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10月21日晚,在丹麥阿胡斯舉辦的2006年體操世錦賽落下帷幕。小將程菲繼女子團體、女子跳馬之后又贏得了女子自由操比賽的冠軍,成為中國隊在本次世錦賽上的又一位三冠王。
程菲的父親是個月薪500元的普通工人,母親是位下崗女工。如此平凡的家庭是如何培育出一個“體操皇后”的呢?
浪花作掌聲
45歲的程立高是湖北省黃石港口的一名普通調度員。1987年,他與東風輪胎廠黃石分廠的女工徐春香結為夫妻,次年5月生下女兒程菲。程菲出生后不久就因營養(yǎng)嚴重不良,時常生病住院,令程立高夫婦操心不已。
程菲好不容易長到2歲時,仍然面黃肌瘦,身材也比同齡的孩子矮一大截。程立高不得不為女兒的身體擔擾了。程菲4歲上幼兒園時,程立高就把女兒送到體操隊學習。沒想到,程菲竟然一學就上癮了。教練看了非常高興,對程立高說:“小程菲是塊練體操的料!”
聽說女兒有體操天賦,程立高心里不由樂開了花。耳濡目染,程立高對體操知識的了解漸漸多了起來,竟然能對程菲的動作指點一二。買不起體操器械,他就因陋就簡,在家中的屋梁上吊上杠子,一根杠子代表單杠;兩根杠子,就是雙杠;用粉筆在地上畫上兩條線,就成了程菲的平衡木。
一天早晨,程立高在上班途中看見江灘上有一位老人在練劍。老人的一招一式都恰到好處,略懂武術的他不由得看呆了,想為老人鼓掌。這時,江中的浪花發(fā)出“嘩嘩”的響聲,老人收式兀立,面對浪花微笑。他突然靈感大發(fā),這浪花的“嘩嘩”聲多么像長江送給老人的掌聲??!老人不是正在接受長江的喝彩么……由此,他想到了女兒,若能啟發(fā)女兒的想象力,以浪花作掌聲,不斷地給她以鼓勵,她不就會對訓練感興趣了嗎?
第二天早上,程立高把程菲哄到江灘邊上,為她自制了單雙杠和平衡木,讓她抓緊練習。小程菲發(fā)現(xiàn)來晨練的人很多,便拉開架式練起來。晨練的人見這孩子練得好,紛紛給她掌聲鼓勵,她的積極性高漲起來。程立高又抓住機會,問女兒江水的“嘩嘩”聲像不像剛才的掌聲。程菲說像,程立高又及時用擬人的手法啟動她的想象力,要她以后把長江當觀眾、浪花作掌聲,每練完一段后就聽一聽這浪花拍打的聲響。小程菲感覺很好玩,訓練的勁頭更足了。
經(jīng)過一段時間“浪花作掌聲”的奇特訓練方法,小程菲進步很快。1996年,程菲在武漢舉辦的湖北省少兒體操丙級女子四項全能比賽中獲得了冠軍。程立高興奮的同時,又觀察到武漢體育學院的學生在甲級組比賽中的整體水平不錯,他決心把女兒也送到這所學校接受更專業(yè)的訓練。
糯米團子當獎勵
然而,當程立高夫婦到武漢體育學院打聽各種學習費用時,才得知每月學費就得700多元,加上各種生活開銷,一個月要1000多元,而他們夫妻倆每月的工資加起來,不吃不喝也只有幾百元。為了給女兒攢足學費,程立高夫婦時常一整夜坐在編織機旁為一家私營手套廠趕貨。一個星期后,當他們把織好的成品交到廠里時,卻因質量不過關要求全部返工。夫婦倆只得又強打精神把織好的手套一只只拆了重織。他們住的那套不足40平方米的舊房里,既沒空調也沒暖氣,一到冬天,整個房間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晚上編織手套時,他們如同坐在冰窖里,雙手、雙腿凍得麻木僵直。
由于干這種活需要人長期彎腰,用手臂不停地來回推拉機器,程立高夫婦都患上了嚴重的肩周炎和腰肌勞損,他們每天晚上要工作到十一二點鐘,才強迫自己上床休息。躺在被窩里,腰痛得伸不直,只好蜷縮著打一會兒盹,第二天一早就起床去上班。
即便生活如此辛苦,但他們仍然舍不得花一分錢為自己改善伙食。惟有女兒回家時,他們才會弄點好吃的。每到周末,程立高都會從黃石乘長途汽車去武漢看望女兒,為了節(jié)約費用,他總是自備干糧,外面的天氣再熱,他也舍不得在車上買一瓶礦泉水喝,但對女兒卻十分大方,他知道女兒喜歡吃水果,每次去時都不忘提一大袋蘋果。女兒學校的伙食差,他每次去時都會到外面的餐館買一碗雞湯給她喝。
無論程立高將女兒照顧得多么的無微不至,但每天接受如此枯燥、單調的訓練,小小年紀的程菲還是有些受不了。專業(yè)訓練的強度不斷加大,程菲經(jīng)常是一身傷。特別是訓練高低杠,她手掌磨起了血泡,手臂、膝蓋等處都摔得烏青,這讓程立高夫妻十分心痛,而他們給孩子最高的獎勵,就是到街上買幾串程菲最愛吃的一元三串的糯米團子。
