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帕羅斯碑》為古代希臘的重要年表之一,內容涉及政治、軍事、宗教、文學等,在年代學研究中有重大意義。國外古典學界對該銘文的研究已有多年,其中F#8226;雅各比的??睘楝F(xiàn)行的標準本。對該銘文重新進行迻譯與注釋,目的是為國內古典學研究提供更為可靠的文本。
關鍵詞:帕羅斯碑紀年譯注
《帕羅斯碑》為大理石材質,發(fā)現(xiàn)于希臘帕羅斯島,因而得名“帕羅斯碑”,又被稱為“帕羅斯年表”。殘存下來的碑身中斷,石碑甲(現(xiàn)存31-80條;1-29條以及第30條中的一部分殘缺)現(xiàn)藏于牛津阿什莫爾博物館,石碑乙(現(xiàn)存1-27條,公元前298/297年到公元前264/263年的年代紀殘缺,約計35條)現(xiàn)藏于帕羅斯博物館。石碑甲與石碑乙之間約計10條告失。
作為古代希臘的重要年表之一,《帕羅斯碑》依事紀年,所及政治、軍事、宗教、文學等內容可與古典文獻中的記載相互印證。在紀年方法上,著者以其開始記述的那一年為基點,“距今”的年數、巴西勒斯或執(zhí)政官在位的時間為相對年代。“距今”的年數在計算方法上雖然前后不一,但在年代學研究中仍不失其特殊的地位。
最早對碑文進行校勘的有J#8226;塞爾登(1629年本)及R#8226;錢德勒(1763年本)等。德國古典學家F#8226;雅各比根據塞爾登的傳世摹本補足了碑文甲中的缺失部分,所錄條目凡107條,是為現(xiàn)行的標準本:碑文甲的起止時間為公元前1581/1580年至公元前355/354年,碑文乙的起止時間為公元前336/335年至公元前299/298年。
在國內,相關的專題研究僅見于郝際陶先生的“帕羅斯碑銘文與希臘年代學”(《世界諸古代文明年代學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東北師范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編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第107-122頁)。該文從年代學角度對碑文進行了梳理,附錄部分包括譯文及注釋。本文亦系根據雅各比《希臘歷史殘篇》(Die Fragmente der grieschen Historiker, B, No 239, Berlin: Weidmannsche Buchhandlung, 1929)中的校勘本譯出,但在對銘文的理解上與郝先生的譯文多有不同。譯文方括號中的內容為校勘者所加,符號“□”意為碑刻中的闕文。在注釋方面,公元紀年系引自雅各比的推算,古典著作家的記載均據《洛布古典叢書》(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本。
甲
□□□□□□□□□□□□,[1]我對[往昔]的記載,從雅典第一位巴西勒斯[2]科克羅普斯開始,直到阿斯提亞納克斯在帕羅斯、狄奧戈奈托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的那一年[3]。
[1] 此處殘破較多,??闭唠m已補綴成文,但仍難確定,故本文存而不譯。按照希臘史帙之通例,首句一般包括著者名及大題,如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開篇“修昔底德者,雅典人也,述有伯羅奔尼撒人與雅典人之戰(zhàn)事”句。若由是推,碑額部分的原刻應含有著者名。從文中的相關內容來看,著者的生卒年代當在公元前3世紀。
[2] 在荷馬史詩中,該詞(basileus)指的是具有政治、宗教、軍事職能的君主;其復數形式亦可用來指代家族的首領。從古風時代起,巴西勒斯只負責宗教事務。
[3] 即公元前264/263年。
《帕羅斯碑》碑文甲摹本,原碑藏于牛津阿什莫爾博物館。
1.距今[1] 1318年前[2],科克羅普斯(Cecropos)[3]在雅典——該地被稱為“科克羅匹亞”(Cecropia)[4],最初因當地人阿克塔尤斯(Actaios)的名字則被稱為“阿克提卡”(Actica)[5]——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264/263年。
[2] 即公元前1581/1580年。
[3] 據希羅多德《歷史》(VIII, 44; 53)記載,科克羅普斯為阿提卡的第一位王,阿克塔尤斯的女婿。另據波桑尼阿斯《希臘行紀》(I, II. 6)記載,阿提卡的第一位王為阿克塔尤斯,死后把王位傳給了女婿科克羅普斯??瓶肆_普斯育有3女1男,其子夭閼,雅典權貴克拉納烏斯遂得王位??死{烏斯有一女,名阿提斯(Atthis),阿提卡的名稱——此前為Actaia——即由阿提斯而來。
[4] 據斯特拉波《地理志》(9,1.20)記載,該詞亦用于指代早期阿提卡地區(qū)的鄉(xiāng)村共同體。
[5] 阿提卡的另一古稱。
2.距今1310年前[1],德烏卡里昂在帕爾納索斯附近的呂克利亞為巴西勒斯,科克羅普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573/1572年。
3.距今1268年前[1],阿萊斯與波賽冬因波賽冬之子哈利羅提奧斯[2]在雅典的一處山丘——后得名“阿萊奧帕古斯”[3]——接受審判,是年克拉納奧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531/1530年。
[2] 哈利羅提奧斯因強暴阿萊斯的女兒阿爾奇蓓而被阿萊斯戕殺。
