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中國摩托行業(yè)“霸主”,如何變成“無資可破”的空殼
3月14日上午不到8點半,孫鵬來到位于濟南市和平路的中國輕騎集團辦公樓第六會議室。房間里已被擠得滿滿當當,到會者都是輕騎集團的職工。他們約定當天去省委,要求發(fā)放企業(yè)所欠的集資款并補繳醫(yī)療和養(yǎng)老保險。
中國輕騎集團幾年前已陷入破產邊緣。同大部分職工一樣,孫鵬已下崗多年,目前只有每月278元的生活費。
當天下午兩點,在山東省委信訪辦的安排下,職工們推選出五名代表,與濟南市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見面。在見面會上,市國資委領導表示,目前輕騎集團根本“無資可破”。
這個拖欠了職工幾十個月工資、至今還欠著數億元集資款的企業(yè),曾是輕騎人的驕傲。1998年前,輕騎集團旗下?lián)碛腥疑鲜泄尽?00多家下屬公司,員工10萬多名。那時,在輕騎上班很令人羨慕,普通員工每個月的收入至少是同市其他國有企業(yè)員工的一倍以上,1995年、1996年還有過多發(fā)兩個月工資的記錄。
但現(xiàn)在,賴以安身立命的輕騎集團嚴重資不抵債,早已支離破碎。子公司散的散,改制的改制,其中較為優(yōu)質的濟南輕騎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碼:600698,下稱輕騎股份)已徹底脫離輕騎集團,于去年12月7日被中國兵器裝備集團重組。
“輕騎集團現(xiàn)在只剩下一個空殼了?!甭毠冋f,集團2742名職工中,在崗的只有四五十人。
在輕騎人看來,導致輕騎集團陷入目前困境的始作俑者,正是已于去年底被“雙規(guī)”的董事長張家?guī)X。
成敗張家?guī)X
在張家?guī)X被“雙規(guī)”之后,輕騎集團接受有關部門調查詢問的有幾十人,其中包括多名高管。
《財經》記者獲悉,張家?guī)X案涉及十多年前的一筆信用證貸款。1995年至1997年,輕騎集團及其子公司輕騎股份、濟南輕騎外貿公司曾在中國銀行濟南分行開具買方信用證,由中國銀行向輕騎集團指定的海外交易方墊付了折合人民幣十多億元的款項。這些款項大部分至今未還,濟南輕騎因此背負巨額債務,輕騎集團則涉嫌虛構貿易背景獲得信用證。
其時,張家?guī)X身兼數職,不僅是輕騎集團董事長,還兼任輕騎股份的總經理;后者曾是上海證交所著名的績優(yōu)股。
前身為濟南輕騎摩托車總廠的輕騎集團,在1984年張家?guī)X上任時,還是個資產不足2000萬元的國營小廠。張家?guī)X在任的23年中,濟南輕騎的發(fā)展軌跡呈一條拋物線狀,從谷底攀至巔峰后加速墜入深淵。
1993年12月6日,輕騎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這是中國摩托車行業(yè)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濟南最早的上市公司。僅半年后,輕騎股份又成功發(fā)行B股,成為山東省首個發(fā)行A、B股股票的上市公司。當年,公司主營業(yè)務收入達到33億元,凈利潤4.7億元。此后,輕騎股份連續(xù)三年成為全國摩托車行業(yè)的“霸主”,張家?guī)X本人也獲選為“全國優(yōu)秀企業(yè)家”、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由于張家?guī)X彼時身兼二任,既是上市公司董事長,又是集團公司董事長,在集團內部可謂說一不二。從股市募得的大量資金被集團調用,開展了大規(guī)模多元化的投資。輕騎集團先后在廣東、海南、上海等地興建摩托車廠,并購瓊海藥、新大洲等多家企業(yè),與日本鈴木公司、意大利艾得勒公司開辦合資企業(yè)。
一系列的并購擴張行為,使輕騎集團成了控股三家上市公司、總計100多家企業(yè)、擁有150億元資產的大型企業(yè)集團,輕騎集團的生產規(guī)模、品牌影響等達到巔峰。
然而,“其興也勃,其衰也忽”。從1998年開始,輕騎股份的經營業(yè)績一瀉千里;1999年主營業(yè)務收入9億元,不到上年的50%,每股收益由上年的0.34元急速下滑為0.02元。