1997年寒假,程立高接女兒回家時,程菲一進家門就伸出滿是血泡的手對母親央求道:“媽媽,我再也不想練習體操了,我還是學習文化課吧。”看著女兒小小年紀就受這么多苦,做父母的也感到于心不忍,但如果就此放棄,就意味著以前的付出將前功盡棄。
程立高想,女兒10歲了,主攻體操已有5年,如果半途而廢,再去學習文化課,很難在同齡的孩子中出類拔萃,況且,練習體操跟學文化課一樣,如果她學到一半?yún)拰W了還是半途而廢怎么辦?看來必須讓女兒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經(jīng)受磨煉和挫折,只有努力奮斗,將來才能獲得成功。
晚飯后,程立高故意躺在沙發(fā)上,讓女兒替自己按摩。程菲很快發(fā)現(xiàn)父親的后背貼滿了膏藥,還有大大小小的做針灸時留下的傷痕,不由驚奇地問父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程立高長長嘆了口氣,說:“我和你母親為了不使你中途輟學,每日每夜編織手套,早就患上了嚴重的肩周炎,還有腰肌勞損等毛病,為了省下看病的錢,我們只得把火罐用酒精燒熱,自己做針灸。我們從不把這些苦訴給你聽,就是想讓你能安心地在那里學習。沒想到,你受了點皮肉之苦就要回家,不肯再練習了,你身上的皮外傷與我們內心的疼痛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聽完父親說的話,程菲不由得淚下滂沱,父母為了她成才,付出了這么多艱辛,自己怎么可以輕言放棄呢……
機會終于垂青這個苦孩子。 1999年8月,程菲作為黃石隊的代表參加湖北省十運會,在五項體操比賽中獲得四項冠軍。時任國家隊領隊的錢奎教練恰巧在現(xiàn)場觀摩,看到她出色的表現(xiàn)后,當即問省體工隊的領導:“這么好的體操苗子,你們?yōu)槭裁床晃諡殛爢T,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正是這句話,引起了省體工隊領導的高度重視。不久,程菲就被破格錄取為湖北省隊的隊員。進入省體工隊后,程菲更加刻苦,在多次比賽中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2001年國家隊冬訓時,她又順利地進入國家隊。
短信傳親情
程菲成了國家隊體操運動員,做父母的自然高興,但父母與女兒之間的距離卻拉得更遠了,相互間的思念也更深長。程菲在國家隊有一定的工資,但程立高夫婦還是每月給女兒寄去300元錢,作為她在訓練之后的營養(yǎng)補給和電話通信方面的費用。
然而,2002年,程菲的母親徐春香所在單位停產(chǎn)了,她那僅有的300多元工資也泡湯了,一家人的生活開銷全靠程立高500元的工資。
程立高傍徨了:妻子下崗的事要不要告訴女兒?每月300元營養(yǎng)費電話費還給不給呢?如果給,僅剩的200元錢還夠他們夫妻倆生活嗎?程立高夫婦含淚商討了一晚上,最后還是決定不將徐春香失業(yè)的事告訴女兒,每月照常匯寄給女兒300元錢,因為他們怕女兒知道媽媽下崗的事后會著急、分心,影響她的訓練。
2004年,程菲在全國錦標賽奪得自由體操和平衡木兩塊金牌,一時間全國嘩然,都認定她將會成為中國女子體操隊的一匹黑馬。
得知女兒屢屢獲勝的消息,程立高擔心女兒產(chǎn)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就時常在電話中告誡女兒,父女倆長期在電話里一聊就是幾十分鐘,這無形中增加了好幾倍的電話費,怎么辦?這時從未使用過手機的程立高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親情手機的廣告:買一送一,且不收月租費,發(fā)送短信每條僅0.1元。
發(fā)送短信每條0.1元,每天發(fā)送一條,一個月也才3元,發(fā)送100條也才10元,這不比電話費便宜多了嗎?而且還可以隨時隨地發(fā),不影響女兒的正常訓練和工作。程立高與妻子商量后當日便借錢買回了手機,并同時拆掉了要交月租費的家庭固定電話。拿到兩部手機之后,程立高當即將其中的一部手機寄給了北京的女兒。當程菲收到父親從千里之外寄來的嶄新手機時,還收到了父親發(fā)來的第一句短信祝福:“菲菲,好好努力,無論成敗,你在我們心中永遠都是最棒的!”
