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是較常見的一種天象,但要拍得一張好的日食照片卻非易事。這里,我把月食拍攝的一些準備工作詳細記錄下來,或許會對愛好者的天體攝影有所幫助和啟發(fā),不當之處,請指正。
設(shè)備
南京天文儀器廠120望遠鏡兩臺(帶自動跟蹤赤道儀);
海鷗DF-1機身1個;
尼康FM2機身1個;
35毫米~70毫米原廠鏡頭1個;
75毫米~300毫米(最大光圈4)原廠ED鏡頭一個:
快門線兩條;
21定柯達彩色膠卷兩個(因故未買到27定)。(大家不要以為我是大款,里面只有海鷗是我的。120是天文館的,尼康是借的。)
觀測目的
1.用120的主焦點拍攝單幅月食像;
2.用尼康相機固定在三角架上拍攝串像(因為該款相機有多重曝光撥桿,海鷗DF-1則無)。有兩個方案,一是如果天空萬里無云,拍全過程串像(如一個畫格內(nèi)曝光11次~15次);二是如果月食過程中有少量云,無法拍攝全程,則改為拍攝短串像(如一個畫格內(nèi)曝光3次)。
月食資料的準備
據(jù)有關(guān)資料,可得月食全程的時間和月球位置關(guān)系:
注:
1.該表為預計數(shù)值,按地球為理想球體計算所得,會有誤差。月食的準確時間還和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guān),時間誤差可能會達4分鐘之多。
2.方位角和地平高度是設(shè)定觀測地點為廣西南寧,用skymappro6得出。
由上表知,月食持續(xù)時間約3小時17分鐘,月食發(fā)生時月球基本在正西(270°)附近,地平高度從63°左右降到20°左右,全程的跨度超過43°。
鏡頭的選擇
用35毫米鏡頭,水平張角有54°(大于地平高度跨度43°),把相機豎起來拍攝月食全程串像,就非常好了!如果想在畫面的下方加入地景。那還得選短一點的鏡頭。
如果你想讓月球的像大一些,選擇50毫米的鏡頭會很冒險。你不但要很好地估計月球的行進路線,讓它一定走在對角線上,兩側(cè)還要預留一些位置,所以48°的對角線張角的確非常緊!我勸你還是把焦距再變短一些吧。
如果用長鏡頭拍曝光三次的串像,月球直徑的張角大約是1°,讀者不妨自己試著規(guī)劃一下,并設(shè)定合適的間隔時間。
串像間隔時間的計算
假設(shè)拍攝一幅曝光11次的全程串像,(為什么要11次,而不是10次啊?因為我要中間1個紅月亮,兩側(cè)各5個被天狗啃的彎月亮!)每次曝光的時間間隔應(yīng)該是:(3×60+17)÷(1l-1)=19.7分鐘。
曝光時間和光圈的確定
整個月全食的全程串像是個很有挑戰(zhàn)性的項目,難點是在曝光。因為食甚時月球的亮度只有未食時的幾千分之一,光圈和曝光時間的確定要比較精確才行。而且,膠卷速度過低或者光圈過小,會導致食甚時曝光時間過長,月球會在畫面上移動產(chǎn)生模糊。因此,鏡頭有4以上的光圈(2或2.8更好)才好,膠卷以高速為佳。以下是全食過程的曝光參考值,建議在前半程和后半程適當收小光圈,因為如果使用高速膠卷和大光圈,會在未食時導致曝光時間太短。
21定膠卷(ASA=100),光圈F2.8時的曝光時間表:
注:
1.以上為經(jīng)驗值,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和實際情況調(diào)整。
2.月球的地平高度較低的時候,要適當增加曝光作為大氣減光的補償。地平高度在20°時曝光加半檔。
3.如果采用27定的高速卷,在食甚時F2.8曝光時間將縮短到2秒!
4.曝光時間長于1秒的使用B門,某些型號的相機有T門更佳。
用120的主焦點拍攝食既到生光之間的紅月,120的焦比為F12.5,曝光時間應(yīng)該在1分鐘~4分鐘,必須提前調(diào)校好赤道儀并自動跟蹤。
攝影時注意的問題
1.拍串像用的三腳架要非常穩(wěn)固,撥動多重曝光按鈕上弦時動作要輕;
2.使用快門線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