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鴻門宴》的第二課時,內(nèi)容是分析人物形象。我首先說:“《鴻門宴》是個大舞臺,誰是演技最高超的演員?誰是演技最不過關(guān)的演員?誰是操作難度最大的演員?幕后導(dǎo)演又是誰?現(xiàn)在要進行奧斯卡評選,請各位評委發(fā)表意見?!碑?dāng)四個問題一拋出,教室中立即彌漫著驚奇興奮的情緒,作為教師的我明顯感受到學(xué)生們參與的熱情。
“劉邦的演技最高超?!币粋€學(xué)生急不可耐地說。
“從哪里可以看出?”
“他隨機應(yīng)變,善攏人心?!?/p>
“劉邦先行入關(guān)后,駐軍霸上,項羽聞訊欲擊之。當(dāng)時,劉邦的10萬之眾顯然不敵項羽的40萬大軍,誰知項伯竟夜訪沛公軍營。猶如抓到一根救命稻草,劉邦三言兩語竟使項伯成了‘自己人’。他先是向張良摸對方情況:‘君安與項伯有故?’之后,又是‘奉卮酒為壽’,又是‘約為婚姻’,并且不忘表白對項羽的一片忠心,真是情切切、意惶惶!讓項伯心甘情愿地為他解難。于是項伯力勸項羽‘善遇’劉邦,并于項莊舞劍時公開‘翼蔽沛公’,項伯可是項羽的季父!劉邦善攏人心由此可見?!?/p>
生:“他有平民風(fēng)范,善于納諫。”
“在《鴻門宴》中,劉邦三次發(fā)出‘為之奈何’的疑問。一是知道項羽將攻打自己后,二是明白自己的勢力不如項羽后,三是‘偷跑’時。前兩次是明白了自己行為的失誤,積極向張良真誠討教,并及時糾正了錯誤。這無疑也使張良生出‘知遇’之感。后一次,其實主意已定,問樊噲,是同部下談心,使雙方距離更近,從而使樊噲更感溫暖?!?/p>
生:“他慮事周全,深得‘臣心’?!?/p>
“鴻”宴上,波瀾迭起,范增必欲置劉邦于死地,最后演變成刀光劍影,沛公命在旦夕!樊噲出場了,一見張良就是‘今日之事何如’,沒有寒暄,只有關(guān)切?!似纫?臣請入,與之同命。’其性急、其情切、其意重,充分顯示了樊噲與劉邦生死與共的手足之情,君臣之誼,由此可見劉邦平時之為人。再則,樊噲的一番慷慨陳詞,和劉邦前面的表白幾乎一致,分明經(jīng)過了認真的‘排練’,由此又可見劉邦和他那個集團的上下一心及慮事之周全:都這么說,項羽不信也得信啊!
生:“他堅忍克己,爭取民心。”
“真正的王者風(fēng)范,不僅是一種領(lǐng)袖氣質(zhì),還要去爭取最廣大民眾的支持。劉邦深知這一點。他人關(guān)后,采用張良的建議,封秦之‘府庫’,不取分文,并當(dāng)眾宣布:‘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同時派人四處宣傳,秦人大喜,獻上牛羊酒食犒勞軍士,劉邦卻推辭不受。范增說劉邦‘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取……此其志不在小?!鴦钤谏綎|時‘貪于財貨,好美姬’,為達目的,他懂得了克制自己,順應(yīng)民心?!?/p>
“演技最不過關(guān)的演員是誰?”
生:“項羽?!?/p>
“他的豪放令人欽佩。鴻門宴上,也顯示了青年項羽作為王者的豪放之氣。”
“沛公入關(guān)后,曹無傷派人來報告‘沛公欲王關(guān)中’。項羽大怒‘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顯示了王者的氣魄和對自己力量的充分自信。這并不是盲目的自大,而是建立在以往實踐基礎(chǔ)上的自信。他從起事開始,不斷攻城略地、拔營下寨,實力劇增的戰(zhàn)爭生涯中練就了惟我獨尊、誰與爭鋒的氣勢?!?/p>
“面對勇猛過人、無禮闖帳的樊噲,項羽不生氣,反而稱其為‘壯士’,‘賜之卮酒’與‘彘肩’,表現(xiàn)了項羽作為王者的容人之量,惜才之心。樊噲的慷慨陳詞后,項羽并非當(dāng)即表態(tài),也給了自己一個思考的空間?!?/p>
“誰是操作難度最大的演員?”
生:“張良?!?/p>
“因為范增要殺掉劉邦,張良要保護沛公。就當(dāng)時形勢而言,項羽‘兵四十萬’,而劉邦‘兵十萬’,且項軍經(jīng)驗豐富,驍勇善戰(zhàn),殺死劉邦,應(yīng)是輕而易舉。且劉邦只帶百余人親赴鴻門,算是進了人家的一畝二三分地,處死劉邦如探囊取物般容易。張良畢竟不是等閑之輩。他利用與項梁的私交,借其口舌傳話給項羽,巧妙地澆滅了項王心頭的熊熊怒火,使其打消了‘擊破沛公軍’的念頭。這一步為鴻門宴劉邦的逃脫鋪平了道路,如果沒有張良此計,項羽一見劉邦就得叫他身首異處,絕無活命的機會。張良見項莊舞劍,想借機殺死劉邦,看準了時機,招呼樊噲闖帳,樊噲指責(zé)項羽,開脫劉邦,更加動搖了項羽殺劉邦之心。劉邦終于從殺機四伏的鴻門宴逃脫?!?/p>
“幕后導(dǎo)演又是誰?”
生:“范增?!?/p>
“范增要殺掉劉邦,但因為項王的動搖,急壞了范增,他多次使眼色,‘舉所佩玉塊以示之者三’,而‘項王默然不應(yīng)’,他已被劉邦花言巧語所迷,不忍殺之。范增的頭腦非常清醒,明白放虎歸山,必留后患,殺劉邦的決心也異常堅定,在暗示無效之后,當(dāng)機立斷,派項莊舞劍,想借機殺死劉邦。這一計本是高明之至,于推杯換盞之際,舞劍助興之時,寒光一閃人頭落地,即便項王想攔也為時已晚。誰知此計被小人項伯識破,他為私人之利而翼蔽沛公,使‘莊不得擊’,范增的計策終于又一次失敗了。”
教后:用如此學(xué)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學(xué)生的參與熱情高,思維活躍,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肥西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