這其中固然不乏國內摩托車市場競爭加劇、價格下跌過猛等因素,但導致濟南輕騎走下坡路的更直接原因,是來自證監(jiān)會的處罰。因違規(guī)炒作旗下股票、違規(guī)參與股權交易、利用內幕信息買賣股票等行為,1999年11月,中國證監(jiān)會對濟南輕騎做出嚴厲處罰,輕騎集團被處以1億多元罰金,張家?guī)X等則被禁入證券市場三年。張被迫辭去濟南輕騎、ST海藥上市公司董事長及董事職務。
2000年,“輕騎系”企業(yè)全面虧損,輕騎股份虧損2.7億元之巨。之后,輕騎集團挪用上市公司資金25億元資金的重大違規(guī)事件曝光。至2002年,公司全年虧損34.055億元,輕騎股份淪為ST輕騎,新大洲、海南海藥兩家公司則相繼脫離輕騎集團。
因連續(xù)三年虧損,輕騎股份于2003年5月19日起被暫停上市長達15個月;其間,更因債權人主張債權一度徘徊在退市破產的邊緣。
連遭重創(chuàng)之后,張家?guī)X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還曾將公司遭遇困難的主要原因歸結為“1億元罰金”,并稱企業(yè)運營正常,暗示只要他本人還在,輕騎就一定能渡過難關。然而,輕騎再也沒能續(xù)寫當年輝煌。2003年9月23日,張家?guī)X因對濟南輕騎2000年以前年報發(fā)生的信息披露重大遺漏和多處虛假陳述負有直接責任,再度受到中國證監(jiān)會的處罰。
衰敗拋物線
高達1億元的罰金,與其說是導致輕騎集團轟然坍塌的主要原因,不如說是壓倒輕騎的“最后一根稻草”。早在證監(jiān)會介入之前,輕騎已因張家?guī)X的肆意擴張而不堪重負。
無論在企業(yè)界還是在輕騎的員工看來,輕騎集團,“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企業(yè)由張家?guī)X一手壯大步入輝煌,也因他的失誤而一敗涂地。
跟張家?guī)X相熟的人說,張家?guī)X膽子大,腦子好使,能說會道,說一不二。這種性格在企業(yè)剛起步時顯得很有魄力,而集團膨脹到一定規(guī)模后,就逐漸變成獨斷專行、唯我獨尊。
“張家?guī)X做企業(yè)的思路,就是‘先做大再做強’?!痹p騎集團一高管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稱,張當年認為,做大企業(yè)的捷徑就是兼并擴張。不幸的是,這種擴張絕大多數被證明屬于大量低層次的收購兼并,這是輕騎集團衰落的主因。
職工們告訴記者,作為優(yōu)質資產被兵裝集團重組的輕騎股份,前身是輕騎集團核心層的三個分廠(第一總裝廠、第二總裝廠及發(fā)動機廠),至今還在正常生產,效益還不錯。而膨脹時期兼并的絕大多數企業(yè),不是瀕于破產就是虧損多年,現(xiàn)在沒有一個存活。
擴張過度造成資金鏈的緊張,并購的公司相繼發(fā)生債務危機。為了彌補資金缺口,輕騎集團從輕騎股份抽取了大量資金,由此引發(fā)了“輕騎系”股票在市場上的崩塌,這反過來加劇了輕騎的困境。
實際上,自上市以來,輕騎股份與輕騎集團長期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兩公司同屬濟南市國資局,兩者的決策人甚至中層干部幾乎完全重疊。
一位業(yè)內資深人士認為,由于大股東與上市公司在人財物上三不分,一股獨大,一人說了算,上市公司董事會、監(jiān)事會形同虛設。對于輕騎集團,輕騎股份的作用一是為輕騎集團融資,二是充當摩托車組裝車間。
輕騎股份1993年改制上市。濟南輕騎上市后募集資金中,有3億元被用于輕騎集團還債。1997年,輕騎股份發(fā)行B股募集的10億余元資金,當年就被輕騎集團占用了6億元。
一位曾和張家?guī)X共事多年的輕騎集團高管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輕騎集團的決策失誤主要由張家?guī)X承擔。“輕騎到了現(xiàn)在這個地步,主要是管理企業(yè)實行的是‘國王制’,不是‘總統(tǒng)制’。沒有監(jiān)督,自己既是總裁又是黨委書記,還是董事長,所有權力集于一身,自己干活自己下結論、自己監(jiān)督,這樣能干好嗎?”