[3] 希臘文中的“Areopagus”一詞系由“Ares”(阿萊斯,宙斯與赫拉之子,戰(zhàn)神)與“pakos”(山丘)復合而成,意為“阿萊斯之丘”,位于雅典衛(wèi)城以西,因阿萊斯在該處首次受審而得名,中文通常譯為“戰(zhàn)神山議事會”,或“最高法庭議事會”。作為審判機構,“阿萊奧帕古斯”最初的職能是負責監(jiān)督公務人員的管理以及公民的品行。梭倫改革后,該機構不僅參與城邦的行政管理,而且有權介入公民大會議案的審議;在伯里克里時期,其職能僅限于對刑事案件的審理。
4.距今1265年前[1],德烏卡里昂在位時洪水爆發(fā);洪水到達前,德烏卡里昂從呂克利亞逃到雅典的克拉納奧斯處,并創(chuàng)建奧林匹斯宙斯神廟,舉行平安獻祭,是年克拉納奧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528/1527年。
5.距今1258年前[1],德烏卡里昂之子安菲克提翁(Amphictyon)在溫泉關[2]為巴西勒斯,他把居住在神廟周圍的人聚集在一起,稱他們?yōu)椤鞍卜瓶颂嵛倘恕保ˋmphictyonoi),并進行第一次獻祭——一如安菲克提翁人于今尚在祭獻的那樣,是年安菲克提翁在雅典為巴西勒斯。[3]
[1] 即公元前1521/1520年。
[2] 地處色撒利通往羅克里斯與弗西斯狹窄的通道上,因附近的溫泉而得名。
[3] 據傳,安菲克提翁初在溫泉關為巴西勒斯,與克拉納奧斯的女兒結婚后,戕殺岳丈,在雅典自立為巴西勒斯。
6.距今1257年前[1],德烏卡里昂之子希倫(Hellen)在弗提奧提斯[2]為巴西勒斯,當時那些被稱為“戈拉伊克斯人”(Graikos)的人遂得名“希倫人”(Hellenes)[3]□□□□□□□,是年安菲克提翁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520/1519年。
[2] 色撒利的4個地區(qū)之一。
[3] 即希臘人。關于“Hellenes”一詞的起源自古以來即為頗具爭議的問題。據亞里士多德《天象論》(352b, 1-3)記載,“戈拉伊克斯人”原指與專事祭司的“塞羅伊人”(Selloi)同居于多多那圣地的居民,后來才被稱為“Hellenes”?!案昀量怂谷恕边@一稱謂后經伊壁魯斯傳到意大利,并在拉丁文中演變成“Graecus”(希臘人)的形式。阿波羅多羅斯(《神話錄》I,7.3)的記載與《帕羅斯碑》的傳統(tǒng)同源,認為“Hellenes”也是從希倫的名字衍變而來。但據波桑尼阿斯《希臘行紀》(III,xx.5-7),“Hellenes”系源自色薩利一個名為Hellas的地方。Hellas一詞最早見于荷馬詩史《伊里亞特》(II, 684),指的也是色薩利的一個地方。在希臘歷史上,希臘人從公元前7世紀起自稱為“Hellenes”,稱他們的國家為“Hellas”,沿用至今。我們在下文中把“Hellas”通譯作“赫拉斯”,把由地名發(fā)展而來的“Hellenes”譯為“赫拉斯人”。
7.距今1255年前[1],阿戈諾爾之子卡德姆斯(Cadmus)[2]抵達底比斯□□□□□[并]建立卡德姆斯堡(Cadmeia),是年安菲克提翁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518/1517年。
[2] 希臘神話人物,傳為底比斯的建城者。
8. 距今1252年前[1],□□□□尼凱斯為巴西勒斯,安菲克提翁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515/1514年。
9.距今1247年前[1],[達那烏斯[2]所建造的第一艘50槳]船——被稱為“pentecontoros”——從埃及航至赫拉斯;達那烏斯之女,□□□□與□□□及赫利克與阿爾賀底克經余者抽簽選出[建立林都斯雅典娜神殿]并在羅德斯的林都斯海岬獻祭□□□□□□□;[是年埃里克索尼奧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510/1509年。
[2] 希臘神話人物,埃及王貝圖斯之子,有3女,名伊阿呂婭、卡米拉、林達。據說,羅德斯島上的伊阿呂索斯、卡米羅斯與林都斯,其城名即源自達那烏斯這3個女兒的名字。
10.[距今]1242年前[1],[埃里克]索尼奧斯[2]在泛雅典娜大慶上馭駟馬雙輪車并表演如何賽車,并[給予]雅典人名字[3];在庫貝隆[4]出現(xiàn)眾神之母[5]雕像;在□□□□□□,弗里基亞人胡阿格尼斯發(fā)明“弗里基亞笛”,并首次演奏被稱為弗里基亞的樂曲以及其它歌頌神 母、狄奧尼索斯神、潘神的曲調,而且□□□□□□□;是年,馭駟馬雙輪車的埃里克索尼奧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505/1504年。
[2] 希臘神話人物,雅典娜與匠神之子。據傳,他創(chuàng)立泛雅典娜大慶,并發(fā)明駟馬雙輪車。
[3] 作為地名,“雅典”一詞的起源蓋與該城的守護神雅典娜密切相關。
[4] 弗里基亞山名。
[5] 弗里基亞女神,對她的崇拜常與雷婭相混。據《希英大詞典》(Greek-English Lexicon, Compiled by Henry George Liddell and Robert Scot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p. 1004),其名“Cybele”系源自弗里基亞的山名Cybelon。
11.距今□□□□年前[1],[老]米諾斯[在克里特為巴西勒斯,并定居阿波羅]城;在伊達山發(fā)現(xiàn)鐵,發(fā)現(xiàn)者為伊達山的精靈克爾米斯與達莫納美內烏斯[2];是年潘狄翁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疑為公元前1462/1423年或1431/1430年。
[2] 伊達山最早的精靈。
