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先生總共寫了四個賈府小姐,她們性格迥異,才華橫溢,但都擺脫不了“原應(yīng)嘆息”的命運,其中,著墨最多的要數(shù)三小姐探春了,她也是曹雪芹正面形象描寫的最鮮活飽滿的一位賈府小姐了。
賈探春是庶出,為賈政的小老婆趙姨娘所生,但她不承認(rèn),不正視自己的生身母親,她曾說:“我只記得老爺太太,別人我一概不管?!彼€博得了諢名叫“玫瑰花”,意思是此人雖生得美麗出眾,可是性情象是帶刺的玫瑰花一樣近不得,惹不得,在思想上與同是庶出的姐妹“二木頭”迎春,形成鮮明對比。
她初次出場,作者是通過黛玉的眼睛這樣描繪她的:“削肩細(xì)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彼髂芨桑行臋C(jī),能決斷,連鳳姐和王夫人都畏她幾分,讓她幾分。抄檢大觀園,在探春看來,“引出這等丑態(tài)”比什么都嚴(yán)重。她“命眾丫鬟秉燭開門而待?!敝辉S別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許別人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而且說到做到,絕無回旋余地。這也是為了在婢仆面前竭力維護(hù)作主子的威信與尊嚴(yán)?!靶膬?nèi)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這一點,動手動腳,所以當(dāng)場挨了一記巴掌。
有人說過,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有兩面性,一個是自然的我,一個是社會的我。我覺得,探春身上這種兩面性是非常明顯的,在她身上自尊與自卑同時存在。一方面,她是賈府的主子姑娘,享有封建貴族的一切特權(quán);另一方面,她又是封建社會最讓人看不起的姨娘所生,為世俗所輕;一方面,她是非常自強,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贏得別人的尊重,維護(hù)自己的尊嚴(yán),另一方面,由于身上這種抹不去的身世印記,內(nèi)心深處也隱藏著強烈的自卑感。所以,她喊自己的生母為“姨娘”,而喊正室太太為“母親”,把自己的親舅舅當(dāng)作奴才對待。
探春啊,無奈是個女兒身,又有著深深的封建等級意識,在自己命運的安排上,她惟有遵同。就這樣,她滿腹的志向終于未遂,她傾懷的才能無從施展,于清明時節(jié)在江邊和家人涕淚相對,她要出海遠(yuǎn)嫁了,而且,她再也沒有回來。
一切隨著那船槳激蕩的江水,四蹄奔揚起的塵土,全部被埋在記憶之中了?!翱挚迵p殘年告爹娘,休把兒牽念”分別時對爹娘的告慰,千言萬語融入一言中,所有的游子離別前都是這樣一句“勿牽掛”,但是很清楚,分離之后依然會兩地掛牽,依然相思成災(zāi)。我仿佛看到了探春遠(yuǎn)嫁的臨別之期,她如何強抑悲痛,無數(shù)次的回頭望斷家鄉(xiāng)路!“念去去,千里煙波?!敝荒軐⒆约旱膲粝虢唤o東風(fēng)了。在她們生活的“那一時代”,再優(yōu)秀的女子也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她們的花季,她們的青春,她們的才華,都是物品,是交換、進(jìn)貢的最佳禮品。西施、昭君、貂嬋哪位能逃脫這種命運?探春也只有讓人“嘆”了!
探春,你這飄散的風(fēng)箏,悲凄的玫瑰花啊!你又有多少淚水拋灑天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