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平間內初戀情人大談愛情,一場思辯性的愛情爭論折射出生活的黑色幽默……”
有著“南焦北于”和“話劇皇帝”之稱的焦晃,攜手北京國話的當家花旦馮憲珍,在上海完美演繹了小劇場話劇《…SORRY》。被稱為“殘酷導演”的查明哲首次執(zhí)導喜劇,他用所謂的“殘酷”手法揭示了生活的真實,沒有過多的戲劇誤會和巧合,也沒有大量預設的搞笑包袱,“悲劇性喜劇”讓人笑中蘊藏辛酸。
整臺戲只有兩個演員,焦晃和馮憲珍身上的戲份都不輕。巨大的臺詞量和喜劇的表演方式讓焦晃很受“折磨”,他既自討苦吃,又自得其樂:“喜劇非常鍛煉演員,它要求演員把內心積蓄的情感瞬間迸發(fā)出來,激情加速度、節(jié)奏就是喜劇。我很享受這個過程,每天都處在極度疲勞與興奮中。這是一出融合了浪漫與頹廢、幽默與傷感、嚴肅與細膩、現(xiàn)實與荒誕的戲劇,希望觀眾也能從中咀嚼出一些人生的滋味。就像英文sorry所包含的不確定性一樣,劇中關于人文、尊嚴、價值的探討也沒有答案?!?/p>
在演出過程中,觀眾時常被劇中幽默的臺詞所感染,發(fā)出會心的笑聲;而在結尾處又被劇中人痛苦的生活狀態(tài)和對未來人生、愛情的迷茫所牽動,落下同情的淚水。這部被查明哲定義為“殘酷喜劇”的作品,仿佛讓觀眾感受到了喜劇的最高境界——笑中帶淚。
為了能更接近劇中人物,年近七旬的焦晃不惜血本在形象上來了個大飛躍。舞臺上的他染了一頭濃密的黑色發(fā),顯得蓬松而有活力?!斑@是部高難度的戲,心理節(jié)奏和速度都很快,要靠內功控制。如果說演戲猶如挑水,那么我就是挑著18擔水在排這個戲,要把握好舞臺節(jié)奏,把兩個人的劇場形成一個集體的場。因為劇中角色比我小20多歲,我的血脈、呼吸、思維模式都要倒轉20年,要讓這個人物從我身上長出來。”
如今,恐怕很少有話劇演員能像焦晃那樣記住自己每一場演出的細節(jié),包括即使是同一個戲不同場次的差別。焦晃還養(yǎng)成了演出后自我總結的習慣,每個細節(jié)都錙銖必較,演得好時會很興奮,演得不好則深感慚愧。“在觀眾看來,這可能沒什么區(qū)別,細微到猶如小數點后幾位,但如能把小數點后面的兩三位數搞仔細了,這個戲就能百看不厭。正因為如此,我每場演出都會百分之百投入。”
在目前國內的戲劇舞臺上,最受歡迎的恐怕就是輕松的喜劇題材,但風格和樣式卻各不相同。莎士比亞、果戈理等的經典之作戲劇性強、人物性格鮮明,具有一定思辨性和教育意義;陳佩斯的舞臺喜劇系列《托兒》、《陽臺》、《親戚朋友好算賬》等來源于生活,市井味道濃厚,表演風格小品化;《麻花》、《翠花》、《韭菜花》等賀歲劇系列則標新立異、荒誕搞怪,娛樂色彩強烈。相比之下,《…SORRY》這樣的喜劇在目前國內舞臺上并不多見。針對某些觀眾對這部“喜劇”不能逗人笑的質疑,主創(chuàng)人員認為,喜劇是豐富多樣的,只要有生活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喜劇,生活的不協(xié)調就包含著極大的喜劇因素。目前我們看到的國內的喜劇,大都停留在即興喜劇、性格喜劇和傳奇喜劇上,是喜劇在不同發(fā)展階段的風格。而黑色情調是現(xiàn)代喜劇的突出的特質,喜劇里如果沒有悲劇因素,就不是喜劇,這是西方戲劇界比較認同的觀念?!丁璖ORRY》的悲劇色彩來源于生活,雖然采用的手段和情節(jié)是喜劇的,但看后卻讓人感覺辛酸,幽默和哀憐的色彩共同構成了這部現(xiàn)代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