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wèi)拍老香港,歡喜放評彈。
如果要我來拍我小辰光上海的電影,背景一定飄起周柏春的聲音:尖得邪氣特別,勒陌生頭來記咳嗽,大家“轟”笑了,伊不笑;等大家笑好,伊又來了……小辰光的夏天啥樣子?就是吃好夜飯?zhí)迷?,悃勒石庫門曬臺的竹榻上,半導體里放著姚慕雙、周柏春的獨角戲,適意煞了……
姚周十幾段經(jīng)典獨角戲,我耳朵都聽出了老繭。偶然聽到,還是笑,摒不牢。
因為做電視的緣故,閱“名人”無數(shù)。不過第一趟到周柏春屋里去采訪,心突然別別跳:到底是小辰光的“偶像”!伊到底老了,歲數(shù)是面前疊只小赤佬的3倍。伊耳朵要戴助聽器,眼睛剛開好刀。伊身上一件兩用衫,還是八十年代的式樣。我要哇啦哇啦伊才聽得見,伊講閑話也看不到以前那種機鋒。伊話鋒一轉(zhuǎn),講到北方相聲《五官爭功》是“抄”了伊幫姚慕雙老早創(chuàng)作的一只獨角戲。伊眼睛突然一彈:“相聲要6個人,我一個人就好全部包脫?!币吝呏v邊開始表演。觀眾一榻括子就我一個。我老早聽說,解放前伊拉兄弟去唱堂會,進去一看,就闊太太一個觀眾,哪能辦?只好硬自頭皮唱。想不到,我今朝也享受一記“闊太太”待遇(還不用付金條)。捂心啊……伊講:“相聲只好講到五官為止,我還好講手,腳,皮……肋排骨?!币灵_始模仿肋排骨:“我不重要?好,格么我走了……24根肋排骨一道走,儂就像一只海蜇皮一樣……攤下來……”邊講兩只手還一攤,做出“攤下來”的表情。我笑煞脫。
后來,偶然從網(wǎng)上下載了一段姚周早年表演的《七十二家房客》。這出滿臺人表演的名劇,原來伊拉兩個人就講得下來。兩個人模仿幾十個人的方言,幾條敘述線交叉推進,一點不亂……結(jié)棍!
交關(guān)人講上海滑稽戲“低俗”,不好跟相聲比,我勸儂去聽聽姚周的《高價征求意見》,儂會曉得啥是真正的諷刺藝術(shù)。一般人認為姚周的好,不過是會倒背26個英文字母,好像高雅了,其實是拿伊拉看低了,忽略了伊拉背后的美學。
現(xiàn)在的小滑稽,“三字經(jīng)”張口就來,姚周是一身書卷氣,罵人也不帶臟字。小滑稽急吼吼,吃相難看,姚周篤悠悠,深知停頓和留白的哲學。那天,我問周先生:“為啥現(xiàn)在的滑稽演員一代不如一代?”
伊回答:“有好格,有好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