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今天是徐遲的忌日,我們能否忘記?!
——題記
早在10歲就隨父從南潯到上海讀書,23歲在上海出版了第一本詩集《二十歲人》的徐遲;后來年過六旬,寶刀不老,在離武漢黃鶴樓不遠的一間陋室,推出了開一代報告文學新風的《歌德巴赫猜想》,因而出現(xiàn)了一個人生高潮的徐遲。就是這個徐遲,不料在他82歲那年,沒有留下片言只字即匆匆撒手人寰。這個令人十分哀惋的時日,到今年12月12日是十周年。隨后,他的故里南潯為他設立紀念館,他的骨灰從武漢運至南潯與夫人陳松合葬,就是說,他魂歸故里,也有七個年頭。
這些年來,我一直想尋找個機會去徐遲故里祭奠徐遲。每逢清明,我這個想法,越是迫切。我之所以如此,一是因為如同徐遲1983年在為我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海月明》寫的序言中所說的那樣,早在1977年之前,在他尚在困境之中,我和他就“時相過從”,并于1977年元旦,我跟隨江漢油田一位石油鉆井勘探隊長共同保護他登上四十多米高的鉆井塔頂,給他提供極目遠望、迎接日出的平臺。他后來在《歌德巴赫猜想》出單行本時寫的簡短后記中還重提此事,說是如果沒有在鉆塔上迎接粉碎“四人幫”以后頭一年的第一輪日出,如果沒有在那時放眼江漢平原的勃勃生機,這之后就很難產(chǎn)生創(chuàng)作《歌德巴赫猜想》的激情。由此可見,他是多日不忘他和我之間的“過從”。在我呢,對此,更是十分珍惜。二是源于從1985年3月起,到1996年12月他辭世止,我在湖北省作協(xié),在他的身邊,整整搞了11年專業(yè)創(chuàng)作。特別是湖北省作協(xié)單獨建制后,創(chuàng)辦文學院的初期,他任文學院長,我有幸受命“副之”(“副之”一語,是徐遲對我當他的助手、任副院長一職的昵謂),因為研究工作、請示匯報,等等,我與他更是頻繁接觸,“過從甚密”。正是由于這樣的接觸與“過從”,他成了我的良師益友。他的道德文章,我的崇敬之情,可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概括;對他的匆匆撒手人寰,甚是哀惋;對他遠在南潯安息,常常遙念。
這崇敬這哀惋這遙念的積淀與驅(qū)使,加上打聽到從上海去南潯很方便,我就決定在今年清明前夕去南潯,我妻子也愿同往。3月2日那天,上海恰好雨后放晴,春光明媚。早上七點鐘,我偕妻從家里出發(fā),在虹橋路上揚手招來從上?;疖嚤闭鹃_往平望的中巴,到了平望再轉(zhuǎn)乘大客車,九點鐘就到了目的地——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qū)的所在地南潯鎮(zhèn)。
因為是初來乍到,東南西北方向都搞不清,在停車場問了幾個攬客的拉三輪車的人,都說不知道徐遲紀念館。我正想再找人打聽,一個開電三輪車的人上前拍胸脯,說他知道,送不到不要錢。他載著我夫妻倆穿街走巷跑了好一會兒,在一個古香古色的大院門前停下來說,這就是。我付過說定的6元錢,徑直往院內(nèi)走去,但橫在我們面前的是條小河浜和沿著河浜兩岸一溜兒具有江南建筑風格的老宅。我就近向一個正在店鋪里裱字畫的師傅打聽,他說這是南潯古鎮(zhèn)旅游點,沒聽說有徐遲紀念館。這時,我妻子有點后悔,說不該讓那個拍過胸脯的開電三輪車的人這快走掉。我說他已經(jīng)走了,我們只好向后轉(zhuǎn),去找政府機關(guān)干部一類人物咨詢。剛走到大院門,正好有兩個干部模樣的中年人從我倆的身邊走過,我趕緊上前詢問,兩位都非常熱情,指著前方約莫有三四百米遠一幢白樓說,樓前是十字路口,走到樓前向左轉(zhuǎn)再徑直往前走,就是江南水鄉(xiāng)一條街,街的盡頭有文化公園,有名人園,你們到了那里再問人。我倆馬上依此指引前行。
徐遲紀念館,果然在名人園內(nèi)。把門的同志聽我倆說明來意后,不但不讓我倆買門票,還熱情、主動告訴我們進門后通往徐遲紀念館的路怎么走。啊!我真沒料到,徐遲紀念館竟是坐落在這樣一方幽雅的凈土,竟是這樣一幢白墻青瓦極具江南建筑風韻的秀麗庭院,館舍前方與右側(cè)都瀕臨綠盈盈、水晶晶的湖泊,門前小徑兩邊綠樹成陰。院中的茵茵綠草,襯托著依宅面門而立的徐遲半身塑像。我偕妻向徐遲塑像深深致了三鞠躬,傾注了我們對他的崇敬、哀惋與遙念的三鞠躬。緊接著進館參觀。館內(nèi)共有中、左、右三間大廳,外加中廳后面一室。三間大廳,間間圖(主要是照片)文并茂,展示了徐遲的一生,如同一部濃縮、奪目的傳記。進室一看,更覺得真?zhèn)€是“登堂入室”,領會到了個中三昧,悟出了徐遲紀念館的畫龍點眼之筆。因為在這里,我不但如同身臨我非常熟悉的徐遲在武漢的那間圖書四壁的書房,還從徐遲長期使用的那臺電腦上凝固的那行字——qwtgrymifje——仿佛看到徐遲如果活到現(xiàn)在雖說已是92歲高齡,但他仍像當年在湖北老中青作家群體中率先使用電腦那樣,正在激情寫作。使用五筆型的朋友一看就明白,這一行——qwtgrymifje——是一句完整的話語,即:我人生的高潮。非常熟悉徐遲的朋友更清楚,這是徐遲當年用電腦寫的第一句話語。
從徐遲紀念館這個新穎創(chuàng)意,精巧運作,完全可以想見,他的家鄉(xiāng)南潯是多么深情地敬愛徐遲老先生。徐老先生的英靈呢,想必也會同樣深情地熱愛他的家鄉(xiāng)。他在晚年推出的自傳體長篇小說《江南小鎮(zhèn)》當中就對他的家鄉(xiāng)有過這樣的贊美:呵!這是我的水晶晶的家鄉(xiāng)!在我看來,徐老先生自己也是個水晶晶的啊!那么,您就與您水晶晶的家鄉(xiāng)和那個綠盈盈水晶晶的湖泊為伴,安息吧。來年清明倘若有機會,我還會來祭奠。
責任編輯胡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