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總部設在美國加州的搜索引擎巨頭“谷歌”(Google),在自己的網頁上設置了100多顆“谷歌炸彈”(又稱“鏈接炸彈”),它們以回答問題為幌子,為廣大因特網用戶提供通向不相關網站的鏈接。
所謂“谷歌炸彈”,指的是被一些聰明的局外人所操縱、用以檢索諷刺或抨擊性評論的軟件程序。當網民們以不同語種輸入“失敗”、“慘敗”和“悲慘”之類的詞語進行查詢時,結果會鏈接到不同國家的現任或前任領導人的資料庫上去。例如,當你搜索“慘敗”一詞時,谷歌網頁就會將你引向兩位政治人物——美國總統(tǒng)喬治·布什和以色列總理埃胡德·奧爾默特;在查詢“法國軍事勝利”這一詞組時,谷歌就會將你引向“失敗”一詞;而當俄羅斯的網民在鍵入“人民的敵人”一詞時,谷歌往往會把他們引到普京總統(tǒng)的傳記上去。
盡管谷歌幾年前就知道有所謂“鏈接炸彈”,并因此引起過人們對該公司的質疑,但它以前一直表示不愿拆除這些炸彈,原因是據說它不想干擾因特網搜索模式的客觀性。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以為他們得到的查詢結果就是谷歌的觀點,或以為谷歌為這些問題預設了查詢結果,因而對谷歌的質疑不斷升級,甚至引起某些法律糾紛。在這種情況下,谷歌公司最近不得不在其博客上公開宣稱,他們通過對網站結構的深入分析,決定將拆除這些“谷歌炸彈”,以便最大限度地削弱這些炸彈的負面影響。
據悉,谷歌的工程師們并不是用手來拆除這些炸彈,而是開發(fā)了一種運算法則來清除它們。在谷歌公司任要職的瑞安·莫爾頓和肯德拉·卡拉蒂尼在博客上寫道:“電腦能以極快的速度處理大量數據,而強大的運算法則通常可以用多種不同的語言進行高效率的工作。谷歌是根據包括關鍵詞和網站受歡迎程度在內的數學模式來列出搜索結果的。一種好的運算法則有助于查出許多不同語言的谷歌炸彈。”
但是,谷歌同時也提醒廣大網民,一些“鏈接炸彈”有時能突破他們的運算法則,因而“谷歌炸彈”的某些負面影響,在短時間內可能不會完全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