12.距今1146年前[1],得墨忒耳[2]抵達雅典,[發(fā)現(xiàn)]谷籽;經凱勒烏斯與內亞伊拉之子特[里普托勒穆斯傳授,首次舉行耕作節(jié)];是年埃萊克塞烏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409/1408年。
[2] 司掌農業(yè)的谷物女神,也是厄琉西斯秘儀中的主要神祇。
13.距今1[1]45年前[1],特里普托勒穆斯在拉里亞平原收獲所播種的谷物,是年[埃勒克塞烏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408/1407年。
14.距今1135年前[1],[奧爾菲烏斯]使其詩作廣為人知;科瑞遭劫,得墨忒耳尋女并播種,得谷物者眾;[2]是年[埃勒克塞烏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398/1397年。
[2] 得墨忒耳因女兒科瑞(又名珀爾塞福涅)走失而四處尋女。當得知是宙斯同意冥神哈得斯拐走女兒后,得墨忒耳大怒,直奔奧林匹斯山,致使糧食絕收,大地遍生饑饉。宙斯無奈,只得命哈得斯釋放科瑞,但科瑞只能在春季離開冥府。母女相逢期間,萬物復蘇,大地重新結出果實。
15.距今[11]□□年前[1],[埃烏莫爾普斯]在厄琉西斯建立神秘崇拜,并使其父穆撒伊奧斯的詩作廣為人知,是年潘底昂之子埃勒克塞烏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397/1373年。
16.距今□□□□年前[1],首次潔凈祭舉行,是年科克羅普斯之子潘底昂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325/1324年。
17.距今□□□□年前[1],體育比賽在厄琉西斯□□□□□□;宙斯節(jié)在阿卡狄亞舉行;呂卡昂[2]的□□□□□被給予赫拉斯人;是年科克羅普斯之子潘底昂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324/1323或1308/1307年。
[2] 阿卡狄亞境內的山名,亦為宙斯的別號。
18.距今□□□□年前[1],□□□□赫拉克勒斯□□□□□,是年阿埃格烏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307/1306年或1295/1294年。
19.距今1031年前[1],雅典谷物[歉]收,阿波羅回復問神諭的雅典人:他們應承受米諾斯認為合適的懲罰,[2]是年阿埃格烏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294/1293年。
[2] 米諾斯因其子安德洛革俄斯在雅典被害,遂向雅典尋仇。瘟疫及饑荒降臨雅典后,雅典人以貞女若干獻祭無果,便不得不遵從神諭每年進獻7對童男童女以解除災難。
20.距今995年前[1],提修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他合并12城,[2]賦予它們以民主政體□□□□□□,戕殺西尼斯后創(chuàng)立地峽賽會。
[1] 即公元前1259/1258年。
[2] 據斯特拉波《地理志》(9,1.20)記載,提修斯合并的12城分別為科克羅匹亞、法勒魯斯、特拉波里斯、埃帕克里亞、德凱萊亞、厄琉西斯、阿菲德納、索里庫斯、布拉烏隆、庫塞魯斯、斯菲圖斯以及凱菲西亞。斯特拉波并未言及“合并”的具體時間,只是用了“后來”一詞。A.W.戈姆認為(The Oxford Classical Dictionary, M.Cary et al.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9, pp. 114-115),阿提卡最初分為若干個“王國”,由在雅典的王實施某種統(tǒng)治,后來是否為所謂的提修斯在公元前13世紀合并為一體尚難確定。另據《牛津古典辭書》1996年版,第203頁,此種政治意義上而非實質性的“合并運動”(synoecism)發(fā)生在公元前900年前后。
21.距今[99]2年前[1],阿瑪宗人[入侵阿提卡],是年提修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256/1255年。
22.距今987年前[1],阿哥斯人與阿德拉斯[圖斯]進兵底比斯,[因阿爾克莫魯斯在內美亞建立賽會],是年提修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251/1250年。
23.距今954年前[1],希臘人遠征特洛伊[2],是年麥內斯特烏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已13載。
[1] 即公元前1218/1217年。
[2] 關于特洛伊戰(zhàn)爭的具體年代問題,各家說法不一。根據考古遺存與赫梯文獻中的相關記載,學界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特洛伊戰(zhàn)爭約發(fā)生在公元前1250年。
24.距今945年前[1],薩爾格利昂月(Thargelion)[2]末前的第7天,美內斯塞烏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的第22年,特洛伊陷落。
[1] 即公元前1209/1208年。
[2] 阿提卡一年中的第11個月,即5月中旬到6月中旬。
25.距今[9]44年前[1],阿伽門農之子俄瑞斯忒斯與埃癸斯托斯之女厄里戈涅因埃癸斯托斯與克呂泰涅斯特拉在阿萊奧帕古斯受審,因投票公正,俄瑞斯忒斯勝訴,是年德莫豐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疑為公元前1208/1207年。
