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征特性
該雜交種株型緊湊,幼苗葉鞘紫,夏播生育期平均100.8天,高平均244.4cm,穗位平均105.5cm,全株葉片數21片;花絲黃色,花藥黃帶紫色;果穗筒形,果穗穗長21~23cm,穗粗5.3cm,頂0.5cm,穗行數14~16行,穗粒數527粒,穗軸白色;籽粒黃色有白頂,半硬型,出籽率90%,千粒重350g??沟剐詮?。高抗青病、矮花葉病,抗玉米黑粉病、小斑病,特殊年份輕感大斑病和孢菌葉斑病。經農作物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分析,該種籽粒粗蛋白含量9.71%,粗脂肪含量3.91%,粗淀粉含量74.16%,賴氨酸含量0.25%。
二、栽培技術
該雜交種適宜東三省、山東省及生態(tài)條件相類似的地區(qū)種植,其栽培技術如下:
1、種子處理 播前精選種子,去除秕粒、霉粒;曬種能促進種子后熟,提高種子活力;種衣劑拌種,晾干后播種。
2、適期播種 該雜交種既適于麥田套種,又適合夏直播。麥田套種宜在麥收前5~7天播種為宜。要足墑播種,覆土要勻,保證一播全苗。
3、合理密植 根據地方選擇適宜密度,肥力低的地塊宜稀植,肥力高的地塊宜密植。密度一般掌握在60000~62500株/hm,行距一般為60~70cm,株距隨密度而定。用等行距或大小行種植均可。
4、科學配方施肥 施肥分3次施入:第1次種肥或幼苗期,將氮肥30~40%+全部磷肥+全部鉀肥+鋅肥15kg/hm混合后與有機肥一起沿幼苗一側開溝施入10~15cm土中,以促根壯苗;第2次于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總氮量40~50%深施入土,以攻穗增粒數;第3次,玉米抽雄期,追施總氮量20%,以保護葉片且增粒重。
5、田間管理 套種玉米于麥收后,及時去除麥茬,及早管理、中耕。玉米5葉期間、定苗,要留足、留勻、留壯苗,對缺苗斷壟要留雙株。視天氣情況及時澆好拔節(jié)、大喇叭口、抽雄、開花灌漿、黃皮水,要肥水結合。注意:干旱年份不要過早停水,以保證活稈成熟增粒重。及時防治玉米生長期進的各種病蟲害。適當晚收獲,在不影響種麥的前提下應盡量晚收,要求在籽粒乳線消失時收獲。
三、制種要點
夏播制種,母本比父本早播1天或母本浸種12小進與父本同期播種;適宜密度母本72000株左右/hm,父本18000株左右/hm ;父、母本行比為1:4,適當加大父、母本間行距。
(作者單位:154800 黑龍江省依蘭縣達連河鎮(zhèn)政府農業(yè)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