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學國際貿(mào)易
北理工大學生足球隊的前身是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樂部,2000年由于他們面臨高中畢業(yè),在一次集體性的艱難抉擇前,作為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校隊,人民大學是最順理成章的選擇。不過,人大那時已有自己的校隊,再接收一個,有些勉為其難;其他一些有興趣的院校也多是選擇其中的幾個人。這時,時任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的楊賓從校友那里聽說了這件事,對理工大學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正中下懷的好事。
雙方協(xié)議的達成似乎并不是一件過于復雜的事,然而,橫亙在他們面前的卻有一個嚴峻的考驗,即這些孩子必須要在當年的高考中全部達標,符合國家對于體育特長生的要求。幸運的是,20個人全都做到了。
這支隊伍被單獨分班,專業(yè)是國際貿(mào)易。單獨分班主要是從方便訓練的角度考慮的,國際貿(mào)易的專業(yè)設置也是出于一個很實際的需要,因為在理工大這樣的理科院校,這是一個難得的文理兼收的專業(yè)。
在學校,他們的生活和一般學生沒什么兩樣。非要找一些特殊之處,清展出操也許算一個,同一般專業(yè)隊出操不同的是,從7點到7點20,他們有一個出操展讀,用來讀英語。目前,隊伍中已經(jīng)有相當多的人通過了英語六級測試。
鑒于比賽會耽誤很多功課,學校將他們的在校時間定為5年,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希望他們能有一個貨真價實的文憑。有關(guān)領導也在考慮,能否對他們實行完全的學分制,并且給與他們更為充分的選修自由。
沖上去不給錢
進入中甲聯(lián)賽后,學生軍能否抵擋住金錢的誘惑,成為很多人擔心的問題。作為業(yè)余球員,學校給每個隊員的補助是每月400元到800元,沖甲成功,免除了學雜費,并有一定的獎學金。能夠不向家里要錢完成學業(yè),很多隊員都感到驕傲。對于金錢的誘惑,學校方面并不擔心,而是給予隊員充分的信任。北理工副校長楊賓告訴記者,他們從來不為學生保管手機,即使在比賽期間也是如此。事實上,乙級聯(lián)賽半決賽之前,很多隊員都接到了莫名電話,給他們做“工作”,學生們不假思索地拒絕了,并且向領導匯報。大家從心里珍惜他們的大學生頭銜,捍衛(wèi)自己的榮譽是至高無上的事情。
學校始終堅持這樣的前提,即學生身份不能改變,非盈利性質(zhì)足球俱樂部本質(zhì)不變。
目前,隊伍面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比如專業(yè)隊醫(yī),隊員的伙食,作為中甲賽場的體育館的改造問題等,這一切,無疑都需要資金的運作。由于堅持隊員的學生身份,也決定了今后對于球隊的管理仍然是按照學生的要求來進行,而不會以物質(zhì)刺激為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