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父親的“煩惱皆因強出頭”到五大福報,我一直在思考我的人生模式是不是正確。
父親對我的人生有兩個評價,當初我并不覺得有什么意義,后來回想起來,20多年前的這些話對我人生影響很大。
父親是一個普通的、謹小慎微的審計師,財務出身。我也算是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里。
那時候我非常喜歡爭強好勝,凡事都要和別人比。父親就告訴我:一個人的人生,作出什么樣的選擇就會得到什么樣的結果。
對于我的爭強好勝,父親經常這樣勸誡我:你本來沒有這個能力,但還老想達到這個目標。所以你不得不付出比常人多很多的努力或者代價,由此來取得某些東西。這樣一來,你煩心的事會很多,有時候會很郁悶、會很氣憤。這些情緒的波動來自于“煩惱皆因強出頭?!?/p>
他一直讓我去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什么。就像佛教的五大福報一樣,我必須知道人生的根本幸福是什么。而強出頭之后呢,就會帶來很多煩惱,這樣做究竟有沒有價值?
后來,我翻看佛教的五種福報時,看到其中講的五個詞語,很有意思的。
第一是長壽,就是沒有限制地活下去。
第二叫富貴,佛教中所謂的富不是說你很有錢,而是說有滿足感,舉個例子,有些人吃完海鮮很有滿足感,而有些人只吃一碗泡飯也會有滿足感,富,就是時時刻刻的滿足感;佛教中的貴也不是說有多少權勢,而是受人尊重。
第三是康寧,身體很健康,內心很寧靜,沒有煩憂。
第四是好德,德是世界宇宙萬物的真理,好德是按照萬物的規(guī)律來生活。
最后一個是善終,當面對死亡的時候,一個人必須覺得這一生真的來過,沒有荒廢人生,在最后的人生過程當中非常安詳、平靜地面對死亡。這是人生的五大福報。
從父親的“煩惱皆因強出頭”到五大福報,我一直在思考我的人生模式是不是正確。
父親經常跟我講的另一句話是:人總要有一點意志。這句話事出有因,我小時候喜歡賴床。讀小學的時候,學校很早就要上課,一到冬天,外面很冷,從被子里面出來很痛苦,所以,總想多熬五分鐘,再多熬五分鐘。后來,父親跟我講了這句話,對我影響很大。
父親總是跟我講,人有時候貪戀在某一個位置,確實,那有瞬間延續(xù)的快感,但是人生要達到更高的境界就需要有一點意志,突破使你沉迷于當下的狀態(tài)。
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經常記起父親這句話,它成為鼓舞我一生的句子。
現在父親已經退休了,對于我現在做出的一切,他很自豪。但因為父親喜歡平淡從容、與世無爭,他覺得在付出和收獲之間,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在他看來,他所獲得的東西和我之間沒有太大的差別。他一直認為,一個人得到很多,但又付出很多,最后可能又會不平衡,實際上,按照整個人生來說并沒有區(qū)別。
在他的一生里,可能沒有付出很多,他總是心如止水,不會有太多的跌宕起伏。他眼里的人生是很從容、平靜的。
他沒有什么愛好,最多的消遣就是看電視。我們之間沒有什么共同的愛好,現在也沒有太多時間在一起。偶爾在一起的時候就聊聊工作、聊聊個人理財,在這方面他是專家。
有時候,我寫的一些小詩被父親不留意翻出來,有些他會拿起來仔細看,有些他看兩眼隨手又仍回去。我不知道他怎么評價我寫的詩,但我自己知道,那些文字都是長痘痘的年輕人青春期沖動的產物,對他沒有什么吸引力。
父親對我還是有些影響,人生性格上傳承的一些深層次的東西,我還是得自父親。而我母親跟父親的性格截然相反,我是他們兩個性格的結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