26.距今938年前[1],特烏凱爾在塞浦路斯建立薩拉米,是年德莫豐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1202/1200年。
27.距今[8]13年前[1],內勒烏斯殖民米利都及伊奧尼亞余部,泛伊奧尼亞舉行,是年美奈斯塞烏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13載。
[1] 即公元前1077/1075年或1087 /1085年。
28.距今67□年前[1],詩人[赫]西俄德生,[2]是年□□□□□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疑為公元前937/935年。
[2] 銘文作者摭拾的是古希臘人的傳統(tǒng)觀點,即赫西俄德與荷馬為同時代人。但此說早在公元前5世紀即已受到學者的置疑。目前學界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赫西俄德蓋生于公元前6世紀前后,而荷馬的生卒年代則在公元前8世紀,盡管荷馬及其史詩所引發(fā)的“荷馬問題”尚無定說。
29.距今643年前[1],詩人荷馬生,是年狄奧戈奈托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907/905年。
30.距今631年前[1],阿哥斯人費冬刊布度量衡,[2]在埃吉納造銀幣,他是赫拉克勒斯的第11代后裔,是年[費萊克]萊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
[1] 即公元前895/893年。
[2] 以上部分為J#8226;塞爾登的傳世摹本。
31.距今□□□年前[1],埃烏阿格圖斯之子阿爾基亞斯、特麥努斯的第10代后裔從科林斯率部移民并[建立]敘拉古,是年埃斯庫羅斯在雅典為巴西勒斯已21載。
[1] 疑為公元前790年。
32.距今420年前[1],執(zhí)政官年任制[2]開始。
[1] 即公元前683/682年。
[2] 雅典執(zhí)政官一職最初從貴族中遴選,終身擔任,后減為10年,從公元前683/682年起任職期為1年。原來的巴西勒斯只限于宗教事務。
33.距今418年前[1],□□□□□□□□□□□□□□□,是年[呂西亞]德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682/681年或681/680年。
34.距今381年前[1],德爾德奈斯之子、萊斯沃斯人特爾潘德爾改革[里爾演奏]法□□□□□□,并改變了音樂的早期風格,是年德羅皮德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645/643年。
35.距今[3]41年前[1],阿[呂亞特]斯為呂地亞王,阿里斯多克萊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605/603年。
36.距今□□□年前[1],薩福[[2]從密提林[3]航行至西西里,逃避□□□□□□是年老克里提亞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大土地所有者在敘拉古把持大權。
[1] 即公元前603/602或596/595。
[2] 約公元前7世紀中葉生于萊斯沃斯,古代希臘著名女抒情詩人,蓋因卷入都城的貴族黨爭而被流放到西西里。除了她的詩文外,其本人的性取向也一直是后人所談論的話題。西文中的“女同性戀者”即源自“萊斯沃斯”(Lesbos)一詞。
[3] 萊斯沃斯的都城。
37.距今327年前[1],安菲克提翁人繼庫拉(Kurra)[2]戰(zhàn)役后舉行獻祭,并創(chuàng)立設有獎金——源自戰(zhàn)利品——的體育比賽,是年西蒙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591/590年。
[2] 具體地點不詳。
38.距今318年前[1],[在德爾菲]又創(chuàng)立以花環(huán)為獎品的體育比賽,是年達馬西奧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582/581年。
39.距今□□□年前[1],雅典創(chuàng)建戲劇合唱隊——伊卡利亞[2]的居民曾有過此類合唱隊,發(fā)明者為蘇薩里翁[2]——獎品最初為一籃無花果和一麥特萊泰斯[3]酒,是年□□□□□□[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581/580或562/561年。
[2] 地在阿提卡地區(qū)。
[3] 麥加拉人。
[4] 古代雅典的計量單位,一麥特萊泰斯(meteretes)約等于39升。
40.距今297年前[1],庇西斯特拉圖斯在雅典為僭主,是年克美奧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1] 即公元前561/560年。
41.距今[29]2年前[1],克羅埃蘇斯從亞細亞[派使者]到德爾菲,是年埃烏蘇德穆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556/555年。
42.距今[277年]前[1],波斯王居魯士占領薩爾迪斯,克羅埃蘇斯□□□□□□□□□,是年□□□□□□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抑揚格詩人希波納克斯在世。
[1] 即公元前541/540年。
43.距今27□年前[1],詩人泰斯比斯[1]首次[在舞臺上吟誦],并于城中傳授悲??;[比賽的獎品]為一頭公牛,是年老□□□□納伊烏斯為在雅典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536/535或532/531年。
