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來信了。
在初來城里的日子里,文卡總是焦急地等待著母親的來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開,貪婪地讀著。半年以后,他已是沒精打采地拆信了;臉上露出譏誚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內(nèi)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親每周都寄來一封信,開頭總是千篇一律:“我親愛的寶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這是媽媽在給你寫信,向你親切問好,帶給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訴你的是,感謝上帝,我活著,身體也好,這也是你的愿望。我還急于告訴你:我日子過得挺好……”
每封信的結(jié)尾也沒什么區(qū)別:“信快結(jié)束了,好兒子,我懇求你,我祈禱上帝,你別和壞人混在一起,別喝伏特加,要尊敬長者,好好保護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親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寫到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兒子。吻你。你的媽媽。”
因此,文卡只讀信的中間一段。一邊讀一邊輕蔑地蹙起眉頭,對媽媽的生活興趣感到不可理解。盡寫些雞毛蒜皮,什么鄰居的羊鉆進帕什卡·沃羅恩佐的園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壞了;什么瓦莉卡·烏捷舍娃沒有嫁給斯杰潘·羅什金,而嫁給了科利卡·扎米亞金;什么商店里終于運來了緊俏的小頭巾———這種頭巾在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過的信扔進床頭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凈,直到收到下一封母親淚痕斑斑的來信,其中照例是懇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寫封回信。
……文卡把剛收到的信塞進衣兜,穿過下班后變得喧鬧的宿舍走廊,走進自己的房間。
今天發(fā)了工資。小伙子們準備上街:忙著熨襯衫、長褲,打聽誰要到哪兒去,跟誰有約會等等。
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脫下衣服,洗了澡,換了衣服。等同房間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鎖上房門,坐到桌前。從口袋里摸出還是第一次領工資后買的記事本和圓珠筆,翻開一頁空白紙,沉思起來……
恰在一個鐘頭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見一位從家鄉(xiāng)來的熟人。相互寒暄幾句之后,那位老鄉(xiāng)問了問文卡的工資和生活情況,便含著責備的意味搖著頭說:
“你應該給你母親寄點錢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請人運木柴,又要劈,又要鋸。你母親只有她那一點點養(yǎng)老金……你是知道的?!?/p>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著嘴唇,在白紙上方的正中仔仔細細地寫上了一個數(shù)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畫了一條垂直線,在左欄上方寫上“支出”,右欄寫上“數(shù)目”。他沉吟片刻,取過日歷計算到預支還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欄寫上:12,右欄寫一個乘號和數(shù)字4,得出總數(shù)為48。接下去就寫得快多了:還債———10,買褲子———30,儲蓄———20,電影、跳舞等———4天,1天2盧布———8,剩余———10盧布。
文卡哼了一聲。10盧布,給母親寄去這么個數(shù)是很不像話的,村里人準會笑話。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劃掉“剩余”二字,改為“零用”,心中叨咕著:“等下次領到預支工資再寄吧。”
他放下圓珠筆,把記事本揣進口袋里,伸了個懶腰,想起了母親的來信。他打著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開,抽出信紙。當他展開信紙的時候,一張三盧布的紙幣輕輕飄落在他的膝上……
【文/克拉夫琴科(前蘇聯(lián))】
拓展訓練
1、文卡母親寫信,“千篇一律”的開頭和結(jié)尾包含四層意思,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卡對母親來信的態(tài)度經(jīng)歷了一個怎樣的變化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在寫到文卡計劃工資用途前引入了他路遇家鄉(xiāng)熟人的內(nèi)容,從記敘的順序上看,這里運用了什么方法?這一安排具有怎樣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項中對小說的內(nèi)容主旨或?qū)懽魈攸c理解有誤的兩項是( )
A、小說中的文卡是一個自私而又冷漠的青年,他全然不顧母親在生活和情感上的需要。
B、文卡在進城半年以后成了一個自私而冷漠的人,作者借此告訴人們城市生活是扭曲心靈、泯滅良知的源頭。
C、小說在結(jié)尾處讓信中飄落一張三盧布的紙幣,使我們看到一位母親對兒子真切的關愛。
D、這篇小說基本上采用平實的敘述語言,但平實當中卻蘊涵著作者鮮明的感情傾向。
E、文卡沒有給母親寄去預算剩余的10個盧布,是因為他覺得這點錢太少,幫不了母親解決家里的困難。
F、小說的作者在批評文卡這樣冷漠自私的青年的同時,也向所有的子女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在享受父母無私關愛的同時,是否懂得了這種愛的可貴并準備回報。
5、這篇小說中運用了大量的對比,例如文卡在剛進城時和進城半年后對母親來信的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的對比;鄉(xiāng)村生活的單調(diào)貧困和城市生活的豐富優(yōu)裕之間的對比……請在文中再找出幾個這樣的對比。
(周 雨/設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