花么?”
我才發(fā)現(xiàn),背后不知什么時候早已站著一位銀須飄然的老者。他面龐消瘦,額部皺紋很深,不拘束地緊著寬大衣服(我奇怪他為什么要穿這樣一件道袍一樣的寬大裝束),慈祥地微笑著,向我問候。我立刻意識到,他就是這里的主人,或如大家背后稱道的那位晉守祠廟的“長老”。
老人聲調(diào)朗朗:你愛牡丹?當然喲,我國是牡丹的祖籍,全世界的牡丹都是從我國引種的,世嘆“國色天香”、“花中之王”!唐代李正封就詠它“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你看這牡丹雍容端麗,姿色絕倫,艷而不媚,香而不俗。每當暮春群芳落英,它卻婪尾舒開笑顏,留住春色,怎不令人喜愛呢!神態(tài)沉穩(wěn),悠然,超脫,達觀,不是炫耀,更無傲岸。我立刻感到興趣。
長老舉止高雅而感情豐富。他引我漫步靠近那片波斯菊花圃:“秋天就該它啦。知道么,古人品菊的標準只是三個字:色、香、態(tài)。菊花花香宜人,色美姿勝,三者皆備。而人們最感喟的是它在殘秋百花肅殺之時的那種清風,那種高節(jié),——‘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寒霜抽打,菊花獨傲霜枝,開得熾熾盛盛,能不令人傾倒?!”
依然是沉穩(wěn),悠然,超脫而達觀。
我不知不覺被征服了。我崇尚那種簡約,獨到,高屋建瓴的見地。在五彩繽紛的花海面前,我感到一種大自然所恩賜的飄逸的美,曠達的美,嫻靜的美,含蓄的美,神秘的美,也懇切地想知道更多的東西。
“那么,五色花呢?”我指著梅朵形花壇中的五色花。
“博納巨熔,五色相煊,不拘—格!不是你見不得我,也不是我容不得你……”
“曇花呢?”
“哪怕只有一剎那的生命,也要把它全部奉獻人間?!?/p>
“水仙呢?”
“瑩浸玉潔,秀含蘭馨,清明如閬風之翦雪,皎凈如池瑤之宿月。這該是它的天然風韻呵……”
長老無可置疑是位養(yǎng)花高手,植物學(xué)內(nèi)行!從哪一方面來說,他都是應(yīng)該到大都市花卉栽培中心或園林藝術(shù)研究部門從事他的事業(yè),施展他的才智的。
我突然看到曲徑邊那用小柵欄環(huán)圍起來的一片花壇。那也能算花?花苞那樣瘦小,葉片那樣纖瘦,既聞不著多少香味,也無什么色、姿可言,有誰會來賞識它呢?長老任是花卉高手,怕也不能自圓其說了吧。那么,他是偏愛么?恩賜么?扶掖么?我感到一絲困惑,默默地用眼神斜著詢問長老。
長老沒有言語,沉思良久,最后輕輕舒口氣:“是的,它太小了,不負盛名,難入經(jīng)典。但它,物小志不凡,開得執(zhí)摯,開得芬芳,開得自由自在。明知自己的渺小,卻不自卑自己的渺小,只是默默地開著,默默地用自己全部的精靈和甘露點綴著大山,點綴著河谷,點綴著天涯海角。沒有索取,只求給予,這是一種什么品格呵!”說著,他沉吟地望著遠處:“‘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xué)牡丹開’……雖像米粒那么小,人們看不上眼,可它自管跟牡丹那樣開得起勁?!?/p>
“苔花如米小,也學(xué)牡丹開。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我復(fù)沓吟哦著,深深地被感動了。在這位睿智老人面前,我感到自己的虛飄和淺薄無知。人之相交,貴在知心。我們終于相知了?!啊晌沂强姑涝瘧?zhàn)爭中的戰(zhàn)俘,接觸我,要擔風險的……是第四次戰(zhàn)役后,打過三八線,但再沒有退出來。后來,從板門店交換過來的……”我們長久地沉默,誰也再沒有說話。
