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拐角等我
母親多年來一直堅持晨練,因此六十多歲了身體還很好。我從小體質(zhì)差,母親也一直鼓勵我早起鍛煉,說這樣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但我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無法堅持下來,母親很著急。后來單位組織我們職工晨跑,并納入經(jīng)濟考核,我不得不參加。為不讓我偷懶,母親特意要與我共跑一條線路。
每天早上七點,當(dāng)晨跑隊伍出了單位大門,母親就迎著凜冽寒風(fēng),站在拐彎處等我了,風(fēng)雨不斷,連在拐彎處擺賣小吃攤的老人都習(xí)慣了這樣的情景。有天清晨,我隨同事跑出了單位的大門,一看拐彎處沒了母親等候,慣有的惰性頓時讓腳步慢了下來,正準備找個借口開溜,忽然看見母親急匆匆地趕來,正朝我揮手呢!后來才知道,那天母親發(fā)燒,為了讓我堅持不懈地跑下去,她忍著病痛固執(zhí)地在拐彎處等我。面對拐彎處執(zhí)著等候我激勵我的母親,我禁不住回想起自己走過的。生命旅途何嘗不是由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起伏跌宕的拐彎構(gòu)成?猝然出現(xiàn)的人生拐彎,有的是讓人柳暗花明,有的卻給人帶來痛苦。到如今之所以我能夠如此幸福地生活,無不是因為在每一個生命的拐角面前,有著母親強有力的支撐,她的愛猶如一棵盤根錯節(jié)于我生命的樹,牢牢栓系著我的身心。
差點讓我失去生活勇氣的那場車禍,當(dāng)我從手術(shù)室出來,睜開眼睛首先看到的是母親悲喜交加的臉。母親老淚縱橫一遍遍對我說:“只要你能夠活著,哪怕傾家蕩產(chǎn),哪怕你手殘了腳廢了,我照料你一輩子,都是值得的呵!”那段時間我敏感、自卑、萬念俱灰,是母親在我生命的轉(zhuǎn)角默默地為我守候,不斷地鼓勵我走出人生的轉(zhuǎn)角去迎接一片新天地。后來我的身體能夠痊愈恢復(fù)如初,許多人都感慨地說,經(jīng)歷了這樣大的災(zāi)難,竟絲毫沒有留下痕跡,是善人得天助。而我心里卻非常清楚,我能夠挺過這一關(guān),何嘗不是母親厚愛的結(jié)果。
如今,母親已經(jīng)年過花甲,她的腰身不再挺拔,可她依然在我生命的拐角執(zhí)著地為我守候,在我有惰性的時候激勵我奮發(fā)圖強,在我遇到挫折的時候為我遮風(fēng)擋雨。母親的愛不隨世事的變異而更改,也不因時光的流逝而淡卻,它不求索取、不計得失、潤物無聲、感天動地。
難忘土豆
母親曾對我說過,你就算跑得再遠,但你永遠跑不贏地里的土豆。母親的意思是土豆從地里刨出來后,便會坐上汽車到城里,而我要進城,只有靠自己的雙腳。雙腳是無論如何也跑不贏汽車的,母親的話樸實無華。
母親對土豆有一種特別的情感。母親說,一次她餓昏后,鄰家好心的大媽用一個熱乎乎的土豆救了她。母親對我說,你不要以為土豆低賤,瞧不起土豆,你其實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土豆。
記得以前每年冬天要來時,母親就開始嘮叨栽種土豆的事。母親的嘮叨是念給父親聽的,因為種土豆必須先由父親將板結(jié)的土地犁過,然后經(jīng)霜經(jīng)雪,下種才好。父親總是挑一個天晴的日子犁地,瘦小的父親吐一口唾沫在掌心,左手握住犁把,右手揮動竹鞭,就吆喝著牛在土地里折騰起來。在父親的身后,被翻起的泥土像滾動的黃色波浪此起彼伏。雖然我是女孩子,也緊跟在父親后面,用鋤頭將土塊敲碎,母親常說我在田里比哥哥還管用。
等犁完地后,在冬日懶洋洋的陽光下,父親在平整的土地上壘起溝壟,再由我往溝里撒上復(fù)合肥,最后由母親將土豆種仔細地安放在化肥之上,蓋上細致松軟的泥土。母親說,冬天過后土豆便可以掀開泥土了。等收獲的季節(jié),母親領(lǐng)著我,將土豆從地里刨出來,在谷場曬個半晌再成袋成袋地背回家。
那時我們家境貧寒,土豆在家里沒呆上多少時日,便會被運到鎮(zhèn)上,母親的手里就會或多或少的多了一疊汗?jié)竦拟n票,以作我讀書的學(xué)費和家里日常的開支。土豆每每被運走之時,母親的神情便有些黯然。
如今的土豆對我們已經(jīng)不是什么奢侈品了,每次去菜場買菜,看到碼得整整齊齊的碩大的橢圓形土豆,十分光鮮,便不由得想起那時母親留下食用的那些滿目瘡痍的土豆,被蟲蛀出無數(shù)的凹凸,丑陋至極。我像是尋求補償一樣一次總是買上幾斤上好的土豆,現(xiàn)在女兒也對土豆情有獨鐘,這一切,對于含辛茹苦從未享過清福的母親,是不是一種安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