[2] 據說他發(fā)明了悲劇的表演形式。
44.距今[2]56年前[1],繼馬戈斯(Magos)[2]死后,大流士為波斯王,是年□□□□□□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520/519年或519/518年。
[2] 古代波斯的社會階層之一,包括祭司、賢人及術士,位高權重,善于解夢。據《貝希斯敦摩崖石刻》(Rüdiger Schmitt, Old Persian Text, §10-§15, London: School of Oria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91, pp. 50-53)記載,波斯王岡比西斯秘密戕殺胞弟斯邁爾迪斯后出征埃及。其間,一名叫高墨達(Gaumata)的馬戈斯自稱為斯邁爾迪斯,并篡奪了王位,岡比西斯亡。未幾,高墨達被大流士所殺。
45.距今248年前[1],哈爾莫迪奧斯與[阿里斯多基]同戕殺庇西斯特拉圖斯之子希帕爾庫斯,雅典人把庇西斯特拉圖斯的后裔趕出皮拉斯基人[2]的城墻,是年□□□□□□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511/510年。
[2] 即雅典衛(wèi)城的北城墻。
46.距今246年前①,男子歌隊比賽首次舉行,訓練歌隊的卡爾基斯人胡珀底庫斯獲勝,是年呂薩高拉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510/518年。
47.距今231年前[1],美羅斯的美拉尼皮德斯在雅典獲獎,是年普索克里圖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94/493年。
48.距今227年前[1],雅典人與波斯人——大流士的侄子阿爾塔弗爾奈斯及其將領達提斯——在馬拉松交戰(zhàn),雅典人獲勝,是年□□□□□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詩人埃斯庫羅斯參加了這場戰(zhàn)役,時年35歲。
[1] 即公元前490/489年。
49.距今[2]26年前[1],詩人西摩尼戴斯的祖父西摩尼戴斯——也是位詩人——在雅典獲獎;大流士亡,其子薛西斯為王,是年阿里斯泰德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89/488年。
50.距今222年前[1],詩人埃斯庫羅斯首次獲得悲劇獎,詩人歐里庇德斯生,詩人斯特西克魯斯抵達希臘,是年費羅克拉泰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85/484或486/485年。
51.距今217年前[1],薛西斯在赫勒斯滂上架橋并開鑿阿索斯山[2];希臘人與波斯人在溫泉關交戰(zhàn),在薩拉米附近的海戰(zhàn)中希臘人獲勝,是年卡利亞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80/479年。
[2] 地在馬其頓境內。薛西斯入侵希臘時為了躲避風暴在該山入海處開鑿運河,用以行船。
52.距今216年前[1],雅典人與薛西斯的將領馬爾多尼烏斯在普拉塔埃亞交戰(zhàn),雅典人獲勝,[2]馬爾多尼烏斯戰(zhàn)死;西西里的埃特那火山爆發(fā),是年克桑提布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79/478年。
[2] 據希羅多德《歷史》(IX, 17-66)記載,普拉塔埃亞一役,參戰(zhàn)的還有拉西第夢人以及提基亞人。
53.距今215年前[1],德伊諾美奈斯之子蓋隆在敘拉古為僭主,提莫斯塞奈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78/477年。
54.距今21[3]年前[1],科斯的西莫尼德斯——雷奧普雷拜斯之子——發(fā)明記憶術,培訓伶人并在雅典獲獎;哈爾莫底烏斯與阿里斯多格伊同的塑像立;是年[阿]德伊曼圖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77/476年。
55.距今208年前[1],希埃隆在敘拉古為僭主,是年卡萊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詩人埃皮卡爾穆斯在世。
[1] 即公元前472/471年。
56.距今206年前[1],索菲魯斯之子、克羅努斯的索??死账公@悲劇獎,時年28歲,是年阿普塞菲昂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69/468年。
57.距今205年前[1],石[2]落羊河,詩人西莫尼德斯卒,享年90歲,是年塞阿格尼德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68/467年。
[2] 即隕石。此次天象記錄亦見于亞里士多德《天象論》(344b, 30-33)中的記載。亞里士多德認為,“羊河落石”系因颶風所致。
58.距今19[9]年前[1],亞歷山大亡,其子貝爾狄卡斯在馬其頓即位,是年埃烏西普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61/460年。
59.距今193年前[1],詩人埃斯庫羅斯卒于西西里,享年69歲,是年小卡里亞斯為雅典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56/455年。
60.距今1[79]年前[1],歐里比德斯首次獲悲劇獎,時年44歲,是年狄菲魯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蘇格拉底、阿納克薩高拉斯蓋為歐里比德斯的同時代人。