“戰(zhàn)俘”,雖然我是第一次接觸,但我早已熟諳他們的命運。大串聯(lián)時,我曾在長江邊的一個大城市目睹過批判“戰(zhàn)俘”的事。那是一位曾到過朝鮮戰(zhàn)場的作家,嘔十載心血剛寫完的一部反映這場戰(zhàn)爭中我方被俘人員生活的小說手稿,厚厚的一尺多厚的手稿,被一頁頁撕碎,揉成紙蛋,打在那位彎腰屈背的作家的頭上、臉上,黑壓壓的一片人揮舞拳頭狂怒呼吼:“不許為怕死鬼樹碑立傳!”“誰敢替怕死鬼翻案就砸爛誰的狗頭!”……那么,真正的戰(zhàn)俘他呢?被指控為背叛祖國的他呢?如果說那時我僅僅出于一種朦朦朧朧的熱愛文學(xué)、熱愛作家的感情,那么多年來的親身遭遇,我看透了。我,一個六十年代中葉農(nóng)村那場社教運動狂浪中新滋生的“破產(chǎn)地主”的兒子,看透了,苦悶透了,對什么都索然無味了。像我這樣帶著緊箍咒的青年人,掙斷脊梁骨也不會有所謂希望的。除了孤獨,除了混世,還有什么可以追求的!那一次,沒明沒夜地苦干,累昏在地,竟被說成是體現(xiàn)了“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這一光輝思想的無比正確。人世間,再有比這種人格的扭曲更叫人難以忍受的么?我的生活的孤舟,早已被拋棄在一個荒涼的、冷落的、寂寞可怕的、死氣沉沉的碼頭上……
“我是徹底地失望了。但我更同情你……”
“你錯了,年輕人!”聽完我的傾訴,長老重重地責備我道: “我沒有像你這樣想過,真的,從沒有。二十多年來,我。一個朝鮮戰(zhàn)場上被打斷腿的光棍漢,先是在深山挖了十幾年小煤窯,接著,被揪出來關(guān)進板房。是當年戰(zhàn)場上一位老戰(zhàn)友‘軍代表’偶然發(fā)現(xiàn)了我,才把我弄到這里來了。這幾年,我在古墓陵園栽植了花木,筑了花圃花壇,我不管墻外之事,我只把這片從漢代起就具規(guī)模的古跡收拾得干干凈凈的,讓人們游覽,這是一筆不該丟棄的寶貴遺產(chǎn)啊!”
沉穩(wěn),悠然,超脫,達觀?!鞍?,長老……”在這位明達哲理的老人面前,我不僅感到自己的虛飄,淺薄,也感到自己的軟弱和渺小……
后來,在他那低矮的小小居舍,我知道了他正在編撰一本有關(guān)園林花卉方面的書。他告訴我,他想從人的欣賞心理角度和色彩的角度來撰寫它。小小居舍,居然藏了不少破破爛爛的厚書:《植物生態(tài)學(xué)》、《植物群落學(xué)》、《顏色的學(xué)問》,還有外國著作《自然史》、《擁抱自然》……
“這樣想法有許久了。書是求那位老戰(zhàn)友給搞來的?!遍L老摯情地述說著,推開柴門,指著院落養(yǎng)植的一盆盆小花:“我也想專門研究一下這些無名小花。哦,人們賞識那些名貴花卉是并不令人費解的,但若由此而鄙視小花,那就是人類的偏見了。其實大千世界足以使人流連,還在于它的豐富多彩,有的花以艷麗奪魁,有的花以芳香蟬冠,有的花以姿美取勝,有的花以奇珍獲譽,有的花以葉果悅目。而小花,則可貴在它的那種抗爭精神和不屈的品格。人啊,應(yīng)該像小花那樣,在精神境界的寬闊天地,永遠不倦地索取那些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
說到這里,長老把深邃的目光投向遠山:“不要讓世俗之風把自己同化了吧。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風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的品質(zhì),超脫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精誠所至!長老的話,使我在迷惘的年代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人的良知、人的崇高使命和在良知的照耀下看清世界的人的品格。
“那么,長老,請把這盆小花送我吧!”我走向小花,輕輕吻著,吸著花香,“相信我,我會像你一樣,誠心愛它,照看好它的?!?/p>
長老默默地端起花盆,送給了我……呵,從此,不論南來北往,春飛秋去,我養(yǎng)起了這小小的無名小花。它是我漫長人生路上獨倚的花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