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部隊當過電影放映員,1981年,他自己貸款800元買了第一部電影放映機,圓了電影放映夢。25年來,他懷著對農民兄弟的無限深情,義務或低價為群眾放電影達6000多場次……
他就是河南寶豐縣鬧店鎮(zhèn)鬧店村的農民電影放映員鄭保平,今年65歲。
一筆貸款圓了16年的夢
1965年,鄭保平從部隊復員回到家鄉(xiāng)。當時,農民的文化生活非常貧乏。在部隊干過電影放映員的鄭保平心想,自己如果有套放映設備就好了,就可以隔三差五地在村里放場電影,讓村民們也都開開眼,長長見識,他們肯定喜歡。
因為資金原因,鄭保平不能實現這個設想,這個念頭在心里一擱就是16年。1981年,鄭保平終于鼓足勇氣,把自己多年的想法鄭重地告訴了家里人。當時,購置一套普通的放映設備也要2000多元,即使把家里的余糧和畜禽全部賣光也湊不齊。家里人都認為這是不現實的事情,都勸他死了心,可鄭保平已暗下決心,一定要想辦法買到放映機。
第二天天剛亮,妻子醒來一看鄭保平已經不在,等了一個小時,仍不見他回來吃早飯。想想昨天晚上鄭保平對全家人提起的事,妻子心里有了數,匆匆吃完早飯也出門了。晚上,鄭保平手攥著費盡周折從外面借回來的200元錢回到家里。正好妻子也剛到家,手里拿著從娘家借來的100多元錢。鄭保平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緊緊握住了妻子的手。
1981年2月,鄭保平揣著借來的錢,興奮地去買放映設備。走到半路,碰見村民張桂生拉著70多歲的老父親去看病。鄭保平與張桂生一起把老人拉到醫(yī)院。老人患的是闌尾炎后期,必須立即住院治療??蓮埞鹕砩襄X不夠,鄭保平一看人命要緊,二話沒說,掏出自己身上的幾百元錢替他交了住院費。
病人得救了,可購買放映設備的錢卻沒了。一個月后,當時的鬧店鎮(zhèn)信用社主任聽說了鄭保平的事,被他對放映電影的癡心感動,幫他貸款800元。1981年3月20日,鄭保平終于憑借這筆貸款,買到了第一套放映設備。
手不伸,一條鐵規(guī)守了25年
有了放映設備,鄭保平開始在村里給鄉(xiāng)親們放電影。那里村民們都不富裕,鄭保平也幾乎是義務給大家放電影,或者只是收些很低的費用作保障。重義薄利,一直是他遵奉的人生信條。
剛開始到村里放映電影,沒有交通工具,鄭保平夫妻倆就扛著機器去,后來換用扁擔挑,再后來用架子車拉。為了方便村民,1989年初,鄭保平狠狠心在家里裝了一部電話,又買了一輛三輪摩托車,誰想看電影,只要打個電話,他就上門服務。
從放電影之初,鄭保平就立下規(guī)矩:不抽人家的煙,不喝人家的酒,不吃人家的飯。1983年4月的一天,連店村李某請他去放電影。李某倒茶遞煙,還準備了酒席。鄭保平一根煙也不抽?李某說:“保平,我可是知道你平時抽煙,怎么到我這里就不抽了?”鄭保平說:“我是抽煙,但我不能因為給你放電影就拿你的煙抽。這是我為自己定的鐵規(guī)矩。大家現在都不寬裕,能省就省吧?!?/p>
2000年,李官營村遇上百年不遇的洪災。為慰問災后群眾,村里邀請鄭保平去放場電影。放映結束后,村黨支部書記要給他錢,鄭保平堅決不要,他說:“你們村遇災,我也幫不上什么忙,放兩場電影算什么,就當慰問一下大伙兒吧?!?/p>
25年來,鄭保平為困難戶和受災群眾等義務放映電影近百場次,為群眾低價放映電影6000余場次。有人給他算過賬,這25年里,他至少少收了兩萬多元。他的為人,也受到村里村外人的好評。
一輩子追求平凡事業(yè)
2000年,鎮(zhèn)黨委邀請鄭保平協助搞好農民流動夜校工作,他爽快地答應了。白天,他到處搜集各類致富信息,尋找科教類影片,晚上在夜校放映科教影片時,他把自己掌握的實用致富信息編成順口溜說給村民們聽,“好地怕種兩茬麻,好媳婦不生兩個娃”,“農村經濟要發(fā)展,搞好養(yǎng)殖是關鍵”……這些都是鄭保平經常念的。村民們聽了樂呵,也好記。
從2000年到2003年,鄭保平配合流動夜校工作,共放映科教類影片達百余場次。劉集村是鄭保平播放科教片場次最多的。該村干部介紹說,科教片在該村上映后,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群眾反響強烈,對科技致富也都更關心了。
鄭保平對這些電影的收費都很低,間或送上幾場都是常事。另外,從1990年起,每年的八‘一建軍節(jié),只要天氣和身體狀況允許,鄭保平都會義務前去為駐寶豐的部隊官兵放映電影。
鄭保平干放映事業(yè)已25個年頭。從1982年起,他曾8次被評為“縣先進工作者”。1990年,因工作突出,受到廣電部、民政部、共青團中央、衛(wèi)生部等部委的聯合表彰,并頒發(fā)了榮譽證書。
如今,鄭保平年歲漸高,身患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種疾病。有人勸他別干了,兒女們也擔心父親身體扛不住,可鄭保平仍放不下他這一輩子的追求和事業(yè),笑著說:“我也沒別的追求,只是想在有生之年能為群眾多放幾場電影,心里也踏實。”
責編/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