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利休何許人也?
他是日本茶道一代宗匠,他把茶道與禪的精神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一種以簡索清寂為本體的“佗茶”。這種以隱逸思想為背景的茶會一掃豪華的風氣,只在閑靜中追求樂趣。千利休發(fā)展了村田珠光的所謂“和漢”境界——完美無缺的“漢”與不完全的粗野美“和”的結合,達到了純?nèi)毡镜暮喫孛溃M入“和、敬、清、寂”的境界。
一代宗匠千利休
千利休是日本織豐時代茶師,曾跟北向道陳學茶道,不久成為著名日本茶道大師武野紹鷗的弟子。天正三年(1575),54歲的千利休正式為織田信長的茶頭??椞镄砰L死后豐臣秀吉成為繼承人。天正十一年5月,62歲的千利休成為豐臣秀吉的茶頭,并得到他的器重,成為當時日本茶道界一大紅人。
天正十三年10月7日,豐臣秀吉在皇宮小御所開設茶會,給正親町天皇獻茶。在這次宮廷茶會上,利休的才藝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宮廷茶會以后,利休不但成為一代宗匠,而且在政治上成為秀吉的親信。
我們檢索千利休的詳細經(jīng)歷,有一個發(fā)現(xiàn):原來這位日本著名的茶道大宗師不僅僅喜歡茶,他對政治、權力、金錢都很有興趣,并對權貴有所依傍。由于政見不同,千利休不久就與豐臣秀吉交惡。
某年春天,位尊權重的豐臣秀吉召來有“天下第一茶匠”之稱的千利休,要他當眾表演茶道前的插花。按照慣例,插花是用筒形的器皿,秀吉存心不善,卻事先叫人給千利休準備了一個鐵盤子,里面放了一些水,還有一枝含苞待放的梅花。在座的人都為千利休捏了一把汗。
千利休神情嚴肅而悲哀,他想那梅花可是在雪地里掙扎了一個冬天然后才煥發(fā)出生命的全部美麗?。∷]目沉思片刻,然后拿起那支梅花,神情悲壯地將花朵和花苞一點點揉碎,讓它們隨意飄落在鐵盤子里的水面上,最后將殘存兩三朵花苞的堅強的花干斜著擱放在鐵盤旁邊。
生命在眾人的面前被毀滅著,但那光禿禿的花干和殘存的花苞并非氣息奄奄,昭示著生命的歷程并未終結,而孕育著另一次的輪回。
這是一個多么震撼人心的過程!在場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連鐵石心腸的豐臣秀吉也落下了眼淚。這便是“天下第一茶匠”的經(jīng)典之作!
死于非命千利休
中國的“茶”字可分解為“廿”、“八十”、“八”幾個部分,數(shù)字相加為108,意即飲茶可以活到108歲。但千利休卻未能因飲茶而長壽,甚至未能像正常人那樣壽終正寢,他死于非命。這位大師之死其實是因為他沒能進入自己所創(chuàng)茶道的“和、敬、清、寂”境界,介入政治太深,才惹來了殺身之禍。
天正十三年后豐臣秀吉野心膨脹,他關心的是侵略中國和朝鮮。當時的日本,在政治上主張侵略朝鮮的集權派和主張內(nèi)治的分權派對立,利休屬于分權派。政治上的分歧波及茶事,豐臣秀吉不再視千利休為他的茶道宗師。同時,豐臣秀吉那種愛好奢華的“黃金茶室”美學觀與利休的那種愛好清淡的“草庵茶室”美學觀相互難以包容,千利休“和”的主張在豐臣秀吉那里碰了壁,二人心靈上的鴻溝也越來越深。
天正十七年底,毀于火災的大德寺山門竣工。重建的山門十分豪華,大德寺的住持春屋宗園應利休的請求,在山門上制作千利休的像,借此表彰千利休的功德。兩年后千利休被彈劾,其理由是山門上安置著利休的木雕像是為不敬,甚至還懷疑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另外也有人向豐臣秀吉告狀,說千利休倒賣瓷器牟取暴利。當時千利休是天下第一茶匠,要求他鑒定和斡旋茶具交易的事一定很多,從中獲利也不難想象。
1591年2月13日,豐臣秀吉派遣使者將千利休遣送回“界”那個地方幽禁起來。2月25日,千利休的木雕像從大德寺山門上被取下來,在京都一條慶橋處以腰斬;千利休從“界”被喚回京都,賜予切腹。2月28日,千利休切腹自殺,留下遺詩一首:“人世七十,力圖命拙。吾這寶劍,祖佛共殺。提我得具足的一大刀,今在此時才扔給天公?!?/p>
據(jù)資料說,千利休大難臨頭時先后請細川三齋、前田利家等人為他說情,開脫罪責,但都沒有成功。千利休還開設茶會招待德川家康,請求他出來解決此事,但也沒有結果。不過,豐臣秀吉還是賜予了他一介武士的死法,讓他享有作為一個武士最后的榮譽。
其實,作為茶道大宗師的千利休,若真能恪守“和、敬、清、寂”的茶道主張,真正寵辱不驚,在清淡的“草庵茶室”安身立命,遠離名利,遠離權力,不為豐臣秀吉出謀劃策,不在大德寺安置自己的木雕像,不見利忘義倒賣瓷器,能有殺身之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