[1] 即公元前442/441年。
61. 距今1[57]年前[1],貝爾狄卡斯亡,阿爾克拉烏斯在馬其頓即位,是年阿斯圖菲魯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20/419年。
62.距今14[7]年前[1],狄奧尼西烏斯成為敘拉古僭主,是年埃烏克特蒙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1] 即公元前408/407年。
63.距今145年前[1],歐里比德斯卒,[享年7] □歲,是年安提格奈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07/406年。
64.距今[143]年前[1],詩人索福克勒斯卒,享年92歲,居魯士進入內陸,是年小卡里亞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06/405年。
65.距今139年前[1],塞里努斯的特萊斯泰斯[1]在雅典獲勝,是年米孔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02/401年。
[2] 酒神頌歌詩人。
66.距今137年前[1],曾[隨]居魯士深入內陸的人[返回海邊];哲人蘇格拉底卒,享年70歲,是年拉赫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400/399年。
67.距今135年前[1],阿里斯托[努斯][2]在雅典□□□□□□□[獲勝],是年阿里斯托克拉泰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99/398年。
[2] 科林斯齊特拉歌人。其贊美詩的風格與語言表現(xiàn)出新體酒神頌歌的特點。
68.距今1□□年前,塞魯姆伯里亞的波呂伊多斯在雅典酒神頌歌比賽中獲勝,是年□□□□[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69.[距今]116年前[1],酒神頌歌詩人菲羅克塞努斯卒,享年55歲,是年普塞烏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80/379年。
70.距今[113年] [1],[喜劇家]阿那克桑德里代斯[在雅典獲獎],是年卡里亞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77/376年。
71.距今109年前[1],阿斯圖達馬斯[1]在雅典獲獎,是年阿斯特伊烏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德爾菲]被付之一炬。
[1] 即公元前373/372年。
[2] 雅典悲劇詩人。
72.[距今]107年前[1],底比斯人與拉西第夢人[在留克特拉的戰(zhàn)役]爆發(fā),底比斯人獲勝;是年弗拉西克雷代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阿[閔塔斯亡,其子亞歷山大]成為[馬其頓]王。
[1] 即公元前371/370年。
73.距今[10]□前[1],西莫拉的另一個斯特西克魯斯[2]在雅典獲獎;[在阿爾卡狄亞]建麥加拉城,是年□□□□□□□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70/368年。
[2] 斯特西克魯斯為公元前6世紀希臘著名抒情詩人。銘文中的“另一個斯特西克魯斯”應為斯特西克魯斯家族的后裔,與其同去參賽還有一個名叫“斯特西克魯斯”的人。參見William Smith, ed., 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Biography and Mythology,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867, p. 908。
74.距今104年前[1],西西里的狄奧尼修斯亡,其子成為僭主;亞歷山大[2][死后,阿羅魯斯[3]的托勒密][4]在[馬其頓]稱王,是年納烏西戈奈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68/367年。
[2] 即亞歷山大二世,在位時間為公元前370-368年。
[3] 馬其頓人在色雷斯的殖民地之一。
[4] 即亞歷山大二世的內弟。
75.距今[102年]前[1],弗西斯人[控制]德爾菲的[神諭所],是年科菲索多魯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66/365年。
76.距今□□□年前, 提莫塞烏斯卒,享年90歲,是年□□□□□□在雅典執(zhí)為政官。
77.距今□□□年前[1],[阿閔塔斯之子]腓力在馬其頓稱王,阿塔薛西斯亡,其子奧克斯繼位,是年□□□□□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疑為公元前360/359年。
78.[距今]93年前[1],□□□□□[在雅典]獲獎,是年阿伽索克勒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57/356年。
79.[距今]91年前[1],□□□□□□□[發(fā)生],是年卡里斯特[拉泰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于此。
[1] 即公元前355/354年。
80.距今□□年前,是年□□□□□□[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乙
