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時、定量、規(guī)律用藥是保證血糖良好控制的基本要求。即便是偶爾一次漏服藥物,都有可能引起血糖的顯著波動或短期內居高不下;若是經常忘記按時服藥,后果就更嚴重了。在長期的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幾乎所有病友都有偶爾忘記服藥的經歷,即使是十分認真的病友也在所難免。許多病友要問,如果忘了服藥事后想起來,是應該立即補服呢,還是就算了呢?補服藥物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般來說,如果耽誤的時間不太長,最好是及時補服,以盡可能減少漏服藥物帶來的不良影響;但若耽誤的時間太久,處理就不一樣了。下面就上述問題詳述如下。
及時補救最明智
如果您偶爾忘記服藥,為安全起見,及時補救是糖尿病友最穩(wěn)妥、最明智的選擇。例如,本應餐前口服的磺脲類藥物,飯吃完了才想起來藥還沒吃,此時可以抓緊補服,也可臨時改服快速起效的降糖藥——諾合龍,以挽回因漏服藥物對疾病的影響。但如果已到了快吃下頓飯的時間才想起來,這時肚子已空,如果補服或者和下頓飯前的藥物一起服用,有可能由于藥物作用太強而引起低血糖癥。正確的做法是在服藥前先查血糖,如果血糖較高,可以臨時增加原來的用藥劑量,并把服藥后進餐的時間適當后延;若餐后血糖仍然比較高,對于年輕患者可以適當增加運動量。
溫馨提示:α-糖苷酶抑制劑要求在進餐時與第一口飯嚼碎同服,餐后再吃效果較差。如果飯后才想起沒服該藥,不一定非得再補服。當然,最好盡量減少忘記服藥的情況發(fā)生。
胰島素忘記注射如何補救?
我們知道,胰島素一般要求在餐前注射,如果病人吃完飯了才想起胰島素還沒有打,應當如何補救呢?這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對于使用“超短效胰島素”(如諾和銳)治療的病人,可以在餐后即刻注射,對療效影響不大。對于早、晚餐前注射預混胰島素(如諾和靈30R)的患者,如果早餐前忘記打胰島素了,也可在餐后立即補注,其間要注意監(jiān)測血糖,必要時中間加餐;如果想起來時已快到中午,應檢查午餐前血糖,當超過10毫摩爾/升時,可以在午餐前臨時注射一次短效胰島素,切不能把早晚兩次預混胰島素合并成一次在晚餐前注射。
有些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病友到外地出差時,因嫌注射胰島素不方便或是擔心外出時胰島素因無法冷藏而失效,于是就用口服降糖藥物臨時代替胰島素。由于胰島素和降糖藥物的作用機制完全不同,效果也不同,代替的結果會打亂已經穩(wěn)定的血糖水平,引起血糖波動或升高。再者,不是在任何情況下兩者都能相互替代,比如1型糖尿病以及對磺脲類降糖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人,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基本無效。再就是,患者對胰島素的保存不必太擔心,只要室溫不超過25℃,胰島素可以不冷藏,且1個月內不會失效。
容易忘事的老年患者該怎么辦?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記憶力減退,容易忘事,做到按時服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輕度到中度血糖升高的患者,可以改用長效的口服降糖藥,如每天只需要口服一次的瑞易寧(長效格列吡嗪)、達美康緩釋片或者是格列美脲。另外,目前已有了長效的二甲雙胍(商品名是倍順)可供選用,這種每天只服一次藥的方法既方便又有效。也許有病友要問,不吃藥,每天只打一次胰島素可以嗎?回答是否定的,至少現(xiàn)在還不行,如果單用胰島素治療,需要每天注射兩次以上。
溫馨提示:按時、定量用藥對糖尿病的治療是十分必要的。希望每個患者盡量不要漏服藥物,一旦漏服,要采取正確的補救措施,把由此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
專家簡介:
王建華,醫(yī)學碩士,副主任醫(yī)師,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會委員,山東省濟南醫(y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主任,擅長糖尿病、甲亢等內分泌疾病的臨床診治,尤其對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壞疽以及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有獨到之處。專家門診時間:周一、周三、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