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吃手指,我們時常會收到父母的來信。問題看似不大,卻困擾著很多父母。大家關(guān)注的焦點集中在:為什么他那么喜歡吃手指?是有心理問題嗎?會影響牙齒排列嗎?
“我的孩子4歲了,動不動就把手指塞進嘴里啃,很陶醉。起初,我總覺得這是孩子自我安慰、放松的方法,并沒太在意,只是讓他把手指拿出來??涩F(xiàn)在,指甲都被他啃得禿禿的。再說,樣子也不‘雅觀’呀。道理講過,也訓(xùn)斥過他,但效果很差……”
這里,我們請兒童心理學(xué)家、口腔科專家、兒科醫(yī)生、過來媽媽一起來作答。
“它在孩子成長中出現(xiàn),也會在成長中消失?!?/p>
朱莉琪(中國科學(xué)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女兒6歲)
吃手指是嬰幼兒特別是嬰兒的常見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在中外兒童中都很普遍。
不少父母也為自己寶寶吃手指的習慣煩惱。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孩子都有過吮吸手指的經(jīng)歷,尤其是在嬰兒期。當看到自己的小嬰兒一邊瞪著好奇的雙眼左顧右盼,一邊津津有味地咂手指時,我們更多體驗到的是和孩子一樣的喜悅和滿足感。但是,如果四五歲的孩子還吃手指,你也許就轉(zhuǎn)為擔憂了,擔心孩子是不是有心理問題。
其實,吃手指是孩子成長中的現(xiàn)象,它在孩子成長中出現(xiàn),也會在孩子成長中消失,不必過于緊張。
但是,了解孩子吃手指的原因,適當予以糾正也是有必要的。幼兒愛吃手指的原因有多種,比如可能是在嬰兒期母親喂奶方式不當,未能滿足孩子吸吮的欲望,寶寶便以吸吮手指來代替,久而久之養(yǎng)成了習慣;也可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內(nèi)心有焦慮情緒;還可能是感到寂寞或無聊……但這個問題通常是階段性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如到了小學(xué)以后,他們的認知能力、自制力等增強后,基本會放棄這種較低層次的自我安慰方式。
當然,適當?shù)母深A(yù)可以盡早結(jié)束這種行為。因為吃手指畢竟有一些負面影響,比如,不衛(wèi)生,影響牙齒的排列等。你可以采取正面引導(dǎo)、恰當鼓勵的方式幫助孩子。而過度關(guān)注、威脅和批評都可能加重孩子的吃手指傾向。
“6歲以前改掉吮指習慣,對牙齒的影響是可逆的?!?/p>
鄭樹國(北京大學(xué)口腔醫(yī)學(xué)院兒童口腔科主任醫(yī)師,兒子2歲)
并不是說所有的吃手指的孩子都會造成牙齒發(fā)育問題,這種影響程度主要取決于孩子對手指的熱衷程度。如果他只是把手指放進嘴里,通常不會帶來明顯的損害,但是如果他津津有味地吃上很長時間,就比較麻煩了。
一般情況下,出生后的頭2年,兒童有吮指動作是正常的,且大多數(shù)兒童并不會發(fā)展成吮指習慣。如果3歲以后仍不能改正則稱為不良習慣。
吮指常引起上前牙前突,形成前牙深覆蓋,有的還會形成前牙區(qū)域局部小開牙合,繼而引起不良的舌習慣,使得面形,牙弓長度及高度、寬度都有明顯的變化,嚴重的還會影響語言的發(fā)音及正常進食時的切割功能。
因此,家長應(yīng)定期觀察孩子的舉止。如果吮指動作逐漸減少,那么吮指習慣就會終止。相反,吮指習慣頑固,且不斷加重,引起牙列和骨骼的變化,這種情況應(yīng)予以重視。在6歲以前終止吮指習慣,其對咬合造成的不良影響通常是可逆的;而在6歲以后,吮指所導(dǎo)致的異常咬合關(guān)系便基本上無法逆轉(zhuǎn)了。
糾正這種不良的吮指習慣,一般我們建議先采取心理誘導(dǎo),即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告訴孩子不良口腔習慣導(dǎo)致的危害,讓孩子有意識地改正。如果由于孩子不配合等原因,心理誘導(dǎo)效果不佳,就需要使用不良習慣矯正器,這就要求助于口腔科醫(yī)生了。
關(guān)于吃手指,你還需要了解的
● 大約有一半的小嬰兒有過吮指的行為。大約在2歲以后,兒童雙手被更多的東西“占住”,慢慢地就不再這么做了。在小年齡時,糾正比較容易,愈大改起來愈難。
● 母親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一個很焦慮或情緒不穩(wěn)定的母親自然會有一個情緒焦慮的孩子,而孩子也會自然需要一個拇指來釋放焦慮。
● 如果孩子因為壓力而吃手的話,強行制止他們只會增加這份壓力。無條件的愛和信任能幫助他們減壓,更好地面對生活,也才有可能讓他們作出別的選擇。
一起來出主意!
你一定還想得到更多實用有效的具體辦法,聽聽他們怎么說!
● 讓牙科醫(yī)生告訴他
“帶孩子去看牙科大夫。讓大夫?qū)λf吃手指對長牙不好(事先和大夫說好),現(xiàn)在不吃手指,就沒關(guān)系了。孩子對大夫的話會聽得進去。”(楊燕,過來媽媽,兒子6歲)
● 告訴他:“你是大孩子了!”
表揚他的好行為,如說“你自己去小便了,好孩子”,“今天你自己穿上鞋了,真好”,再總結(jié)一句:“啊!你是大孩子了,媽媽(爸爸)真高興!”讓他有一種長大了的感覺。在他吮指的場合說他是小弟弟、小妹妹,他一定不喜歡,很可能就改了。這個辦法,我推薦給來診室里咨詢的不少父母,很見效。(崔玉濤,兒科醫(yī)生)
● 讓小手和嘴忙起來
多給他設(shè)計一些游戲,比如積木、拼圖、形狀板等,一個手沒法玩。兒童雙手被“占住”,慢慢地就不再這么做了。也可以“占住嘴”,如吹口琴、說兒歌等。(茅于燕,兒童心理學(xué)教授)
● 準備一個漂亮的指套
讓孩子睡覺前為自己的拇指套上指套,或輕輕地給拇指纏上線,當孩子想吸時會感到很麻煩。當然,要注意纏線的力度,不能影響拇指的血液循環(huán)。(張?zhí)m,過來媽媽,女兒4歲)
● 用另一種更大的快樂去替代
我推薦一個朋友的做法:在拇指上涂抹紅色的食用顏色,如果某一天那顏色沒有掉光,就給孩子一面紅旗,等紅旗攢到10面就給孩子買一個他渴望得到的玩具。這種辦法之所以很見效,是因為如果想讓孩子自然放棄一種快樂,需要用另一種更大的快樂去替代。(李子勛,資深心理治療師)
● 表示出你的理解
我告訴女兒,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吃手指,甚至爸爸媽媽小時候也會這樣做,但這只是一段時間,很少有人像他這么大還喜歡吃手。同時,爸爸媽媽也知道不讓吃手有時比較難受,改掉一種習慣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放松了,不經(jīng)意間,女兒已不再吃手了。(李虹,過來媽媽, 女兒4歲)
編輯/惲梅(yunmei@bph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