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循環(huán)
檢查循環(huán)體征:觸摸頸動脈搏動,患者仰頭后,急救人員一手按住前額,用另一手的食、中手指找到氣管,兩指下滑到氣管與頸側(cè)肌肉之間的溝內(nèi)即可觸及頸動脈。
確定患者無意識、無咳嗽、無運動、無脈搏,立即開始胸外心臟按壓。
注意進行這個步驟的時間不要超過10秒,如果不能肯定是否有循環(huán),則應(yīng)立即開始胸外按壓。
胸外心臟按壓的部位
救護者一手的食指、中指置于近側(cè)的病者一側(cè)肋弓下緣;
食指、中指沿肋弓向上滑到雙側(cè)肋弓的匯合點,中指定位于下切際,食指緊貼中指;
救護者另一只手的手掌根部貼于第一只手的食指平放,使手掌根部的橫軸與胸骨的長軸重合;
定位之手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兩手掌根重疊,十指相扣,手心翹起,手指離開胸壁;
對非專業(yè)急救者也可將按壓部位簡化為兩乳頭連線胸部正中。
如何保證每次按壓都是有效的?
(1)肘關(guān)節(jié)伸直,上肢呈一直線,雙肩正對雙手,以保證每次按壓的方向與胸骨垂直。
(2)對正常形體的患者,按壓幅度為4~5厘米,為達到有效的按壓,可根據(jù)體形大小增加或減少按壓幅度。
(3)每次按壓后放松,使胸骨恢復(fù)到按壓前的位置,放松時雙手不要離開胸壁,一方面使雙手位置保持固定,另一方面,減少直接對胸骨本身的沖擊力,以免發(fā)生骨折,按壓頻率為100次/分。
(4)按壓與放松間隔比為50%。
(5)在30次按壓周期內(nèi),保持雙手位置固定,不要改變手的位置,也不要將手從胸壁上移開,每次按壓后,使胸廓重新恢復(fù)到原來的位置,按壓/呼吸比為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