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很多共同的地方,高鼻梁,皮膚白,聰明,喜歡音樂,就連屬相也一樣,屬猴。不一樣的是,他常常會突發(fā)奇想,比如,半夜里敲開我的門,只是為了問:“你有沒有覺得我的名字很俗?”
盡管在那樣的時間討論那樣的問題任誰都會煩,可是看在他平時很少主動找我征詢意見的份上,我還是盡量藏住聲音里的不耐煩:“那你想叫什么?”
“張朝陽,怎么樣?”他的言語里透著少有的熱情。
我知道,他想發(fā)財都想瘋了:“拜托,發(fā)不發(fā)財不在乎叫什么名字,如果你功成名就了將來也會有人把你當成理想的標本,甚至連你的名字張旗也會是一種時尚!”
我們住的是一套兩居室的小公寓,他住小的,我住大的。屋子里的衛(wèi)生基本上都是我打掃,他太懶。每次讓他拖地,他總是嬉皮笑臉地找借口溜走:“太忙顧不上,改天放假再說。”要么就是:“你年齡大些,怎么能忍心看著我干?”
這樣懶下去豈不是在害他?有一天我趁他高興時激他:“你要是能連續(xù)拖一個月的地,我付給你一百元錢。”也就是說說,料他也不會干的。沒想到第二天他就開始拖地,唉,我忘了他的財迷本性。
不過,那一個月我真是過得愜意啊!每天晚上回去,像皇帝一樣,只管大腿蹺到二腿上,窩在沙發(fā)里看電視。看到他在我周圍忙前忙后的,不由得讓我想起了郭達在小品《機器人》中的臺詞:“蔡明啊蔡明,你也有今天啊?爽!”有時候他也想撒賴:“我今天實在太忙了,你能不能替我一次?”我呸,小子,我過的橋可是比你走的路多!表面上卻不動聲色,笑著接過拖把:“好啊,按約定一次扣10元?!?/p>
他聽到這話,一把奪回拖把。拖把一到手,他立馬收回諂媚的嘴臉,開始毫不留情地譏笑我太土,和我爭搶遙控器。我常常被他貶得一無是處,自信心全無。有一次,真的是被逼得走投無路了——我只好怯怯地把自己發(fā)表的大大小小的文章拿出來撐門面。
“切,這年頭發(fā)表文章容易得像從網(wǎng)上下載個手機鈴聲!”他一副不屑一顧的神情。
眼看硬的斗不過他,只好改用糖衣炮彈去拉攏腐蝕他。趁著那天得了一筆可觀的稿費,我破天荒地拐進了商場,忍痛給他買了一件衣服,想他至少也會吃了咱的嘴軟啊!
不曾想,我得到的還是諷刺:“你還沒有老到這種程度吧?品味那么差啊!”
不管他怎么嘴硬,好像那件衣服還是起了作用。有一天,我聽到他在隔壁和他的朋友們聊天:“可別小看隔壁那個其貌不揚的人,好歹會寫文章!那可是我一直以來的理想!”他語調(diào)里滿是因我而生的自豪,害得我激動了一宿。
在一個屋子里住著,難免會發(fā)現(xiàn)他有太多我看不慣的東西,他總是滿不在乎地回應(yīng):“不要把你的想法強加在我身上,難道你的朋友個個都得按你的標準生活?為什么你沒有你的同事職位高掙錢多?”
你也許知道了,他是我兒子。他吃準了這一點,所以在我面前為所欲為,美其名曰“新時期的父子關(guān)系”。
可是,他畢竟是孩子,也有淘氣犯錯誤的時候。那次他逃學去上網(wǎng),我打了他。像天下所有恨鐵不成鋼的父母一樣,我把平日對他的不滿全潑灑了出來。他哭著說:“我不就上一次嗎?再不上了不就行了!”
我厲聲駁斥他:“這不僅僅是上網(wǎng)的問題,你知不知道找不到你,老師和家長都急成什么樣子了?!”
“你不也一樣嗎?你知不知道你喝酒后騎摩托一樣讓我們擔心?我有什么不良習慣還不有你的一份功勞?遺傳!”
他一下子就觸動了我心底最柔軟的東西。我上前將他摟在懷里,沒有再斥責他。
還有一次,我和他媽吵架,他放學回來看到地上扔著我的衣服,就撿了起來,走近還在生氣的媽媽:“媽,別扔爸的衣服好嗎?以后爸的衣服我洗!”
他話說得像個大人一樣,其實那之前他連自己的衣服都沒洗過,哪怕是一雙襪子。他媽媽后來向我講起這事時,忿忿地說:“平時老粘著我,原來關(guān)鍵時刻還是親他爸啊!”
一晃,兒子已經(jīng)十四歲了,在我工作的學校讀高一。由于基礎(chǔ)沒有打好,成績不理想,有時候,飯桌就成了我們教育兒子的陣地。他更伶牙俐齒了,我們內(nèi)心得承認他并不是胡攪蠻纏:“什么前途,還不是為了你們的面子!”
可不是,父母都是教師,兒子功課上小去,多沒面子啊!兒子這句話讓我對自己的教育理念反思了很久。其實,他應(yīng)該算是個好孩子了,獨立性強,想象力豐富,人際關(guān)系好,有同情心,喜歡做公益事業(yè)……一個國家還講究綜合實力呢,對于孩子,哪能只單單盯住分數(shù)?
我開始有意識地走近他的內(nèi)心世界,和他下象棋,買他喜歡的魔幻小說,在他電子琴班結(jié)業(yè)時參加他的匯報演出……人都說兒子大了就特愛扮酷,不像女兒跟父母那么親呢,一點都不假,我費盡心機還是贏不了他的心。下班回來,想讓他給捶捶背,他頭一別:“又不是老了!”我心里就酸酸的,幻想著,如果他是個女兒該多好!
我打乒乓球時沒注意把脖子扭了,好幾天都是別著頭走路。老婆在我脖子上揉了幾下就喊手都累疼了,恰好他放學回來,接了班。讓我倍感意外的是,下午他放學回來,第一句話就問:“爸,脖子好些了嗎?我再給你揉揉吧?”我閉上眼,女兒也不過如此吧。如果每天都能聽到這樣關(guān)切的問候,我寧愿一輩子做歪脖子,恣意享受他帶給我的天倫之樂。
前段時間我特消沉,不喜歡學校的工作氛圍,寫作也沒情緒。他弄了10個紙簽讓我抽,說是上回去山上向寺廟里的和尚求的,挺靈驗的。我不忍拒絕兒子的一片誠意,便信手抽出一張。他接過去,興奮地念:“35歲以后一定會生活美滿,工作順心!”
我迎合著他的情緒,笑了。
朋友來借書,我?guī)鹤拥姆块g找,發(fā)現(xiàn)了那些紙簽的秘密。
“你的才氣在40歲以后助你功成名就?!?/p>
“你一定會成為名揚全國的大家!”
“你的兒子會如你所愿幸福健康。”
“等你老了,你的兒子會像你現(xiàn)在愛他一樣孝敬你?!?/p>
我本想在莫名其妙的朋友面前掩飾自己的感動,卻夸張地把眼淚都笑出來了。我知道,紙簽上的話,全是兒子心底對他老爸的祝福和深情……
(編輯/饒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