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在城里流傳的“著名”段子:放羊娃在山上放羊,這時來了一位觀光游客問娃有啥理想?那個老實孩子答:“就想讓俺的羊越來越壯,母羊多下小羊。賺了錢,討媳婦,生個娃,讓他接著放羊?!背抢锶寺犕甓脊笮?,除了憐憫,優(yōu)越感油然而生。
最近農(nóng)村也流傳著一個段子——一位農(nóng)民老漢問城里“小眼鏡”:“娃,你的理想是啥哩?”學(xué)生回答:“聽爸媽的話,好好讀書,考試得雙百,上重點小學(xué)、重點中學(xué),再上名牌大學(xué)。”“然后哩?”“找份賺錢多的好工作?!薄叭缓罅?”“結(jié)婚,生孩子?!薄霸俸髞砹?”“叫他念書,考名校,找個漂亮女生,結(jié)婚生孩子,再……”
我暈!一旦把道理說透,城里娃和山里娃有什么區(qū)別?
人類越進(jìn)步,越容易犯低級錯誤。有一種錯誤就是:某些人只是因為吃得好一點,穿得好一點,住得好一點,便喜歡俯視別人,并對人家的生活方式肆意指責(zé)。這顯然讓人不舒服,也不合理。置身于漂亮的寫字樓,過的是一天;蹬車賣菜,過的也是一天。做大生意的張老板,賺到八座銀山,當(dāng)然要盡情夸耀;而李師傅憑本事養(yǎng)活一家老小,照樣值得喝彩。城里人認(rèn)為,山上放羊娃是虛度青春,愚昧無知;那么,農(nóng)村人同樣可以判斷出:逼迫孩子盲目加入“科考”,天天點燈熬油地用功,這孩子活得并不快樂。其實,先進(jìn)與落后往往是相對的。
我有一位畫家朋友,從來拒絕拜訪北京、上海,而是專門往云貴川大山里跑,幾乎每年一兩趟。他不好意思地感言,有時覺得自己像個“入侵者”和“割竊者”,去掠奪人家的財富,和人家分享心靈的寧靜。在他的畫展上,觀眾常會被那些美麗的畫面所震撼,驚訝得說不出話來。相反,我也欣賞過他反映城市生活的作品,畫中人物要么哭泣,要么變態(tài)。我跟他開玩笑:我也算城里人,好像活得沒那么慘???他溫和地反駁,我沒畫您,我畫的是自己,只是試圖表現(xiàn)出被壓迫得透不過氣的感覺。我明白,他是憑著藝術(shù)家的敏感,捕捉到“先進(jìn)”與“落后”的差異。常有報道說,不少西方年輕人被麗江吸引,索性找個當(dāng)?shù)厝私Y(jié)婚,在小城安了家。這種返璞歸真的追求,是許多時髦男女無法想像的。
真正的競爭剛開始,在這條相當(dāng)遙遠(yuǎn)的路上,任何落后都是暫時的。我想說的是,城市生活舒適,但壓力巨大;鄉(xiāng)間日子清苦,但活得安逸。非把兩者生硬地放在一個比較平臺上,找出愉悅自己的“平衡點”,恐怕是要發(fā)生錯覺的。因為你以為幸福的未必幸福,而你判定痛苦的并非痛苦。正所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還是說孩子吧,瞧一眼苦不堪言的城市學(xué)童,再看看黃土地的放羊娃,他們之間肯定存在不小的差別,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孩子們都不容易。
轉(zhuǎn)載《今晚報·副刊》