不過,擴張失誤責任完全由張家?guī)X一人承擔,也并不公平。職工們表示,當年收購很多濟南市資不抵債的企業(yè),其中多有政府行為,結果可想而知。
從統(tǒng)計數據看,輕騎是從1998年開始走下坡路的;但在輕騎內部人看來,企業(yè)的衰敗其實早有征兆。輕騎集團一開始就沒有進入正規(guī)管理,其發(fā)展的動力是資金推動型的“猛貸款”。企業(yè)將廠房、地皮重復抵押給不同的銀行貸款,后來又把職工的房產證收上去給企業(yè)貸款,再后來就向職工集資。
從1993年開始,輕騎集團向職工進行多種名目的集資。1995年上馬青島工業(yè)園的項目,輕騎集團稱項目將在香港上市。為了鼓動職工集資,還喊出“今天借你一滴水,明天還你一桶油”、“最后一次發(fā)財的機會”等充滿誘惑力的口號。然而,這些為項目上市的集資款,一分錢都沒有投到青島工業(yè)園。
這些年,輕騎集團向職工的集資借款多達6.3億元。至今,職工的集資款一分也沒有償還。
輕騎集團管理之粗放,外人很難想象?!耙粋€企業(yè)居然沒有成本核算?!痹p騎集團總公司技術部的一位職員透露,早在1995年,任何一種型號的整車,沒有人能說出它有多少個零部件,它的成本是多少;技術部所做的工作,就是拆生產出的整車數零部件,一個個登記,測算整車成本。
種種隱患,在被中國證監(jiān)會重罰之后一一暴露。在職工們看來,重罰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破產程序尚未啟動
2001年以來,輕騎股份便試圖引入外資來重整旗鼓;此后五年,先后三次曝出與重組有關的消息,但均未成功。
直到去年12月7日,輕騎股份的重組歷程終于宣告結束。原第一大股東濟南市國資委將其持有的39748.8萬股國家股權行政劃轉給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目前,兵裝集團持有21298.8萬股,占總股本的21.92%,為輕騎股份第一大股東。
工商資料顯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輕騎股份的資產總計約6.856億元,在其他應收款項中,輕騎集團占用仍達6.629億元。
自去年傳出輕騎股份重組的消息,三四月間,濟南市審計局的審計組進駐輕騎集團,發(fā)現(xiàn)諸多問題。其間,裝有防盜門的集團財務室的兩臺存有大量財務數據的電腦硬盤丟失。記者從審計局企業(yè)改革改組處獲知,對輕騎集團的審計目前仍在進行中。
有消息稱,集團虧損達37億元,但實際遠不止這個數。
對于輕騎集團,濟南市政府有關部門曾一度有意讓其進入破產程序,去年10月,濟南市政府下文,成立了輕騎集團破產善后處理辦公室,但現(xiàn)在已生變數。濟南市國資委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當時進駐輕騎的是改制領導小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聘請中介機構對企業(yè)資產進行審計,而改制領導小組也已撤出。
今年1月27日,濟南市國資委明確承諾,將在2007年12月底前,對職工的各項欠費,按照法律程序逐一清償完畢。有媒體據此判斷“輕騎集團已進入破產倒計時”。然而《財經》記者獲悉,濟南市政府對輕騎集團如何處理,目前尚無明確答案。
3月14日,濟南市國資委相關部門的領導在接待上訪職工代表時明確表示,輕騎集團“因資產不明晰,企業(yè)已經無資可破”。
不過,據《財經》記者了解,輕騎集團目前至少還有位于濟南市高新開發(fā)區(qū)的合資企業(yè)輕騎鈴木,該企業(yè)至今仍在正常生產。來自其官方網站上的資料顯示,2005年11月,濟南鈴木如期完成了二期擴建工程,摩托車年生產能力超過50萬輛,年產值超過20億元,年利稅過5億元。
《財經》今年3月披露張家?guī)X被“雙規(guī)”的消息后,曾有媒體報道,兵裝集團重組輕騎股份后,輕騎集團下屬合資公司輕騎鈴木等優(yōu)質資產也將隨股改和資產置換,注入上市公司。
對此,濟南輕騎在3月5日作出有關說明,兵裝集團表示,目前沒有實施和計劃進行“資產置換”以及將輕騎集團下屬合資公司輕騎鈴木等優(yōu)質資產注入濟南輕騎的方案。
本刊記者于寧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