1.距今72年前[1],[腓力亡],亞歷山大[2]登基,是年庇多德魯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36/335年。
[2] 即亞歷山大大帝。
《帕羅斯碑》碑文乙摹本,原碑藏于希臘帕羅斯博物館。
2.距今71年前[1],亞歷山大出兵攻打特里巴利人[2]與伊利里亞人;底比斯人起義并圍困駐軍,亞歷山大返回,武裝占領底比斯城,并將其夷為平地,是年埃烏阿伊奈圖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35/334年。
[2] 色雷斯地區(qū)的民族。
3.距今70年前[1],亞歷山大進入亞細亞;戈拉尼庫斯[2]之戰(zhàn)、亞歷山大與大流士間的伊蘇斯[3]之戰(zhàn)爆發(fā),是年克特西克萊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34/333年。
[2] 小亞西北部的河名(現(xiàn)今之科賈巴什),亞歷山大于此首次戰(zhàn)勝波斯人。
[3] 西里西亞東南部的一座城市。
4.距今69年前[1],亞歷山大占領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埃及,是年尼科克拉泰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33/332年。
5.距今68年前[1],亞歷山大與大流士在阿爾貝拉交戰(zhàn),亞歷山大獲勝;他攻克巴比倫,解散諸聯(lián)盟,建亞歷山大城[2],是年尼克圖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32/331年。
[2] 舊譯為“亞歷山大里亞”。亞歷山大遠征亞洲期間,建有多座以其名字命名的城池。公元前331年建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最為著名。
6.距今66年前[1],卡里普斯[2]演示占星術[3];亞歷山大擒獲大流士,絞殺貝蘇斯,是年阿里斯多豐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30/329年。
[2] 西齊庫斯人。在雅典期間,卡里普斯曾與亞里士多德一同從事過研究,提出了1年為365又四分之一天的學說,并改進了科尼杜斯的埃烏多克蘇斯關于日月星辰的運行理論。
[3] 古代天文研究多以占星術為要,因古人認為,天體關乎到不同的神祇,并影響著地球。
7.距今64年前[1],戲劇作家費勒蒙獲獎,是年埃烏提克里代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希臘人在塔納伊斯[2]附近建城。
[1] 即公元前328/327年。
[2] 地處西徐亞,是為歐洲與亞洲的界河。河口附近的塔納伊斯城因河得名。
8.距今60年前[1],亞歷山大亡,托勒密[2]入主埃及,是年赫格西烏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24/323年。
[2] 即托勒密一世。
9.距今59年前[1],雅典人[2]在拉米亞附近與安提帕特[3]交戰(zhàn);馬其頓人與雅典人在阿摩哥斯海戰(zhàn),馬其頓人獲勝,是年科費索多魯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23/322年。
[2] 據狄奧多魯斯《歷史文庫》(XVII, 111. 3)記載,拉米亞一役,是以雅典為首的希臘聯(lián)軍與安提帕特交戰(zhàn)。
[3] 亞歷山大的部將。
10.距今58年前[1],安提帕特占領雅典,托勒密派奧費拉斯到庫勒內,是年費羅克萊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22/321年。
11.距今57年前[1],安提戈努斯進入亞細亞;亞歷山大葬于孟菲斯;貝爾迪卡斯[2]出征埃及,亡;克拉特魯斯[3]、哲人亞里士多德卒(享年50歲[4]),是年阿爾基普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托勒密返回到庫勒內。
[1] 即公元前321/320年。
[2] 馬其頓貴族。
[3] 亞歷山大的部將,曾在伊蘇斯一役指揮馬其頓的左翼方陣。
[4] 亞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卒年應為62歲或63歲,是年菲羅克勒斯為雅典執(zhí)政官。
12.距今55年前[1],安提帕特亡,卡山德爾[2]撤離馬其頓,阿里達伊烏斯圍困西齊庫斯;托勒密占領敘利亞與腓尼基,是年阿波羅多魯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同年,敘拉古人推舉阿伽索克勒斯[3]為西西里諸要塞的全權指揮官。
[1] 即公元前319/318年。
[2] 安提帕特的長子。
[3] 早年隨父移民敘拉古。約在公元前317-289年間,相繼為王為僭主。
13.距今53年前[1],克雷伊圖斯與尼卡托爾[2]在凱爾克多尼亞人的神廟附近海戰(zhàn),德摩特里烏斯[3]在雅典制訂法律,是年德摩戈奈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17/316年。
[2] 塞琉古一世的別號,意為“征服者”。
[3] 雅典哲學家、演說家與政治家,可能還出任過將軍一職;公元前318年,因親傍馬其頓人被判死罪,后在卡山德爾的扶植下統(tǒng)治雅典達10年之久。其間,他制訂了一系列的法律。當馬其頓人“困城者”德摩特里烏斯占領雅典后,他逃到彼奧提亞。據載,他曾建議托勒密一世在亞歷山大城創(chuàng)設學宮(Museion)及圖書館,并承擔了部分的籌建工作。托勒密二世繼位后,他被放逐到上埃及,終老他鄉(xiāng)。
