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偶得一本《笠云山房詩文集》,其中有首題為《漢中》的七言律詩,寫得極好,值得一讀。詩云:
天開奧壤界中華,控扼蜀門疊嶂遮。
隆準一來開兩漢,峭峰百轉(zhuǎn)入三巴。
褒斜北去才容騎,廉讓中間好住家。
官罷會當(dāng)租草屋,僑居學(xué)種邵平瓜。
詩文集的作者系清代甘肅省甘谷縣人王權(quán),字心如,號笠云。他曾在清同治年間入勉縣征稅機構(gòu)厘局主辦厘務(wù)多年,后遷轉(zhuǎn)任延長、興平、富平知縣。為政之余,好詩善文,在同治、光緒時期的陜甘兩省頗負盛名。其“古文胎息韓、柳,詩亦瑯瑯唐音”(民國《秦州新志續(xù)編》) 。這首吟《漢中》的詩,是詩人在熟知漢中歷史地理,感受漢中民風(fēng)人文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的,表達了對漢中的一片熱愛之情。“天開奧壤界中華,控扼蜀門疊嶂遮”。
大家知道,自然的神奇造化,讓秦嶺成為中國南北的分水嶺,而秦嶺南麓巴山以北的漢中盆地又界分西南西北,控制著入蜀的門戶。詩人通過漢中“界中華”, “控扼蜀門”,首先強調(diào)漢中地理位置神奇而險要,這也為接下來的詩句描寫起了轉(zhuǎn)承作用?!奥室粊黹_兩漢,峭峰百轉(zhuǎn)入三巴”。這兩句主要講,公元前206 年漢王劉邦以漢中、巴蜀為基地,筑壇拜將,休養(yǎng)生息,然后出散入秦,打敗項羽,統(tǒng)一全國,建立漢朝的歷史事件。進一步證明漢中巴蜀的軍事戰(zhàn)略意義。需要稱道的是詩人形象含蓄的語言特色。劉邦作為帝王,按照封建時代的避諱制度,名字不能直寫。因此詩人巧妙地以“隆準”指代劉邦,這是因為高鼻子是其突出的特征?!妒酚洝じ咦姹炯o》上說:“高祖(劉邦) 為人,隆準而龍顏”。指出劉邦是高鼻子而臉面有龍相的非凡之人。這種借代手法,其他詩人也有運用。如清代詩人王士正在其《七盤嶺》中就有“當(dāng)年號天漢,運歸隆準公”的詩句?!扒头灏俎D(zhuǎn)入三巴”,三巴,東漢末益州牧劉璋置渝州為巴中,綿州為巴西,歸夔、魚復(fù)為巴東,史稱三巴,這里指巴蜀。詩句表面上是說從漢中穿越百轉(zhuǎn)千回的巴山峻嶺可以到達巴蜀之地,好像沒有什么意思。但是若與前句“隆準一來開兩漢”相聯(lián)系,其蘊含的巴蜀不但與漢中關(guān)系密切,而且在楚漢相爭、中原逐鹿中作用巨大。漢高祖劉邦以漢中巴蜀為根據(jù)地,“出秦伐楚,蕭何發(fā)蜀米萬船而給軍糧?!背h決戰(zhàn)時, “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漢之粟萬船而下”(《華陽國志》) 。誠如《三國志》所云:“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看似平淡而寓意深刻厚重的詩句,讓人贊嘆作者的藝術(shù)功力。
漢中盆地北部有著名的褒斜道。于是詩人寫道:“褒斜北去才容騎?!北蓖P(guān)中的褒斜棧道素以峻險難行而著稱,被歷代詩人吟哦。唐人薛能在其《褒斜道中》寫下:“鳥徑惡時應(yīng)立虎”的感受;詩人岑參《自褒城行》有“巖傾劣通馬,石窄難容車”的描寫;明朝胡志夔行在褒斜道上發(fā)出“虬蟠漫說羊腸險”的驚嘆;北望褒斜的清代詩人王灝難忘“蟻緣千仞壁,馬踏半空云”的回憶。而詩人王權(quán)“褒斜北去才容騎”的概括性形象描寫,不遜于上述詩人的吟唱名句。“褒斜北去”氣勢宏大,“才容騎”點破其棧道小而險、行而難的特點,知著見微,堪稱佳句。
漢中盆地是塊物阜民淳的風(fēng)水寶地,恰如詩人抒寫的“廉讓中間好住家”一般。詩人這樣表述有兩層意思。其一,妙用了廉泉讓水的著名典故。即:漢中人“范柏年,謁(南朝宋) 明帝,因語廣南貪泉,柏年對曰:‘臣郡有文川、武鄉(xiāng), 廉泉、讓水, 臣所居在廉讓之間?!?《梁州記》) 該詩用這一歷史佳話,說明漢中乃禮儀淳厚之邦。其二,表達了詩人對這塊民風(fēng)淳樸、恍如武陵桃源之地的熱愛。詩人在漢中勉縣生活過五個多年頭,這種感情常在其詩作中表露。如”漢上歌謠隔嶺聽,廉泉清籟響泠泠”(《送前漢中林太守罷官歸懷遠》) ;“巴人漢女輸靈草,讓水廉泉入壽杯”(《壽陜安兵備道蔚青謝公質(zhì)卿六十》) ;“游騎晚春歡士女,陣圖強半入耕耘”(《勉縣留別》)等。沒有對這塊土地的熟知與熱愛,就不會為它深情地歌贊。
詩人對漢中知山知水知史知人的了解和熱愛,最終產(chǎn)生了一種理想化的人生設(shè)計:“官罷會當(dāng)租草屋,僑居學(xué)種邵平瓜?!边@兩句詩把作者對漢中的熱愛之情推向了高潮:解官歸“漢”,過耕耘農(nóng)桑的田園生活。后一句詩用了“邵平種瓜”的歷史典故,增加了詩句的容量,提升了詩的趣味性。據(jù)《漢書》記載,秦東陵侯邵平,秦亡后,作了平民,種瓜于長安城東,瓜甜美,世稱“邵平瓜”。然而詩人的這種美好愿望并未實現(xiàn),他從清同治十一年秋離開漢中,理諸縣事、辭官、去世,再未涉足漢中,可是詩人這種真誠溢于言表的感情,是真實可貴的。這首語言質(zhì)樸明快,用典多而不隔,而且佳句甚多的七言律詩,留傳了下來,成為漢中文化的珍貴遺產(chǎn)。
(作者單位: 陜西省城固縣人民政府,7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