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與笛有緣。記得上小學時,看歌舞團演出,當演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時,我被那優(yōu)美動聽的笛子伴奏聲深深感動了。那一年去趕大理三月街,往返走了三十公里路。我用舍不得花的車費和零用錢,買回了一支心愛的竹笛。
每天放學回家,做完作業(yè)后,我都要拿出笛子,練幾曲。隨著歲月的增長,我的笛子也慢慢地吹出個譜來。上中學時,經(jīng)常上山下鄉(xiāng),支農(nóng)收種。每次出發(fā)前,我都忘不了在背包上小心地插好那支心愛的竹笛。笛聲伴隨我走過了金色的學生時代。十七歲那年,我加入援越抗美支前筑路的行列。這支心愛的小竹笛,又伴隨我走遍了滇南邊陲的山山水水。追隨著支前筑路隊伍的足跡,從紅河岸邊到藤條江畔,從五老河到阿墨江,到處飄蕩著歡快激越、悠揚留連的笛聲……
在漫漫的人生路上,這支小小的竹笛,伴隨著我,參加了文藝宣傳隊。從學校到農(nóng)村,從工廠到部隊,從下關(guān)工人禮堂到大理軍部劇場,從蒼洱大地到省藝術(shù)劇院,我用這支心愛的小竹笛,為廣大工農(nóng)兵和人民大眾,演奏了一曲曲時代的心聲。那時,面對座無虛席的滿場觀眾,在熱烈的掌聲中,我傾心盡力,吹奏當年我最喜愛的笛子獨奏曲:《我是一個兵》、《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當我一人獨處,靜下心來。有所牽掛,有所思念時,我又會情不自禁地拿出笛來,吹奏起那令人揪心的陜北民歌《蘭花花》,那充滿無限深情的《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多年以來,我與笛情緣難解。笛伴我走過了坎坷曲折的人生之路。笛與我一同嘗盡了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一同度過了多少個難眠的夜晚……笛聲是我的心聲,是我心底蘊藏的情愫。它真實地表露了我的喜怒哀樂。在我遇到困難和挫折,感到困惑和悵惘時,笛聲給我勇氣,給我的生命增添了一股自強不息的動力,鼓舞我勇敢拼搏、克服困難,去創(chuàng)建未來。笛聲使我時刻自我鞭策、自我激勵、勤奮自立。
至今,我對笛依舊情有獨鐘,倍加厚愛。前幾天,有幸回到闊別四十多年的紅河畔,踏上這塊多少人用鮮血和生命滋養(yǎng)澆灌的熱土地,舊地重游,思緒萬千。看眼前,一切全變了模樣。只有那幾棵遮天蔽日的古老的大青樹,依然那樣生機勃勃,蔥郁翠綠。
汽車沿著紅河岸邊緩緩行駛,往事的回憶如流水,又慢慢清晰地浮現(xiàn)在眼前……憶起那一樁樁感慨動人的往事,竟止不住心潮澎湃,眼眶不由地濕潤了。駕駛員也好像覺察到我的心事,在河灣畔停下車來,趁同伴們在大青樹下小憩時,我又習慣地取出這支心愛的竹笛,對著那高山、流水,吹奏起當年我最喜愛的《在那遙遠的地方》、《站在高山望家鄉(xiāng)》……
隨著這悠揚激越的笛聲,我的心思也飛回到那流逝的年代,啊,年已長,笛依舊,緣難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