2004年8月,程菲在雅典奧運會的體操比賽中不慎落敗,僅獲第4名,她當晚痛哭了一場,給父親發(fā)短信:“就差一步,我就能拿到奧運獎牌了。哪怕只是一枚銅牌也行?。〉F(xiàn)實就是這么殘酷,第4名,就差一步……”
程立高知道女兒此時很失落,他在短信中鼓勵道:“你今年才16歲,是你們體操隊中最年輕的一個。在你離開北京去雅典時我就對你說過了,過程最重要,不管結果如何,爸爸媽媽都會欣然接受的,只要你繼續(xù)努力,相信獲獎的機會還會有很多!”
程菲收到父親的短信后,信心大增。2005年初,在冬訓期間,由于程菲腿部爆發(fā)力強,教練專為她編排了兩個高難動作,其中“程菲跳”突破傳統(tǒng)的毽子反落地慣性,難度很大,世界上還沒有一個人完成過。賽前,中國隊向國際體聯(lián)申報這個獨門絕技,只要她在比賽中做成功就能夠正式命名。
在教練的指導下,程菲在秘密的情況下苦練著兩個10分起評的跳馬動作。為了攻克這兩個高難度動作,程菲的手磨出了血泡,教練將血泡用針刺破后,又繼續(xù)要求她上杠練習。有時手掌皮與杠子練得黏在一起,鉆心地痛,但程菲記著父親的短信,忍受著堅持著……
2005年11月26日,在墨爾本舉行的第38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決賽中,程菲成功地完成了“毽子后手翻轉體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這一新的高難度跳馬動作。
程菲的這一跳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女子體操。在這巨大的成功和榮譽面前,程菲卻表現(xiàn)出了超乎尋常的冷靜和低調,直到12月1日她隨隊回到北京,才給父母打來電話,沒有提任何成績的話題,而是要他們來北京,說自己非常想念爸媽。
2006年春節(jié)過后,程菲回到湖北黃石接受家鄉(xiāng)的獎勵。黃石市體育局獎勵給程菲1萬元,華夏置業(yè)有限公司贈送給程菲一套30萬元的新房。女兒的成功為貧寒的家里帶來如此大的改變,程立高夫婦不由熱淚盈眶。程菲知道父母為培養(yǎng)自己學習體操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她決定把那1萬元的獎勵給父母拿去為新家買些家具和電器,但她的父母卻無論如何也不肯接受,說:“這1萬元還是你拿去存著吧,以后的訓練會更加艱苦,你多買點營養(yǎng)品補一下身體。爸媽苦了一輩子,早就習慣了,家里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p>
程菲推脫不過,只好以父母的名字拿到銀行存起來,然后交給父母。休假快要結束了,她又趕緊幫父母將老家的舊家具搬到新家來,并幫媽媽把家里打掃干凈,還擠時間和父母一起包了頓餃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在一起吃了頓團圓飯。
第二天,程菲又回到北京開始了更艱苦的訓練,而程立高夫婦每天從報刊上收集一些名人成才的小故事,通過短信送給女兒,讓她時刻感受到父母的涓涓深情和鼓勵!
2006年7月的一個周末,程菲打電話回來向父母訴苦,說她現(xiàn)在的訓練強度在不斷加大,手上不僅磨出了一層又一層的厚繭,身上也經(jīng)常摔得遍體鱗傷,她總擔心有一天會堅持不下去。程立高接聽電話后趕緊通過短信告誡女兒:“女兒呀,任何人做任何事都必須要有一個強烈的信念,這種信念的力量將是無窮的。你要知道,父母當初為什么要那么艱難地培養(yǎng)你學習體操呢?就是因為爸媽心中永遠都有一個堅強的信念,相信你會成為一個出色的體操健將,能多次站在世界體操的領獎臺上領獎!”
程菲重新振作起來,她再次給父母打電話時,就少了一些稚嫩和嘆息,多了一份堅韌和執(zhí)著。2006年10月21日,在丹麥阿胡斯舉辦的體操世錦賽上,小將程菲再次以驚人的毅力,繼女子團體、女子跳馬之后又贏得了女子自由操比賽的冠軍,成為中國隊在本次世錦賽上的又一位三冠王。
女兒再次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令程立高夫婦欣慰不已。10月24日,他們連夜趕到北京與女兒團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程立高夫婦無比自豪地說:“程菲前面的路還長,她不是一朵花,而是一盆花,今年開放一朵,明年還要開放一朵,年年都要開放?!毖巯?,全家人的目標一致:2008年北京奧運會。
我們期待著程菲這匹“黑馬”能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勇奪金牌。
欄目管理/李賢平編輯/曾麗清
E-mail:nclxp11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