14.距今52年前[1],卡山德爾返回馬其頓,底比斯重建,奧林比亞斯[2]亡,卡山德爾城建立,阿伽索克勒斯為敘拉古僭主[3],是年德摩克勒伊代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戲劇家米南德在雅典首次獲獎。
[1] 即公元前316/315年。
[2] 即亞歷山大的母親。
[3] 據狄奧多魯斯《歷史文庫》(XIX, 2. 1),阿伽索克勒斯是在德摩戈奈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的那一年(公元前317/316年)成為敘拉古僭主的。所差1年,說明銘文作者并未把其撰述的那一年計算在內。
15.距今49年前[1],詩人索西法奈斯亡,享年45歲,是年特奧弗拉斯圖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公元前313/312年。
16.距今48年前[1],日有食之;[2]托勒密于伽扎擊敗德摩特里烏斯并派塞琉古到巴比倫,是年西摩尼戴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12/311年。
[2] 據狄奧多魯斯《歷史文庫》(XX, 5. 5-6. 3)記載,阿伽索克勒斯及其部下逃離敘拉古后,“翌日,日有食之;天漆黑,繁星遍現(xiàn)”。經推算,此次日食發(fā)生在公元前310年8月15日(參見《劍橋古代史》第7卷,第625頁,1954年修訂版)。所差1年,說明該條銘文在紀年方法上包括了基年。
17.距今47年前[1],尼克科雷昂[2]亡,托勒密占領科斯島,是年西摩尼戴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11/310年。
[2] 公元前4世紀人,亞歷山大遠征亞洲時在薩拉米為王,先后臣服于亞歷山大與托勒密。
18.距今46年前[1],亞歷山大之子[亞歷山大][2]以及另一子赫拉克勒斯——阿爾塔巴祖斯[3]之女[4]所生——亡,是年西埃羅姆內蒙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10/309年。
[2] 即亞歷山大四世,亞歷山大的遺腹子。
[3] 波斯貴族。
[4] 即巴爾吉內。公元前354年,她曾隨父流亡到馬其頓,受到腓力王的款待,并與比她小7、8歲的亞歷山大邂逅。伊蘇斯一役,大流士戰(zhàn)敗,巴爾吉內與大流士的妻妾淪為階下囚。亞歷山大舊情未忘,他不僅善待而且迎娶了當時守寡的巴爾吉內。亞歷山大死后,巴爾吉內與其子赫拉克勒斯因王位之爭而遭戕殺。
19.[距今45年前] [1],呂西馬庫斯城[2]建立,奧費拉斯進攻迦太基□□□□□□□;托勒密二世生于科斯島;克雷奧帕特拉[3]亡于薩爾狄斯□□□□□,是年德摩特里烏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09/308年。
[2] 為亞歷山大的部將呂西馬庫斯在科爾索奈斯島所建。
[3] 即亞歷山大的姐姐。
20.[距今44年前] [1],安提戈努斯之子德摩特里烏斯圍困并占領比拉埃烏斯港□□□□,是年卡伊里姆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2]
[1] 即公元前308/307年。
[2] 據狄奧多魯斯《歷史文庫》(XX. 45)記載,德摩特里烏斯占領比拉埃烏斯港的時間為公元前307-306年,其時阿納克西克拉泰斯為雅典執(zhí)政官。
21.距今[4]3年前[1],德摩特里烏斯把姆尼基亞[2]夷為平地,并占領塞浦路斯□□□□□□,是年阿納克西克拉泰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07/306年。
[2] 地在比拉埃烏斯港附近,阿爾特米斯之女姆尼基亞的神廟坐落于此。
22.距今□□年前[1],詩人索西法奈斯生,是年科洛伊布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06/305年。
23.距今41年前[1],羅德斯被困,[2]托勒密登基,是年埃烏科塞尼布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05/304年。
[2] 德摩特里烏斯因圍困該島而得綽號“困城者”。
24.[距今40年前] [1],伊奧尼亞發(fā)生地震,[德]摩特里烏斯依據□□□□□和約占領卡爾基斯,是年費萊克勒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04/303年。
25.距今39年前 [1],[彗星]現(xiàn)[2];呂西馬庫斯穿越亞細亞,是年萊奧特拉圖斯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303/302年。
[2] 此次天象記錄并不見于其他史料。
26.距今□□年前[1],卡山德爾與德摩特里烏斯簽訂休戰(zhàn)條約□□□□□□□□□。
[1] 即公元前302/301年。
27.距今35年前[1],[德摩特里烏斯之□□□□前往卡爾基斯,雅典人□□□□□□,卡山德爾□□□□□□□],托勒密□□□□□□□□,[是年埃烏科特蒙在雅典為執(zhí)政官]。
[1] 即公元前299/298年。
[作者張強,東北師范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教授130024]
(責任編輯:吳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