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位常年在外打工而自己獨自在家上學的兒童嗎?如果是,那你就是一位“空巢兒童”。隨著國家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勞力遠離家鄉(xiāng),奔向經(jīng)濟較為發(fā)達的大中城市謀求發(fā)展,而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食宿條件較好的全日制寄宿學校讀書,周末或節(jié)假日讓他們或回家獨自生活,或回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中,或到親戚家中,由他們代為看管。筆者是一名初級中學教師,多年擔任班主任工作。近三年我曾對我班學生進行過調查統(tǒng)計,2004年空巢兒章占班級人數(shù)的16%,2005年占25%,而2006年則占到了30%,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兒童不得不脫離父母獨自求學。這些學生大多來自鄉(xiāng)下,也有一些來自縣城家庭。由此可見,這已經(jīng)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作為一名空巢兒童,你沒必要為此而感到傷心自卑。如果你能正確對待,把握自己,反而會使你得到更好的磨練,更深地認識社會,更多地獲得生活能力,更早地長大,更快地成才。
一、每周至少給父母打兩次電話。聽一聽他們的聲音,你將會倍感親切和溫暖。要多給父母說一說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難處,聆聽他們對你的關心和教誨,你會感到他們并沒有走遠,就在你的身旁,在時刻注視著你的成長。
二、堅持天天記日記。你不是心中有很多煩惱和苦悶嗎?那么就把它們寫進你的日記里吧,讓文字記載你成長的經(jīng)歷。有很多不懂和疑問都能在寫日記的過程中得到領會和答案。這樣不僅讓你與父母有話可說,還能提高你的寫作能力呢。
三、每月給父母寫一封信。有些話在電話上是不好意思說或者說不清的,但寫信就可以更準確更完整地表達你的思想。爸爸媽媽在看到你的文字以后也能更全面地了解你。信仍然是人們交流的最好橋梁。與父母交流得越頻繁,你就會越自信,越不孤單。
四、一心鉆進學習里。你的學習任務很重吧?鉆進去,你就會有事可做,倍感充實。學習是一種樂趣,知識可以使你淡忘一切不愉快的事情。學習在你大腦中占的分量越大,你對父母思念的痛苦所占的分量就越小。
缺少了父母的依仗,你是否感到交往困難呢?不少同學總覺得沒有了大人的依仗怕別人欺負,于是就怕與別人交往。這是很不好的,久而久之會形成孤僻的性格,直接影響你長大以后的發(fā)展。有一位鄉(xiāng)下來的學生愛一個人坐在角落里,很少抬頭也很少說話,見了老師總是躲躲閃閃,默默地干著自己的事。上課不敢發(fā)言,下課也不敢向老師提出任何問題。像他這樣有交往困難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空巢兒童,我見過很多。他們要么畏畏縮縮,膽小怕事,整天把自己禁錮在一片狹小的天地里;要么我行我素獨來獨往,看邪書,上網(wǎng)吧,在虛擬的世界里尋找心靈的慰籍。你也有交往方面的問題嗎?如果有,請你聽老師幾句話,保證你很快就會成為一個樂于交往的人:
一、請你在課堂上大聲回答老師的問題。不管你的回答是對還是錯,都要讓老師和同學們聽到你的聲音。只要大膽地說出了口,就達到了練膽量的目的。
敢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大聲說話了,下一步也就敢與他們交往了。
二、找準機會向老師和同學們表現(xiàn)一下自己的優(yōu)點;你要樹立信心,相信自己,別人能辦到的事情你也能辦得到,要讓老師和同學們都知道你同樣也是很棒的。
三、交幾個知心的朋友。在你的周圍肯定有你喜歡和投緣的同學,和他們交交朋友,說說心里話,請教一些問題,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充滿著友愛和溫暖。
四、與老師交朋友。不要怕見老師,怕跟老師說話。要大膽主動地與老師接觸,把老師當作是自己的父母。如果老師忙,你就給他/她寫信,把自己的迷惑和傷感都向老師傾訴。要知道每一個老師都是愛自己的學生的,即使他們表面看起來很嚴肅,有時還批評過你,但他們仍然愛你。關愛學生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和良心所在。有了老師的關愛你就可以把父母不在身邊的不良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了。
父母不在身邊并不一定是壞事,如果自己把握得好,反而是你一生中難得的磨練機會。我班里有很多優(yōu)秀的學生都是空巢兒童,他們不僅學習優(yōu)秀,品德優(yōu)秀,而且與那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處處依靠父母的同齡兒童相比,他們的思想更獨立,他們的身體更強壯,他們的生存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更強。古往今來有多少成功之士年少時都受盡了磨難,這些磨難反而成了他們長大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親愛的同學們,請你們抓住這個機會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全面優(yōu)秀的學生吧,祖國更需要受過磨難的人才。老師在這里愿你們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